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萍 泉州如何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一带一路
 
黄少萍 泉州如何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

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詹托荣)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以来,泉州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快速响应、先行运作,深入开展先行区战略规划研究,以文化引领、经贸合作、互联互通、互惠互利为主线,以推进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间政策沟通、道(航)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重点,制订具体方案,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和国家开放门户。

人民网记者近日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了解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不解之缘,以及泉州在积极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的新思路、新规划,和“先行区”建设的美好前景。

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泉州优势

人民网记者: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最主要的起点之一,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中,泉州的独特优势有哪些?

黄少萍:早在南北朝时期,泉州港(古称“刺桐港”)已是我国对外交通的港口;唐代中期,成为“全国四大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港进入鼎盛时期,与100多个国家密切通商贸易、相互往来,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称颂为“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波澜起伏,但泉州与“海上丝路”沿线双向通航贸易、人员往来未曾中断,并延续传承而惠泽今世。

泉州有积淀深厚的多元文化。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各国使节、商人和传教士的频繁往来,古波斯、阿拉伯、印度和东南亚诸多文化在泉州广泛传播,与中原文化、古闽越文化交汇交融、相生相长,孕育出了独具特质的闽南文化。正如中宣部刘奇葆部长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所述,“泉州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出发站,是沿线各国多元文化交汇交融之地,镌刻着中华民族和沿线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永恒记忆。泉州由此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融传播的重要窗口”。泉州囊括了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首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三大文化头衔。

泉州还有着分布广泛的侨民侨商。“船到城添外国人”、“涨海声中万国商”佐证了唐宋时期泉州商旅云集、市声鼎沸的繁盛景象。泉州对外来文化和宗教的开放、包容,更让许多外国商人、船员、传教士世代定居、繁衍生息。目前在泉州的阿拉伯后裔有5万人,其中也包括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家。同时,泉州人沿着“海上丝路”之路走向世界,共有791万泉州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侨居东南亚等“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其中100万人以上的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海外泉籍社团也多达8000多家。世界闽商100强中,泉州籍约占2/3。他们秉承爱拼敢赢、重商务实、开放兼容的优良传统,在所在地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具有很强影响力,可成为推动我国与海丝沿线国家开展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纽带和桥梁。

泉州还有最具活力的民营经济。泉州素有“民办特区”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以侨资、侨房、侨眷侨属起步,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泉州模式”、“晋江经验”,成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2014年泉州GDP达5733.36亿元,经济总量连续16年位居福建省首位,上市公司93家,中国驰名商标136件,并获批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民营经济在泉州国民经济中“十分天下有其九”,呈现集群化、市场化、品牌化、资本化四大显著特点,造就一代又一代爱拼敢赢、海纳百川的企业家群体,其中国内异地泉商150多万人,赴“海上丝路”沿线投资或设立办事处27个,商迹遍布全球,成为泉州“海上丝路”先行区的主力军。

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泉州作为

人民网记者:泉州怎样发挥优势,主动融入,主动对接,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作出应有贡献呢?

黄少萍:首先,我们开展决策研究。泉州成立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文化合作先行区”建设推进协调领导小组,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统一指挥、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委托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开展“海上丝路”先行区建设专题调研和《泉州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先行示范区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定位泉州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着手制定《泉州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文化合作先行区行动方案》,筛选配套项目180个,构建起“海上丝路”建设的关键项目支点。同时,由华侨大学成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为“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提供决策咨询智库。

其次,加速经贸拓展。泉州开展更加广泛的商贸合作,以服务产业和贸易发展为目标,策划生成一批展会,举办第十六届海峡两岸纺织品博览会、第十五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及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赴海外开展“泉州品牌海丝行”、“中国品牌企业走进非洲”等系列推广活动。我们还引导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收购,重点推动纺织鞋服等产业到东南亚、南亚、中亚等投资设立工业园区、营销中心和跨境电商配送中心,开展跨国经营。同时,组团赴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新加坡等“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推介泉州,商讨合作事宜。

第三,深化文化交流。在立足挖掘闽南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泉州统筹推动“东亚文化之都”与“海上丝路”先行区建设相得益彰。2014年以来,启动实施“古城—古港—新区—全域联动”一揽子文化项目,成功举办“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开幕式、“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丝海扬帆嘉年华”系列活动和首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泉州作为唯一的“海上丝路”代表城市,参加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总部举办的“丝绸之路与创意城市”展览,举办“中国一日·重返泉州”系列活动。此外,泉州最早提出将“海上丝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现正与宁波、扬州等9个城市推动联合申遗。

第四,搭建载体平台。2014年以来,泉州先后举办“新世纪丝绸之路经济论坛暨华文媒体万里行”、首届中阿城市论坛、人民网“行走新丝路”大型采访活动、21世纪“海上丝路”商务圆桌会议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大批国内外专家学者、海丝沿线国家使节代表以及中央有关部委齐聚泉州共襄盛举,共同谋划海丝建设战略,并发起倡议成立“21世纪海丝常态化多边商务合作机制”、“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等,发表《泉州共识》,为“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沟通交流平台。

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泉州重点

人民网记者:作为先行区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泉州的重点突破工作是什么?在哪些方面先行先试?

