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文 世界城市化发展理论概述 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王新文 世界城市化发展理论概述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王新文  世界城市化发展理论概述

王新文/文

--------------------------------------------------------------------------------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研究中国的城市化问题,有必要深入系统地把握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理论和一般规律。

  一、区位理论

  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发表的《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中的农业区位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06年,德国经济学家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系统阐述了工业区位选择和合理布局。认为聚集可以带来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因而聚集的产生和发展就形成了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及等费线。按照等费线可以划分出三种不同的聚集区位和布局,即城市经济、地方性经济和工业中心区经济。

  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托勒发表的《南部德国的中心地原理》中的城市区位论,核心是城市服务功能地域(空间)网络体系规律,说明一定区域内城市等级及空间分布特征。中心地是为居住在它周围地域的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地方,中心地(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作为影响区的服务中心,为其影响区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由于这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依其特性可分成若干档次,因而城市可按其提供的商品及服务的划分成若干等级。

  1939年,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勒施发表的《经济空间秩序》,通过分析和比较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后,进一步分析城市区位的产生与选择。指出城市是非农企业区位的点状集聚,“即使地球是一平坦而均等的球体,城市仍会为了种种理由而产生出来。”大规模的工业企业的发展,本身就会扩大到组成整个城市;而同类企业和不同企业的聚集,会增进聚集经济效应,实现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从而建立起较大的生产综合体,并成为产生城市的重要因素。

  20世纪50年代,沃尔特·艾萨德努力把空间纳入经济学理论的核心,他的《区位和空间经济学》把杜能、韦伯、克里斯托勒、勒施等人的理论放入一个框架中,他的开创性贡献是把区位问题重新表述为一个标准的替代问题,他认为可以把厂商看作是在权衡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就象他们做出任何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决策一样。

  区位理论认为,城市是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它以社会生产的各种物质要素和物质过程在空间上的集聚为特征。社会经济系统由不同的城镇个体及子系统组成,城镇之间及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城市的集聚性创造出大于分散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是城市化的动力源泉。区位理论的贡献在于,它分析了城市效益的根源,确定了城市的分布状态和分布形式。

  二、结构理论

  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概括为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建立了两部门经济发展模型,奠定了无限剩余劳动力供给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成为发展经济学第一阶段核心理论。刘易斯的就业转换理论的要旨,是利用农业部门的隐蔽性失业劳动力支持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积累。

  1961年,费景汉和拉尼斯对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作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形成了“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农业部门还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必需的劳动剩余,要使就业转换得以实现,必须保证农业迅速增长到足以满足越来越多的非农产业劳动力对产品的消费需求。费景汉、拉尼斯更加详细地论述了在经济结构转换中就业结构转换的条件和阶段,重视人口增长因素,提出了部门间平衡发展的思想,并把农业剩余力转移过程的实现由一种无阻碍过程变一种有可能受阻的三阶段发展过程,进一步丰富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理论的内容。

  同年,乔根森提出具有古典经济学色彩的二元经济模型,以新的假定和新的角度考察了城乡人口迁移,对刘易斯二元结构模型的各种假设作了深刻反思,指出农业剩余是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充分与必要条件。他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流动和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因为人们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有其生理限度,而对工业品的需求则是无限度的。

  托达罗认为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不仅取决于城市与农村实际收入的差异,同时还取决于城市就业率的高低和由此而做出的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农民向城市流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注意现实又含有预期的理性行为。哈里斯、托达罗等人认为,一个典型的非熟练农业劳动者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村进入城镇正规的高收入部门要经过两个阶段,首先进入城镇传统或非正规部门,然后才可能在正规部门找到工作。预期收入模型表明,只要城镇里还存在较高预期收入,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就不会停止。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芝加哥学派新古典主义代表人物舒尔茨就对体现着古典主义和结构主义思路的刘易斯无限剩余劳动供给模式及其相关的二元结构理论提出批评,他在其专著《改造传统农业》中认为,“农民在处理成本、收益和风险时是工于计算的经济主体”。同时,他认为刘易斯的关于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假设是不能成立的,刘易斯模式显然内含着对农业的偏见。舒尔茨充分肯定了农民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和很强的学习能力,进而扩大到人力资本的形成以及教育和知识的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必须注重并依靠自身努力去改善本国人力资本状况。

