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研究综述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我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研究综述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我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研究综述
雷丽  杨晓霞  张瑜(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 400715)

摘要:该文提出了我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积极作用;我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后存在的问题;今后应采取的对策。探讨了我国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从博物馆的角度,对免费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研究角度单一,大都属于感性认识,理论性不足。所用研究方法多以定性描述为主,缺少定量分析。论述了应加强对以下问题的研究:博物馆、纪念馆游客容量的测算;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后的运行机制;博物馆、纪念馆旅游者的行为研究;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后的综合效益评估等。
关键词: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综述

1 我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研究的主要内容
1.1 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原因
博物馆、纪念馆是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一项公益性事业,是人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也是展示人类文明、传播传统文化、增强爱国精神的重要场所[4]。博物馆是一个公众教育(非正式教育)的实施机构,同公众更加宽广的交互环境,促进了博物馆休闲娱乐活动的产生和发展 [5]。博物馆、纪念馆有着其他文化载体难以取代的功能,被各国政府视作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公民教育的重要阵地[6]。因此,博物馆的免费对外开放是顺应时代、顺应人民需要的最好体现,对于文化传承是最好也是最有利的“教材”[7];博物馆、纪念馆的免费开放符合国际运行模式[4]。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博物馆、纪念馆长期免费开放只是国际趋势的一种,并非国际主流 [8]。
1.2 我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积极作用
1.2.1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博物馆免费开放,是国民走近民族文化、触摸传统历史,提高个人素养的重要一步[9-10]。实行免费开放,将会使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得到充分释放,从而推进人民群众“精神安居”工程建设[11]。
有的研究者认为,博物馆、纪念馆的免费开放,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12-13],正如十七大报告在提到关于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传播手段创新时指出,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12]。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彰显了对广大民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关怀和保障 [14]。实践证明,免费开放后的博物馆、纪念馆能在更大范围内接纳不同社会群体(尤其是经济收入较低甚至没有经济收入的公民)接受红色文化教育,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12]。
1.2.2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博物馆、纪念馆的经费压力
王敏霞[14]、周秀清[15]和任强[16]指出,对于运转困难的博物馆(尤其是偏远地区运转较为困难的博物馆)而言,免费之后的财政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经费上的后顾之忧。同时也是一个提升自身价值和知名度,实现自身职能转变的一个好机会。另外,免费开放可以增加博物馆、纪念馆的竞争意识,增加博物馆、纪念馆的活力,带动博物馆、纪念馆周边经济发展,开发旅游资源[9]。
1.3 我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后存在的问题
1.3.1 参观人数激增,公共安全和展品安全受到威胁
在免费开放的过程中,由于相关体制机制不完善,一些单位没有做好预案和准备工作,没有充分估计到由于免费开放而带来的观众情绪的高涨和人流的猛增等潜在问题,发生了“爆棚”、“井喷”现象[17]。
观众流量的骤然增加,给馆内的管理和展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9,16,18]。免费开放后出现了一些与纪念馆氛围环境极不相称的不文明现象 [19]。针对免费开放后一些人不文明参观的问题,谢良兵认为观众的素质有待提高[20]。
文物藏品的脆弱易损性、不可再生性以及博物馆、纪念馆自身的面积设施等条件决定了博物馆、纪念馆也有其自身的承载力[21]。参观者的数量超过博物馆、纪念馆的承载力,由此产生的噪音、震动、湿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以及部分参观者在拍照时所使用的闪光灯等势必会对博物馆、纪念馆的藏品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11,16,18,22]。室内环境的改变对有机文物的损坏程度尤为严重[23];参观人流增多将给公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24]。
1.3.2 配套设施不全,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参观者需求
博物馆、纪念馆免费之后瞬间激增的参观者数量、观众层次和观展需求的多元化,对博物馆、纪念馆所提供服务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6]。重庆红岩联线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明凯表示,免费以前,有目的的观众居多,免费以后随意性和多元化的观众增多,这就要求相关的服务能够满足不同年龄的人的需求[25]。
