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文化馆如何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文化馆服务工作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县级文化馆如何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文化馆服务工作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蒲绍芬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其范围包括:一、口头传统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二、传统表演艺术。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技能。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弥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
弥渡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基础广泛,文化品牌响亮,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弥渡花灯、弥渡民歌2项。为使这些非物质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弥渡自2008年启动花灯民歌进校园工程,编写了乡土音乐教材《花灯》作为全县中小学生的音乐必修课;把《花灯健身操》、《跳灯乐》作为学校课间休息活动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心中撒播花灯文化的种子。通过实施花灯民歌进校园工程,全县中小学生基本做到会唱花灯民歌、会跳花灯,既丰富了学生生活,又让花灯民歌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实施百户花灯世家、百名文化传承人系列工程。先后筛选并命名100户花灯世家,落实命名100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命名表彰了1个花灯文化名乡、4个历史文化名村、14个花灯文化名村,23个民俗文化联系点,在全社会树立起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意识。打造百支优秀花灯文艺队。对全县300多支花灯文艺队进行演练和筛选,从中评选出108支优秀文艺队伍,经认真策划,扎实培训,2011年春节全县108支队伍齐聚县城,开展了“百支灯班闹新春”活动,丰富了全县春节喜庆祥和的氛围,受到了中央电视台、《春城晚报》等众多媒体的关注和好评。在挖掘和推报各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弥渡县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普及打下坚实基础。2011年,建设了弥城、苴力、寅街等乡镇文化站,为红岩、牛街等乡镇文化站配备办公设备和文化活动器材,新建4个乡镇灯光球场、33个行政村篮球场、6个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1个省级文化惠民示范村,修缮1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建和改造60个村组文化活动场所,新建44个农家书屋。组建100多支农村花灯文艺队,发放108套文化活动音响器材。

县级文化馆如何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服务工作
加强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管理,抢救本地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有一定社会文化价值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应及时纳入收集、整理范围,加以保护、抢救、改造,使其艺术特色得以保留并健康发展。要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弥渡花灯、弥渡民歌进行整理建档工作,并将已收集整理的资料转入数据库;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普查、登记、建档工作,同时还要注重收集民间美术、工艺及民俗实物,立卡建档,在普查的基础上完成文字记录、图像、声像资料的录音、拍摄工作,按统一质量要求完成所有资料的数字化制作转化工作,并复制入库;对濒危项目和民间艺人进行抢救性拍摄,并制作专题片;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档案和信息数据库建设,实现建库联网以防止其流失、灭绝。
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提高群众自觉保护意识。 弥渡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云南省文化先进县,文化底蕴深厚,花灯资源丰富,民歌品牌响亮。为了解决花灯文化传承中的断层现象,持续传承花灯文化,该县实施花灯民歌进校园工程,从娃娃开始传承普及文化遗产。在中小学校每周开设一节花灯音乐课,学习花灯民歌乡土音乐教材,每天上午课间做花灯健身操,使青少年掌握弥渡花灯民歌文化的历史渊源、基本知识、演唱技巧和基本动作,受到花灯艺术的熏陶,热爱家乡本土文化,增强传承弘扬花灯艺术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文化馆要结合以上活动,认真做好宣传工作。从实际出发,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文化馆(站)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文化馆要繁荣艺术于民间,让非物质文化“活”起来,推进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间创造,也在民间延续,民间是它生存的土壤,如果没有其生活的土壤,它就只能走向枯萎与衰亡。因此,文化馆(站)要把诸如民歌、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民间,在活态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民族民间艺术“活”起来。怎样“活”起来呢?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观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也是其易消亡的原因。文化馆(站)一方面要以民间艺术展示活动为主载体,挖掘、整理、保护和展示活态民间艺术。大力提倡、积极组织各式各样的群众性的活动,在精神上给予支持,加强业务的辅导与培训,使之长期坚持下去。另一方面,要关注民间文化的创造性。县文化馆要深入乡村,开展培训辅导,提高群众的表演技能,增强群众文艺演出的观赏性、教育性和艺术性。要全力推进实施文化“三下乡” ,花灯广场文化活动演出活动、节日的花灯系列活动,积极打造文艺精品。
县文化馆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推广和复兴工作,使之有更广阔的发展领域。文化馆(站)要开设知识性、动手性、表演性强的项目,选择民间文艺教育读本、音像资料等,如逐步开设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民俗表演等课程。另一方面,广泛发展社会教育,发挥自身作用,向全社会进行培训、宣传、展示等普及、推广工作。如利用各种文化场所,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培训和鉴赏活动,在全社会中进行普及和推广。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的保护和继承,正是为了明天的更好地开发利用和发展创新,只有奠定并夯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生存的现实基础,维护并营造好中华文化多样发展的生态环境,才能为将来的发展和利用拓展更大的空间。
(作者单位:弥渡县文化馆)

 

2016-05-03 17:34:40 - www.ems86.com
《最强大脑》节目制作成功之道 5/6
袁枚的“沙弥思老虎”与薄伽丘的“绿鹅”故事之比较 10/26
浅析《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11/12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及其对公共组织管理的启示  11/12
物流企业的OTO模式初探 11/3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