浮雕技法在艺术陶瓷创作中的运用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浮雕技法在艺术陶瓷创作中的运用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本文通过追溯浮雕技法在艺术陶瓷中运用的历史渊源,并以耀州窑历史遗存的文物作以印证。最后指出现代浮雕技法只有在继承中不断地创新,才能使
这种传统技法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王彩红

 

浮雕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常被应用在玉雕、木雕和石雕中,精美的玉件,多被制作成饰品及摆件,多数的摆件都刻制有精美的线条及浮雕图案,浮雕作为装饰能在体现玉的自然美的同时,增添了他的装饰美。浮雕技法在艺术陶瓷中的运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有珍贵文物出现。透明色釉最能表现釉下的刻花雕塑及浮雕。主要特点是透明色釉在刻花雕塑及浮雕中,由于釉的高温流动、釉的厚度差所显示的深浅变化,会达到衬托明亮与纹样的色差,更能显示刻花和浮雕所产生的立体效果,用这种透明色釉下装饰的纹样会更显得清晰。
1陶瓷浮雕的历史渊源
浮雕在陶瓷上的应用是普遍的,在色釉釉下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两晋及南北朝,早在两晋浙江越窑已经烧制出具有浮雕纹样的瓷器,耀州窑从五代开始,部分的浮雕伴随着剔花刻花同时出现,为当时的耀州窑瓷器起到了提神衬托的作用,和浮雕作品相结合的剔花及刻花制品,更显得富有灵气,韵味十足。
五代宋元透明釉与浮雕技法。五代到北宋,历史上的浮雕制品,常被运用在透明釉下,北方的定窑及耀州窑,运用浮雕技法,制作的陶瓷制品最为精道。定窑的浮雕技法多采用片刻纹(中国宋元瓷器图录上94号),同时也有其他纹样的浮雕制品。(中国宋元瓷器图录上113号),定窑陶瓷制品中的浮雕瓷,是充分利用透明釉便于表现釉下装饰纹样的这一特征。
耀州窑的浮雕作品与定窑浮雕作品相比,更能体现透明色釉在这一领域的优势,耀州窑的透明青釉在高温流动中,所产生的色差、明暗,会达到以暗托明所产生的层次感,釉色与刻制技法的完美结合会使作品立体感更强(铜川这方山水101图),青釉剔花倒装壶的壶嘴的子母狮、反扣的荷叶盖及凤头提梁都体现了浮雕与剔花的完美结合,制品所产生的呼应更增添青釉制品的神韵(这方山水123页青釉印花水波莲纹盘),印花浮雕与釉的流动所产生的明暗补托更彰显了耀州窑透明色釉与浮雕图案的完美结合(中国宋元瓷器图录上188号)(中国宋元瓷器图录上155图),这些图录再次说明了耀州瓷在宋代浮雕作品的多样化。
浮雕技法在陶瓷上的应用,较在玉雕木雕石雕中的应用更为困难,传统的陶瓷浮雕作品,大多采用捏塑和雕刻相结合的方法完成,这要根据坯品造形而定,一般不规则的器型,多采捏塑加浮雕,先采用捏塑的方法完成形态,然后采用浮雕方法完成装饰(中国宋元瓷器图录上封底青釉瓷枕,即属于上述类型)。也有采用手工拉坯的方法完成造型,然后在坯品上划出图案纹样,再剔去多余的底部,让画面突出,最后刻出纹式完成器物上的浮雕装饰。(中国宋元瓷器图录上213号青釉缠枝莲纹炉)(这方山水102页青釉镂空龙纹灯)是完全采用手工制作完成浮雕的制作方式。
浮雕制品中所采用的印花工艺。由于浮雕作品的制作技法和单双刀刻花剔花相比,难度会更大,宋元时期浮雕制品多采用印花的制作方式,印花采用陶范或模具,陶范和模具的制作和手工浮雕的制作相同,以陶范为例,先用陶泥制出范的坯胎,经一定的干燥后,在坯胎上划出反向花纹,然后用平刀等工具剔去多余的底部,最后完成浮雕突出的画面,陶范制成后经干燥烧成陶胎,这样完成的陶范,可以直接将陶泥制成坯品,经干燥后烧成,宋元时的印花碗盘多采用这种方法,(这方山水117青釉印花八角纹盘)(这方山水青釉印花水波莲纹盘)(铜川陈炉窑216页图一青釉印花牡丹纹盘)(217页图3印花碗范),再现了宋元青瓷制品的印花浮雕在耀州瓷中的应用。
印花浮雕的制作,完成了陶瓷浮雕作品中的半机械化生产,也说明了浮雕作为艺术形式和工艺技法在耀州瓷运用的存在。耀州窑研究员禚振西老师指出,“明代的陈炉窑,仍有耀州窑风格的印花青瓷继续烧造,但釉色普遍姜黄或黄褐,印花纹饰也由原来的耀州窑的浅浮雕改为阳纹[1]。”耀州窑馆长、耀州窑研究员薛东星认为,“刻花是用刀具直接在瓷胎上刻出花纹,它比划花的线条更富立体感,洒脱有势,雕花是用刀具,先在瓷胎上刻出主体图案的轮廓线,再把线内的底子用刀剔掉一层,出现了浮雕般的装饰效果,这种雕花手法多用在壶、罐、盒类器物的外壁[2]。”耀州窑浮雕作品,不管以任何方式的存在,都说明透明色釉装饰的多元化。