免费开放后,馆内一些硬件和软件上的不足开始集中地暴露出来。从软件上来说,原有的讲解服务在面对大量涌入的参观者时只能通过缩短讲解时间,减少讲解内容等手段来缓解压力,而对人流缺乏科学有效的疏导使许多参观者无法近距离的观察了解展品[21-22]。与此同时,博物馆、纪念馆原有硬件服务设施的不完善不充分具体表现为安全保卫力量不足以及保洁人员太少,缺少参观指示牌、线路图,更谈不上婴儿车、轮椅以及方便游客寄存物品的柜子[11,18]。杨代英、吴莹提出,不文明现象的出现除了参观者自身的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环境因素对他们所起到的诱导作用[21]。
1.3.3运作资金短缺
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首先要面对的是“一减一增”的问题。“一减”就是门票收入骤减,“一增”就是经营管理成本增加[11]。目前我国多数博物馆、纪念馆的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尚不够到位,设施的保障、文物的保护、人员的增加,必然会增加运营成本与修理费用[9,26]。沈强认为免费补贴不到位也将造成经费紧张[27]。资金短缺是制约博物馆、纪念馆发展的重要因素,资金问题成为了博物馆、纪念馆生存下去的首要问题[9,26,28]。
1.3.4 法律支持乏力
在博物馆法律法规方面,现有的法律只有《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征求意见稿)尚在讨论中,整个法规体系还不很健全。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很多新问题随之出现,如博物馆基金的设立、捐助和管理,博物馆志愿者组织等问题亟待法律规范[11,18]。
1.4对策研究
1.4.1 合理控制参观人数,确保参观质量
博物馆要想在满足参观者需求的同时有效地保护好馆内藏品,就必须通过各种机制手段将参观人数严格控制在博物馆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博物馆应继续实行“免费不免票”制度,并辅以设立发票点、电话、网络、现场预约,及时调整参观券的发放数额,为观众改签参观时段、领取机动参观券等,尽最大努力满足观众参观愿望[18,24,29]。还可通过印发参观线路图、语音提示等方式,以保证展厅秩序井然和观众参观环境良好[11]。徐霞提出,通过登记详细信息的方式领票,有意识地控制领票程序、时间,既可掌握参观者的情况,也可有效缓解集中参观的人流问题,使文物的受损系数降低[9]。
博物馆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的减免费开放策略,如特定时间的减免费开放、特定展览的减免费开放和对特定观众的减免费开放,使公众逐步形成博物馆经常性免费开放的心理认识,选择合适时间参观,从而趋利避害,达到分流观众,确保参观质量,又使观众得到实惠的目的[30]。此外,还可以考虑实行分馆轮流免费开放制度,每隔一段时间就关闭部分场馆对展品进行休整维护,从而将对其损害降到最低[21]。
1.4.2引导公众文明参观,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免费开放本身便是对公众文明素养的一种培养。通过自律加他律建立文明秩序,大力宣传有利于文物保护的注意事项,引导公众文明参观。“他律”的管理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尽量将管理痕迹置于让人没有察觉的隐性状态,形成观者自然参观而管理又无处不在的和谐状态[9,11,18]。
博物馆可以采用三维技术和虚拟技术,更加生动的对文物进行介绍,尽量避免裸展,在展厅内安装温湿度传感器,随时调整,以更好的保护文物不会因展出环境变化而受损[28]。各馆还应根据免费开放的要求,增加人员和设施[22]。
1.4.3 做好各种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公共安全体系
免费开放最大的风险与担忧是安全。博物馆的安全不能仅限于常规意义上的文物安全、财产安全、观众安全等,应树立强烈的公共安全意识,与公安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29]。博物馆应做好防火措施,防止火灾发生;做好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解决问题,把损失和影响降到最小[28]。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还应建立高峰期的应急预案,如动员全馆人员临时充实“一线”;在观众未进入展厅前进行“前置陛”解说;请社区协助疏导、组织等[9]。
博物馆应逐步实现安全保卫人员向社会职业化过渡,注重保卫人员的素质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安全保卫规章制度和技术防范硬件设备的维护与更新[22,31]。
1.4.4提高服务水平
为了保证参观者的参观质量及其在参观过程中有知识和美感上的收获,博物馆应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着手注意对参观者行为的引导,并为其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在硬件建设方面,可以增设馆内指向和禁止标识,增设垃圾桶、饮水机、小商品销售处和公众休息座椅,还可增设观众排队围栏和存包处、游客各类交通工具停放处等。在软件服务方面,对保安、保洁、讲解员、小商品零售商和咨询服务人员的队伍应作必要的扩充和培训[32]。
通过增加专职和志愿讲解员的数量,增添讲解仪器及辅助设施,满足参观者对讲解服务的需要[21]。王光宇提出,通过讲解方式的媒体化、展示内容的层次化、展示手段的多样化、服务范围的网络化来强化博物馆信息化服务 [30]。林娜认为,应该从讲解员形象的塑造、自身素质的提高、讲解技巧的和讲解态度的把握等四方面做好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讲解工作[34]。
博物馆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博物馆职工队伍管理的新模式,另一方面各博物馆也应逐步建立一支博物馆义工队伍[24]。加强招募志愿者的宣传工作,扩大社会影响力[35]。
1.4.5扩大博物馆产业链,多元化筹集资金
资金是博物馆提升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虽然免费开放增加了工作量和运营成本,同时也为博物馆增加资金来源创造了条件。
首先是政府的资金扶持。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实现馆际间资源共建共享[36]。同时,要制定适当的财税政策,鼓励依托文物藏品、陈列展示推出各类文化产品,鼓励社会力量捐赠[11,36]。设置陈列展览专项资金、文物征集专项资金、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社会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和安全防范专项经费等,建立健全博物馆运营资金储备机制[31]。
