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滨海城市的“绿色革命”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一个滨海城市的“绿色革命”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一个滨海城市的“绿色革命”

  ——温州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思考
 


--------------------------------------------------------------------------------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城市空间布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发展空间也有了很大的拓展。1999年,温州中心城市建成区用地达80多平方公里,其中道路面积700多公顷,公共绿地365公顷。市区非农业人口达52万多人,在面积和人口等城市规模方面列为特大城市,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并基本具备相应支撑体系的特大城市。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浙江省城市经济区组织划分成杭州、宁波、温州3个一级经济主区。从城市面积来看,温州大都市区,包括温州市区(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瑞安市、乐清市、洞头县3区2市1县,其中温州中心城市面积为160~180平方公里。在人口上,温州大都市区人口至2010年将达160~180万人。所以,一个大都市区已呼之欲出。如何规划城市发展格局将影响一个城市发展的后劲。把温州大都市建设成为山水城市与生态城市,应是时代必然的选择。

  生态城市与山水城市的理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概念。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正式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新概念。“生态城市”的出现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新思想、新概念,尤其近几十年经过城市生态学家的不断研究补充,而得到充实和完善。今天“生态城市”已超越了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的层次,而溶合了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向更全面的方向发展。简言之,“生态城市”是指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环境优美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人、城市溶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的复杂巨大系统。整体性,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区域性是“生态城市”的基本特点。

  “山水城市”是中国学者钱学森教授,于上世纪90年代初首先倡导的未来中国城市的模式。钱老提出了:溶合中国古代山水诗词、古典园林和中国山水画创造“山水城市”的论题,随后又进一步提出:把中国园林构筑艺术应用到城市区域建设,称之为“山水城市”。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学家在实际工作中,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研究,使“山水城市”的涵义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完善。

  “山水城市”思想,蕴藏着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包含深刻的生态学哲理,即“天地人合一”思想。山为阳水为阴,山水结合即阴阳协调,自然和谐。因此,“山水城市”与中国历史背景文化脉络相联系,具有深邃的中华文化艺术内涵,建设“山水城市”就是中华文化的继承延续和发扬光大。“山水城市”符合当今城市发展的潮流又具中国特色,是融城市与自然,历史与现代化于一体的新型城市。

  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的条件

  随着全球环保运动日益扩大和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开展,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关注程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高涨。温州要加快城市步伐,提高城市的档次和知名度,“山水城市”与“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温州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有赖于中心城作用的发挥,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是温州在新世纪的必然选择。

  由东晋训诂学家、文学家郭璞主持,按倚江、负水、能水和东庙、西居、南市、北埠格局建设的温州古城格局生动有序,城中街、河纵横交织,五座小山环绕,是一座极有江南山水特征的城市 。直到解放初,城里仍保留着河网密布、“楼台俯舟楫,小巷水桥多”的典型水乡风貌。只是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城内小河大都被逐步填塞,筑路建房,几座葱郁玲珑的山丘也陆续被不断增高的建筑包围,在市区街道上,已经很难见山亲水了。

  温州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均温18℃,温州有近2000种植物,其中木本植物1061种,约占全省一半以上。由于海岸曲折并成漏斗状,有利于太平洋暖流进入,成为热带成份树种能露地越冬的北界,如龙眼、荔枝、木棉、南洋杉、蒲葵、橄榄、桉树、榕树、银桦、萝芙木等生长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可谓是得天独厚,为建设山水城市与生态城市打下了自然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的这二十多年的发展,温州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的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温州从1978年到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从13亿元增加到9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翻了4.8番,工业产值翻了7.8番;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从1981年的423元提高到2001年的13200;农村居民纯收入从1978年的113.5元增加到4680元,这样的高速度,在全国同等条件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温州也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列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已形成了较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山水城市与生态城市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市民享受生活水平和消费模式日益现代化,全社会的生态意识普遍提高,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但是,温州城市人口压力较大,城市空间布局不够合理,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也有待进一步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势仍不够突出,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完善,法制不够健全,城市管理整体效率仍不高。近年,由于城市化迅速发展,旧城区人口密度过大,新城区土地开发无序和失控,过量地侵占农田、植被、水面甚至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使生态环境问题加剧,严重威胁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一方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另一方面,树立良好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意识使温州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三者逐步和谐,协调发展,形成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人居环境。

