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研究综述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行为经济学研究综述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行为经济学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诺贝尔经济学奖已多次授予行为经济学研究者(Herbert Simon, Daniel Kahneman ,Robert Shiller,Richard Thaler等),这确认了行为经济学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分支为经济学做出的贡献。行为经济学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应用心理学、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提高了传统经济学对经济现象解释的准确度,并且增进了其对经济决策的预测能力。本文主要简述行为经济学的内涵、发展历程,阐述了预期理论、心理账户等研究内容,并介绍了行为经济学自身的已有分类。

 

行为经济学研究综述
周妍辰

 

一.行为经济学的内涵
行为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经济学而言,将认知科学、心理学与经济学原理结合的科学。它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实证性方法,以人的现实经济行为为基础,研究个体或群体经济行为的规律性。
传统古典经济学假定人的行为都是无限理性、具备无限控制力和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即“经济人”,是“进行一切经济分析的基础”(卡尔·布鲁内)。但信息的不完全性、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对公平、互惠等社会价值的追求,使得人们的决策也有情感、意识形态引导的成分,即决策的理性是有限的。因此,传统经济学对现实中的许多“非物质动机”的经济现象往往很难解释甚至结论相悖。传统经济学从而受到一些质疑和挑战。
而行为经济学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经济现象研究中,注重研究非理性的复杂的人类行为,所体现出的分析往往更加接近现实。经济分析不再仅仅是“研究产品的数量和价格之间抽象的关系,而是发现人的经济行为特点和规律”(George Katona)。行为经济学将经济学研究领域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结构、货币交换关系,拓展到研究人的全部经济行为及有关决策,构建了一个“充满人性和人类价值”的理论框架。
行为经济学,不仅丰富了经济学分析问题的方式,对经济行为的分析更加接近现实,而且无疑对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进一步应用做出了贡献。
二.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1 早期发展
行为经济学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不是新学。早在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中就已有对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并注意到“证伪主义”心理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之后的经济学家仍关注对经济行为的研究,但随着证伪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论被经济学广泛接受后,心理因素逐渐和行为经济相分离。但由于一些无法被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的现象,经济学家们重又把眼光投向了经济现象背后的心理因素。20世纪80年代,理查德·泰勒(Rechard Thaler)提出大多数人的决策既非完全理性,也并非完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行为经济学便应运而生。到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以卡托那、西蒙为代表的一批专门研究经济行为的经济学家。卡托那从心理学专业角度研究人们的经济行为,提出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假说;西蒙(Simon)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
2 重大标志
2017年理查德-塞勒正是因行为经济学方面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从塞勒的主要成就中,也可看到行为经济学的发展缩影。1980年,塞勒提出了禀赋效应,意为一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这反映了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由于害怕损失,人们在出卖商品时会索要过高的价格。禀赋效应由此成为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之一。塞勒还开发了精神会计理论,解释了人们如何通过在自己的头脑中创建单独的账户来简化财务决策,重点关注每个决策的狭隘影响,而不是整体效应。
2017年10月,塞勒因行为经济学方面的贡献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这样描述塞勒的研究:理查德·塞勒将心理上的现实假设纳入到经济决策分析中。通过探索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缺乏自我控制的后果,他展示了这些人格特质如何系统地影响个人决策以及市场成果。这一事件可以说是行为经济学发展过程中重要事件之一。因为在塞勒之前,西蒙和卡内曼也因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奖,但他们同时也是心理学家,由此他们在行为经济学方面的发现更多被认为是心理学对经济学的补充。而塞勒和在他之前的席勒(Shiller)可以被认为是纯经济学家。由此,他们的获奖在某种程度上标志了行为经济学成为经济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支。
3发展趋势
行为经济学突破了经济人理论的假设,在某种程度上把在宏观上的经济研究拓展到微观的个体,从而得出更科学、更实际的经济学规律并进行更准确地预测。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不能解释的问题做出了解释,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但行为经济学也有其局限。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行为经济学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完整的理论框架和体系。同时,行为经济学没有特定的理论逻辑,尚需通过用传统经济学对人们行为进行假设,然后通过实证法检验并修正理论成果。也就是说,在短期内,行为经济学的研究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能较少有自己完全独立的新发现。从研究方面来说,行为经济学与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学科交融,其需要研究者不仅具有经济研究的数学基础,有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知识储备,还要有经济学,社会人文的良好素养。对研究人员素质的高要求使行为经济学的完善尚需大量交叉学科的人才。
行为经济学目前的不足也为其短期内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引导。构建稳健的理论体系,实证法检验传统经济学理论成果,跨学科交叉研究是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毫无疑问,行为经济学将使经济学更好的描述和指导经济现象,拓宽经济学的广度和深度。
三.理论综述
传统经济学对经济现象的预测建立在绝对理性的“经济人”理论基础之上,而在现实情况中,人们的行为受到心理,环境,观念引导的影响,并非绝对理性,传统经济学对人的经济决策行为的假设往往存在偏差。