其次是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博物馆应该扩大“博物馆之友”的范围和作用,逐步将其发展为会员制,争取更多的资金来源[22]。同时,还应适当增设募捐设施和组织捐助活动项目[29]。
再次是举办各种活动和特展增加收入。在特定的时间推出特定的展览,适当收费或采取局部收费的方式,增加自身的收入以便更好的发展[9,22]。
博物馆要与旅游企业联手开发旅游产品。博物馆应加大宣传力度并与旅行社进行交流合作,开设专门的博物馆旅游线路,吸引游客[21]。各博物馆之间应加强联系,联合精心设计出一些专题性的博物馆精品游的旅游线路,以整合的优势,共同吸引旅游者进行专题游览[18]。在博物馆、纪念馆景区附近可以增加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餐饮等“弹性消费”的比重;开发多种符合本景区、本地区特色的文化产品、艺术品、纪念品等[4,8,17]。加强与交通运输部门的合作,增强博物馆的可进入性。建立完善网上订票系统,方便外地游客参观[21]。
节能增效也是博物馆解决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要树立“节约意识”。必须使用门票控制观众流量的博物馆,可以采用地铁使用的“代用币”形式,循环使用门票,可大量节省开支[22]。
1.4.6创新展览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博物馆的展览要不断推陈出新,加强馆际间的交流合作,引进更多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临时展览、利用博物馆内的专家队伍开展讲座等满足公众的需求[7,21,28,31]。提升陈列展览质量和水平,是保持基层博物馆永久性免费开放的有效途径[13]。博物馆应拓展文化传承的范围,努力寻找民间文化艺术和应用现代化的文化传承手段[7]。尝试建设数字博物馆,善于运用科研成果和科技手段增强博物馆文化的表现力[11]。从展示内容地域化、展示手段多样化、文字说明科普化、展示方式人性化三方面增强展览的吸引力[37]。
此外,还应推动博物馆、纪念馆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强分类指导,建立一套与免费开放相适应的新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建设,引导建立有效的馆校联系制度,协调相关部门,合理制定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做好免费开放后相关衔接工作[36]。
2 结语
目前,我国有关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研究主要是运用定性方法对免费开放带来的积极作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等3方面的研究,为我国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纪念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国内有关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研究较少,尙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研究角度单一,大部分研究成果仅从博物馆角度出发,对免费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对涉及免费开放的深层次问题较少涉及;第二,研究成果多为感性认识,理论性较为缺乏;第三,研究方法多以定性描述为主,缺少定量分析;第四,研究者的专业背景较为单一,多为博物馆、纪念馆的从业人员,旅游专业研究者较少介入。
对我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研究,今后需要在以下领域得到重视和强化:
(1)博物馆、纪念馆游客容量的测算。科学地测算博物馆、纪念馆的接待能力,是确保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不遭破坏,确保参观者观赏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尽管目前许多博物馆、纪念馆也有自己的容量标准,但由于测算不科学,对实际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2)创新运行机制。博物馆、纪念馆从门票管理转为免费管理后,原有的管理模式、管理机制也将发生改变,如何建立新的管理模式、管制机制就成为我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研究中的新课题。
(3)博物馆、纪念馆旅游者行为研究。到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参观的旅游者的行为特征与普通景区的旅游者是不一样的,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以便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确保博物馆、纪念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后的综合效益评估。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后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赞成者和反对者相持不下。但目前争论双方大都仅从表象上进行讨论,说服力不强。今后应将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运用到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效益分析中,科学分析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正面和负面效益。

致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向旭老师的悉心指导,特表示谢意!

参考文献:
[1]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7-38.
[2] 博物馆条例(征求意见稿)[EB/0L].
http://www.gov.cn/zwhd/content_905458.htm,2008-02-29.
[3] 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N].中国文物报,2008-02-06.

 


 

2012-10-25 20:12:04 - http://www.ems86.com/
对新时代宗教二重性问题的再认识 11/5
城中村问题的形成原因、危害与对策 9/24
孔子思想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以伏尔泰为例 11/5
我国乡村治理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8/22
中国、印度和菲律宾三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业比较 9/9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