明清彩绘装饰的兴起对宋元陶瓷的冲击
明清之后,由于江西景德镇的崛起,由白釉瓷所演化的彩绘装饰占据了陶瓷的主导地位,宋代所追求陶瓷自然美,逐步消沉,耀州瓷也在明代早期停烧,明代五彩、斗彩、青花占据陶瓷装饰的主导地位,陶瓷制作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至清康熙乾隆,陶瓷发展到了顶峰,由元青花带来的书画艺术与陶瓷的结合,取代了传统陶瓷自然美的审美观点,装饰成为陶瓷的主流,书画作品在陶瓷的运用,又超越陶瓷本身的理念,一些文人不再把书画当作陶瓷的装饰,而将陶瓷作为载体,尽情挥洒着他们的书画情怀。
随着书画艺术的进入,陶瓷雕塑及浮雕在景德镇也悄然兴起,他们采用彩釉加彩绘的形式,添补在非透明釉下所产生的不足,制作方法是在坯品上绘制图案,再剔去图案以外的空白,让画面突出,然后在突出的画面上作出纹式。制成后的浮雕作品,底部加填色釉,图案多采用其它色釉或颜料勾画出与浮雕相匹配的纹式,这样制成的作品富有很强的立体感,但缺少透明色釉浮雕的那种婀娜多姿的神韵,浮雕作品略显直白。

历史的印记与现代浮雕的延续
由于历史遗留下的印痕,解放后的新中国,一九七四年在政府及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失传数百年的耀州瓷制作工艺,在陶瓷古镇陈炉陶瓷厂试制成功,耀州瓷技法在逐步挖掘下得以恢复,浮雕作品作为耀州瓷制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伴随着耀州瓷的重新振兴也有一定的发展,一九九○年铜川艺术陶瓷厂在侯天福师父的主持下,制作出青釉三足龙纹炉,就是延用宋代印花方式制成的一件印花浮雕作品。
模具制作浮雕图案,是浮雕制作工艺变得相对简单,但制作模具则与手工制作雕刻浮雕相比更为繁杂,由于工艺难度大,大都采取请求专业人员帮助解决。模具制作需完成以下步骤:一、造型(车胎);二、布花;三、剔底;四、雕花;五、粘接;六、分模;七、切块;八、合模。在这些工序中,布花、剔底、雕花与手工制作浮雕技法相同,需要制作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美术工底和掌握熟练的雕刻技巧,同时制作人应具备一般模具制作的工艺技法。
手工制作浮雕作品的技法,是宋代耀州瓷制作难度最大的工艺技术,一般大量的精力都使用在范和模具的制作中,所以五代至宋,手工制作的制品与其它制品相比较少。
根据不断的实践探索,我们逐步掌握了手工制作浮雕瓷器的工艺技法:一、观其形设计饰花,浮雕作品与其它刻花作品相同,器型坯胎决定纹式的设计布置。二、绘画。三、采用尖刀刻出基本纹路。四、采用平刀剔去一层花纹以外部分,使花纹突现在坯体的表面。五、采用刻刀走出刀锋。六、雕出花纹、花蕊。有些作品制作方法和步骤会有些区别,要视图案的具体情况而定。
手工制作浮雕作品一般只是在模具无法制作的作品上。一种异形的作品,只能采用手工制作的方法,一般的作品,可采用刻模的工艺技法完成。与其它小件器皿相匹配的部分,浮雕饰品采用制模压纹加粘贴,也可采用手工绘制图案、手工刻制的方法,经手工刻制的制品会更有神韵,它克服了压制纹式所存在的呆板和粘贴中的工艺缺陷。
现代浮雕技法,在保持五代宋元制作技巧的同时,可将宋元时的印花浮雕作品,移植转换成手工制作浮雕的工艺技法,这种技法已经在碗盘以外的大型花瓶中采用,雕花会采用单一的单花穿插法,如现代的浮雕作品《鸭戏图》,构图采用传统宋代刻花纹,先绘出各种不同形态的鸭戏纹样,另设计出与鸭戏相匹配的水、草,可采用一层或多层的浮雕技法完成制品,处理的每一种方法,在视觉效果上会有很大的区别。
现代的浮雕制作会采用另外几种工艺手法,借鉴玉雕完成的山水人物作品,借鉴木雕完成的花鸟作品,根据陶瓷传统纹样完成的缠枝连年有余作品等。这些作品在构图部分采用了其他木雕、玉雕等姊妹艺术的构图方式。在制作浮雕作品的雕刻技法上,还必须考虑耀州瓷透明色釉在高温流动中所产生的明暗及色差。也必须考虑釉的明暗及色差对雕刻的影响,完美的构图和烧成的结合要求浮雕作品制作人应具备釉和烧成的许多知识。
任何传统艺术都是在发现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我们应用冷静的眼光观察历史过程中遗留下的“点滴”,理解这些点滴我们会发现传统艺术已经存在的,和还应探索的。这种传承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努力。不能发掘传统技艺中的“点滴”,就无法传承和继承,这种点滴就会丢失,这种或那种技法的丢失会造成这个方面总体艺术的缺失,这种缺失会造成总体艺术的退化。
陶瓷艺术需借鉴其它艺术,来丰富自己的内涵。浮雕是一种技法,他的技法和透明色釉的结合是本质,只要这种本质不变,它和剔花、刻花所创造的在透明色釉下的艺术特征就始终存在,传承和创新永远是所有陶瓷制品的前进动力!
(作者单位:铜川市耀州窑陶瓷发展有限公司)

 

 

 

 


 

2016-05-03 18:04:56 - www.ems86.com
《最强大脑》节目制作成功之道 5/6
袁枚的“沙弥思老虎”与薄伽丘的“绿鹅”故事之比较 10/26
浅析《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11/12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及其对公共组织管理的启示  11/12
物流企业的OTO模式初探 11/3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