  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的战略思考

  建设“山水”大园林城市宏观布局。从温州整个大区域来看,温州三面环山,东北、西南、南面分别界临台州、丽水和闽北等高山,东临大海;三江(瓯江、飞云江、鳌江)奔海,母亲河——温瑞塘河贯穿中心区和南侧副中心——瑞安。温州陆域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这正是体现了山水特色的基础。新城市的建设应充分利用温州城市的自然地貌,山、湖、江及河网,形成生态系统和绿化系统,突出“山青水绿”。城市外围生态圈,由外围群山,原野和海域组成,大都市内部各片之间和生态带构成楔形绿地公园,跨江、河绿带等。在大都市建成区,应利用吹台山和大罗山,结合瓯江与东海点缀星罗旗布的河流、湖泊,共筑现代山水新城区。温州中心区利用老城区中的“九山”,配之以三洋乡水网湿地,构成现代山水大都市中心。从自然生态、农田生态到城市生态,从海洋生态、湿地生态到陆地,融入当今城市生态学、城市景观学、城市园林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运用园林构景的层次性,建立起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式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并重视山水构图和城市布局。

  继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体现当代文化精神韵味。温州有着悠久历史与深厚的瓯越文化底蕴,并具本土、海洋和移民文化的兼收并蓄的特征。作为南宋著名的永嘉党派发祥地,“经世致用”“义利双行”的哲学思想至今还影响着温州人成为国内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锋。在城市建设中,保护、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精神,体现城市文化的底蕴,成为提高城市形象品质的内涵目标之一。在中心区城市设计中,应强化文化建筑的地位与商业设施的布局。在世纪广场南侧,南北主轴左右的博物馆与科技馆围绕文化广场相对布置,让市民方便地了解历史与未来发展,世纪广场东西两侧的图书馆、美术馆与剧院将成为市民享受高质量文化生活的场所。商业中心、步行街以及滨水休闲商业娱乐设施的布置,使温州人对不夜商城的需求和繁华的商城景象得以延续。旧城的改造应完整保护古建筑并注意新建筑与古建筑的协调性。

  规划先行,加强宣传,依法治市。要建设好一座现代化城市,做好规划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应彻底杜绝那种城市功能紊乱的建设现象。不仅要做好近期、中期规划,还要做好远期规划。规划中不应“以生产为本”,而是“以人为本”。既要考虑到整个温州市区域的自然特征,又要重点保护好大都市区的生态状况,同时,还要注意都市区中各区块的规划设计。

  温州大都市建设是温州人自己的宏伟大业,要靠温州人民自己去创造。要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温州大都市建设进程的意义、目标、措施,使大都市建设的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通过宣传教育,把大都市建设的决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为,把群众的力量凝聚到实现温州大都市建设各项工作目标上来。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总结群众在大都市建设实践中的经验,肯定群众的首创精神,切实把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法律执行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特点,与政策启动有所不同。依法执行着重于温州城市化功能的形成与确立阶段,在未来大都市空间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依法,温州城市化功能就不可能具有长期性、稳定性。要以战略眼光看问题,跳出行政区划,遵循大都市发展规律和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跨行政界限的区域规划,要认真实施依法治市规划,把全市经济、文化和各项事务的管理等逐步纳入法制轨道。各级行政机关都要自觉依法行政,通过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评议考核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和行政执法活动。

(作者单位:温州师范学院)

 
 

2013-10-13 17:03:02 - http://www.ems86.com/
关于大连创建世界海洋城市总部的现实论证 12/18
关于大连创建世界海洋城市总部的现实论证 10/25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探析 12/17
“镇级市”建设模式:政府与市场互动视角—以义乌市佛堂镇为例 10/25
苏光明 潘应利 许青斌/玉环全岛新型城市化刍议 12/17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