行为经济学通过运用心理学研究成果,将传统经济预测引入维度更丰富的假设方法,使行为经济学的经济预测相较于传统经济学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行为经济学虽然存在尚未形成系统理论的局限,但其已形成的若干理论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下面就其中预期理论、边际需求和信息对决策的影响做出分析。
预期理论:指的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不同人的行为方式和偏好会影响其预期。预期理论有三个主要观点:首先,面对已经获得的东西,人们倾向于风险规避;其次,面对损失,人们倾向于冒险;最后,获得和损失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点而言的。人们往往对结果偏离某一固定偏好水平,而不是对用绝对项衡量的结果更加敏感。这种对变化而不是大小的重视,可能与心理学的认知法则有关。根据该法则,人们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非其强度更敏感。此外,Mathew Rabin还提出,“人们的偏好具有风险厌恶的基本特性”,即人们倾向于降低消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活动。
边际需求:边际需求是指“商品供给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需求量增加的多少”。传统经济学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认为,随着供给增加,市场的边际需求呈下降趋势。但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边际需求并不完全符合这一理论。例如,统计数据显示,战后西方发达国家里,在收入水平大大提高、供给量大大提高后,消费者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量显著增加。
信息对决策的影响: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信息是决策的基础,信息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做出科学的决策。但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信息和疑虑的变化并不是始终成反比。许多长期投资者正是因为掌握了过多信息而犹豫不决,甚至放弃了投资计划。
四.分类
行为经济学目前有两种不同的学派:纯行为经济学学派和混合行为经济学派。
“纯行为经济学”(purebehavioral economics):这一学派由 Herbert Simon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研究中提出,这是一个明确拒绝了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建模技术的经济研究学派。Simon 对传统求最优解的过程中所运用到的计算做出了描述,并说:“我从实证中得到的第一个观点是,我们完全没有证据表明在人们现实而又情况复杂的决策过程中,这些计算能够被实际运行。”有限理性的概念便从此而来。在这个时期,PBE学派最具影响力的支持者Gerd Gigerenzer,他提出,启发是“环境理性”的,即人们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环境因素(如时间压力,信息稀缺)应考虑在内。
“混合行为经济学”(hybridbehavioral economics): Daniel Kahneman 和 Amos Tversky 提出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所带来的重大突破为这个学派的起源做出了重大贡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ichard Thaler便是这个学派的代表性人物。混合行为经济学派更重视研究那些使人的决策偏离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因素和认知偏差导致的非理性决策过程。混合行为经济学局部调整传统经济学的“绝对理性经济人”假设(如无限理性、无限意志力和无限自私),使对经济现象的预测更符合实际。然而这个学派的局限在于部分保留了关于理性的标准定义,而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心理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即:如果我喜欢A胜于B且喜欢B胜于C,那么我一定喜欢A胜于C。HBE重点关注于识别人们不完全合乎理性原则的行为以及做出并非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的背景和原因。由于混合行为经济学相较于纯行为经济学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并且更加容易理解,混合行为经济学派能比PBE学派获得更多社会上的关注(诺贝尔奖、大学课程、畅销书等)也不足为奇了,并且它正在形成自己的一套“社会化”理论,即更以为大众理解并传播的理论。其为提高行为经济学的社会关注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行为经济学作为相对新兴的一个经济学分支,为传统经济学开辟了充满活力的新的研究视角。正如卡托那所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让经济分析“不再仅仅局限于研究商品和价格之间、储蓄和流通之间抽象的关系,而是发现人的经济行为的特点和规律”,使经济学理论研究增添了人文主义气息,为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增添了“人性和人类价值”。其对金融市场、金融投资、储蓄行为、工资理论、经济立法等领域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行为经济学注重实证和观察方法的应用,但并不局限于固有的研究方法。其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的成果,结合现代高新科技,在研究思路上锐意创新,是对传统经济学研究的一次理论革命和研究方法革命。虽然行为经济学尚未产生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其带来的广阔的研究前景令人期待,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专业学者的研究深入,行为经济学将更加严谨与系统化。
总而言之,行为经济学作为一门将人文性与科学性相融合的学科,展现了自身的突出特点。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化的今天,行为经济学将助力经济学的发展与应用。

参考文献:
黄祖辉, 胡豹. 经济学的新分支:行为经济学研究综述[J]. 浙江社会科学, 2003(2):72-79.
陈春霞. 行为经济学和行为决策分析:一个综述[J]. 经济问题探索, 2008(1):124-128.
李树. 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与经济学的人性化取向[J]. 经济问题探索, 2001(12):23-26.
韦婷婷. 行为经济学理论综述[J]. 中国集体经济, 2010(36):54-54.
叶航, 汪丁丁, 贾拥民. 科学与实证——一个基于“神经元经济学”的综述[J]. 经济研究, 2007(1):132-142.
董志勇. 行为经济学中的社会公平态度与价值取向研究——以新加坡、中国上海和兰州为例[J]. 中国工业经济, 2006(10):75-81.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

2019-02-17 17:51:32 - www.ems86.com
对新时代宗教二重性问题的再认识 11/5
城中村问题的形成原因、危害与对策 9/24
孔子思想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以伏尔泰为例 11/5
我国乡村治理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8/22
中国、印度和菲律宾三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业比较 9/9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