  钱纳里·塞尔昆的“就业结构转换理论”认为,在发达国家工业化演进过程中,农业产值和劳动力就业向工业的转换基本规律是同步的。但是发展中国家,产值结构转换普遍先于就业结构转换。各国的实践都表明,非农产业产值结构转换中点在人均200美元,就业转换中点在人均400美元,平均中点在300美元。也就是说,当结构转换过程经过“刘易斯转折点”达到平均中点即完成一半时,经济便向第二阶段过渡,这时二元结构虽然消失,但经济转换结束,工业化加速开始,这对分析发展中国家就业转换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口迁移论

  推一拉理论。该理论分析群体迁移的原因及迁移方向,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拉文斯的“人口迁移律”。该理论认为,迁移行为发生的原因是迁出地的推力因素和迁入地的拉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推力”,即存在着迫使居民迁出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压力;“拉力”,即存在着吸引其他地区居民迁入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引力。

  人口迁移转变假说。泽林斯基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出发,提出了著名的“人口迁移转变假说”,认为人口迁移和流动既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有关,同时也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转变密切相关。他将社会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在现代化以前的传统社会阶段里,人口再生产类型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模式,人口很少发生迁移流动;工业革命早期社会转变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向“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模式转变,人口迅速增移,出现大规模从农村向城镇的人口迁移;在工业革命晚期社会转变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模式改变,人口自然增长受到抑制,各种形式的人口迁移包括乡城人口迁移势头减缓;在发达社会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生育率和死亡率的进一步下降而到很低水平,由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和迁往未开发地区,国内人口迁移及国际人口迁移的重要性都在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城市之间的城市内部的迁移,人口流动得到进一步强化 ;在未来超发达阶段,从总的方面来看,人口迁移数量会有所下降,但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的人口迁移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该定理指出了一国随经济发展,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将发生从第一产业转移至第二产业,然后再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变化趋势。继克拉克之后,许多经济学家从理论上进一步补充和论证了这一定理。美国经济学家库慈涅茨运用丰富的统计资料证明了克拉克所提出的理论。法国经济学家富拉斯蒂埃认为,技术进步是引起劳动力产业分布结构演变的主要原因。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并不是唯一的,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也向第三产业转移,更进一步说,在第三产业内部,劳动力也不断从一些行业转向另一些行业。

  四、非均衡增长论

  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5年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增长极”是由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经济活动中心,恰似一个“磁场极”,能够产生吸引或辐射作用,促进自身并推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增长极”的产生,使人口、资本、生产、技术、贸易等高度聚集,产生“城市化趋向”或形成“经济区域”。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于少数几个城市,能比分散状态更快、更有效。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是由增长极(城市)来启动的。

  6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发表了《区域发展政策——委内瑞拉案例研究》(1961年)和《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1967年)等著作,提出了中心——边缘理论,该理论拓展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视角,把增长极模式与各种空间系统发展相融合,认为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中,通常具有强烈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中心区和边缘区相互依存机制的形成,是通过中心区自身经济的不断强化,而形成对边缘区的支配态势。把核心——边缘结构模式分解为四个部分:核心增长区,向上转移地带,向下转移地带,资源边际区。