黄少萍:泉州作为战略支点城市,特别是作为先行区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是国家对泉州历史地位和改革开放探索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泉州在国家未来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明确要求。泉州将根据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和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点合作布局,以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以及中亚、中东欧等为战略重点区,以东北亚为战略探索区,以东北非和西南欧,中、南美洲,北美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为延伸拓展区,努力在六大方面先行先试。

泉州将着力在华侨华人参与海丝建设上先行,构建面向华侨华人的聚集发展创新区。“侨”,是泉州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泉州将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机遇,做好新时期侨务工作,动员广大泉籍华侨华人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密切与泉籍华侨集中地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等东盟、南盟国家在文化、经贸、科技、教育、海洋、旅游及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同时,规划建设华侨海洋城、侨商与民商联合创业区、华侨综合保税区、华侨商品免税区,吸引泉籍华侨华人回归创业。

泉州将着力在两岸交流合作上先行,探索两岸携手共建海丝合作示范区。泉州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台湾汉族同胞有44.8%(900多万人)祖籍泉州。泉州将围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台湾合作产业基地,充分发挥独特的对台人文、文化资源和工作基础等优势,深化提升与台湾在“海上丝路”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依托泉州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建设,探索建立泉台两地“两区两园”的合作模式,构建更高水平的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

泉州将着力在民营经济国际化上先行,打造成为我国面向东南亚、中东国家开放开发的战略高地。泉州将重点培育壮大民营企业这一“主力军”,依托国家级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营造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的制度环境;坚持“高水平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并重,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泉州与“海上丝路”沿线的双向投资合作。

泉州将着力在金融开放上先行,打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示范区。泉州是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将进一步增设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推动民间金融阳光化、规范化,努力打通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和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通道;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大在涉外金融领域的先行先试政策力度,加强与境外金融机构的双边、多边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开发推动“海上丝路”建设的贸易金融产品,深化国际金融合作。

泉州还将着力在海丝文化交流上先行,建设中华海洋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泉州在世界海洋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世界海洋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泉州将进一步挖掘古港历史文化资源,开启刺桐古城复兴规划,加大历史遗迹保护,推进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同时,推进泉州与“海上丝路”沿线的人文新闻交流合作,传播泉州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此外,泉州将着力在制造业绿色转型上先行,打造中国制造2025样板城市。泉州已形成了石化、纺织服装、鞋业、装备制造、建筑建材等5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获“中国鞋都”、“中国伞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等国字号称谓。自2013年以来,中国工程院推动泉州实施国家“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并将泉州作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样板和实践范例,帮助编制《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及2020行动计划》。泉州将进一步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推进泉州“制造”向泉州“创造”、泉州“智造”转变,建设“海上丝路”绿色制造基地,科学引导泉州绿色制造“走出去”与“海上丝路”沿线更好地取长补短、合作共赢。

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泉州计划

人民网记者:在谋划推进“先行区”建设上,泉州近期有哪些计划工作,以更好地发挥“一带一路”先行示范作用?

黄少萍:为更好地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近期我们提出了十大行动计划。

一是泉州港口复兴行动计划。主要围绕泉州深水港建设的优良条件,推动泉州港列入全国主要港口名录,推动泉州港口复兴系列项目、吉永泉铁路、泉州新机场、大型临港物流基地等建设,打造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枢纽港,实现泉州港的升级和复兴。

二是双向投资贸易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双向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着重发展与东盟、南亚、中东等国家的合作,做强做优“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建立21世纪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加快泉州海丝境外投资建设项目等,加快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

三是发挥侨力、携手共赢行动计划。策划发起海丝侨商、民商大会,建设泉州侨商银行,建设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等,打造深化“海上丝路”经贸文化交流往来、服务“一带一路”大局的重要桥梁纽带。

四是阿拉伯新走廊拓展行动计划。依托泉州与阿拉伯国家的历史联系、现实基础,策划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绿色产业合作泉州园区等项目,致力在石化、金融、矿山、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深化合作。

五是绿色制造提升行动计划。围绕打造“中国制造2025”样板区,推进“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装备制造研究所等项目,致力建设“海上丝路”绿色制造基地。

六是金融创新行动计划。加大泉州“国家金改区”涉外金融领域创新,加强与境外金融机构的双边、多边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开发推动“海上丝路”建设的贸易金融产品,争取国家“丝路基金”设立泉州海丝先行区子基金等。

七是自贸区建设行动计划。发挥侨台优势,争取获批面向“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定向自贸区、准自贸区、类自贸区,提升经贸合作的国际化水平。

八是现代海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围绕创建中华海洋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传承保护“海上丝路”历史文化,加快环湾中心城市建设和“古城复兴”工程,打造融海洋经济、科技、文化、旅游、生态为一体的现代海洋城市,展现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新形象。

九是文化旅游合作行动计划。以“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和举办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为契机,大力传承弘扬、保护开发“海上丝路”文化遗产,打造立足亚洲、走向世界的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十是人才培养引进和人员往来行动计划。实施“海上丝路”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引进与“海上丝路”沿线经贸合作、交流往来所急需的人才,推动华侨大学海丝系列项目建设,积极向海外青年学生、华裔新生代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经贸、文化、教育等方面人员往来的便利化。

泉州将紧抓机遇,快速响应、先行运作,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和国家开放门户。 

2015-03-08 11:43:07 - http://www.ems86.com/
陈荣洲:泉州要尽快搭上海上丝绸之路快车  1/15
梅新育:丝绸之路谨防深陷“伊斯兰陷阱” 1/31
北京大学首都高端智库丨2019 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 2/18
西部机场集团董事长何喜奎 加快打造咸阳机场门户枢纽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3/8
赵磊、蒋正翔:智库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点穴式”解决重大问题 2/18
 
201927 封面人

组织机构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资讯

读览天下

龙源期刊网

悦读网

 

 

201927 封面人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