  1957年,缪尔达尔,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又称“循环累积论”。他认为,地理上的二元经济产生的原因在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性,这种差距的存在是因为存在“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劳动力、资金、技术、资源等受到要素收益差异而发生的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差距的产生会进而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使发展快的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发展更慢,从而逐渐增大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形成地区性的二元经济结构。根据二元空间结构理论,缪尔达尔提出了经济发展优先次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某些先起步的地区已经积累起发展的优势时,政府应当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通过发展计划和重点投资,优先发展这些有较强增长势头的地区,以求得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并通过这些地区的发展及其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极化——扩散原理,运用于城市经济分析,解释了城市的等级扩散现象,即由中心大城市向外扩散总是以不同等级城市体系的“蛙跳”规律进行。
  1958年,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出版《经济发展战略》一书,着重从现有资源的稀缺性和企业家的缺乏等方面,论述了平衡增长战略的不可行性,并提出了“非均衡增长”理论。赫希曼指出:“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引起平衡增长可能性的正是过去不平衡增长的经历。”赫希曼强调不平衡增长,目的是要实现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平衡增长,只不过平衡增长是目的,不平衡增长是手段。

  五、生态学派理论

  田园城市论。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关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设想,20世纪初以来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规划产生了重大影响。霍华德于1898年10月出版了名著《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从二版起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他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1919年,英国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经与霍华德协商,明确提出田园城市的定义:“田园城市是为了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或托人为社区代管。”霍华德还设想,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他称之“社会城市”。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对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化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芝加哥古典人类生态学论。美国芝加哥大学以帕克为代表的学者于1916年发表了题为《城市:关于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的论文,他们运用生态学的理论,研究芝加哥城市的人口空间分布的社会原因与非社会原因,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对城市环境进行调查研究,人们称之为芝加哥古典人类生态学派。该学派的主要理论是认为城市土地价值变化与植物对空间的竞争相似,土地的利用价值反映了人们最愿意竞争有价值的地点,这种竞争作用导致了经济上的分离,从而按土地价值的支付能力分化出不同的阶层。该学派还应用植物优势种的概念解释了城市有形群体的发展形式,土地价值决定了市民各种活动水平和形式。芝加哥古典人类生态学派的典型理论主要有同心圆论、扇形模式论、多中心论等。
  有机疏散论。美国著名建筑学家伊利尔·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沙里宁在1942年写的《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将来》一书中对有机疏散论作了系统的阐述。沙里宁提出了有机疏散的城市结构的观点,他认为这种结构既要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人们过共同的社会生活,而又不脱离自然。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式能使人们居住在一个兼具城乡优点的环境中。沙里宁认为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其内部秩序实际上是和有生命的机体内部秩序一致的。有机疏散的两个基本原则是:把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即沙里宁称为“日常活动”)的区域,作集中的布置;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不必拘泥于一定的位置,则作分散的布置。
生态城市论。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1984)、王如松(1988)认为,城市生态系统可分为社会、经济、自然三个亚系统,各个亚系统又可分为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彼此互为环境。社会生态亚系统以人口为中心,包括基本人口、服务人口、抚养人口、流动人口等。自然亚系统是基础,经济亚系统是命脉,社会亚系统是主导,各生态要素在系统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了城市这个复合体复杂的矛盾运动。

  山水城市论。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最早提出“山水城市”的概念。所谓“山水城市”是借用了传统说法来寄托一种全新的城市观,是中国人从传统文化观念追求21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创造山水城市是一项巨大的自然与人相结合、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它是把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现代园林来建设。从美学意义上看,它是追求城市中有人工的艺术创造,又有大自然的艺术创造,正如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中所描述的山水城市的特征:人工艺术与自然景观“共生、共荣、共存、共乐、共雅”。山水广而言之泛指自然环境,城市广而言之泛指人工环境。因此,山水城市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环境”(以城市为代表)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

 
 

2013-10-13 14:24:15 - http://www.ems86.com/
关于大连创建世界海洋城市总部的现实论证 12/18
关于大连创建世界海洋城市总部的现实论证 10/25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探析 12/17
“镇级市”建设模式:政府与市场互动视角—以义乌市佛堂镇为例 10/25
苏光明 潘应利 许青斌/玉环全岛新型城市化刍议 12/17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