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产业引导机制研究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产业引导机制研究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产业引导机制研究
 
 来源:wto与湖北发展研究中心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改革实验的重点在于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核心,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发展道路。产业结构升级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和基本内容,而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目标也对产业结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前置条件和贯穿始终的约束条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探索,从而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本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并研究具体的优化路径和引导政策。重点是产业进入和退出、两型产业的培育,财政引导、税收引导、金融引导等方面的体制机制。
   一、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一)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概况
   2003年《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形成至今,凭借较好的经济基础、优越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截止2008年底,武汉城市圈贡献了湖北省61.53%的地区生产总值,54.3%的地方财政收入,承载了全省63.4%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达344823万美元,是推动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由表1知,武汉城市圈2008年第二产业实现产值3171.97亿元,同比增长28.1%,高于全省同期25.1%的增长率,超出全国第二产业同期增长率7.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呈现出稳定、快速的增长。圈内第三产业产值达3038.94亿元,有与第二产业相持平的趋势,对全省第三产业的贡献度高达66.25%,充分显示了圈内第三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
表1  2008年武汉城市圈三次产业贡献度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第一产业
(亿元) 第二产业
(亿元) 第三产业
(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武汉市 3960.08 144.70 1827.65 1987.73 44296
黄石市     556.57 41.45 297.50 217.62 23004
鄂州市 269.79 41.52 148.09 80.18 26142
孝感市 593.06 131.71 243.95 217.40 12698
黄冈市 600.75 192.58 204.23 203.94 9005
咸宁市 359.19 81.89 155.27 122.03 14316
仙桃市 233.50 44.77 108.51 80.22 17188
潜江市 211.82 35.71 112.71 63.40 22594
天门市 187.35 46.87 74.06 66.42 13665
城市圈 6972.11 761.20 3171.97 3038.94 24698
湖北省 11330.38 1780.00 4963.61 4586.77 19860
城市圈占全省比重(%) 61.53 42.76 63.90 66.25 -

 资料来源:根据《湖北省统计局年鉴2009》整理
 
 
 
表2  2003-2008年武汉城市圈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城市圈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3295.76 3805.90 3999.75 4599.44 5556.74 6972.11
第一产业占比(%) 12.3 12.3 12.8 11.8 11.5 10.9
第二产业占比(%) 45.8 46.5 43.4 44.4 44.6 45.5
第三产业占比(%) 41.9 41.2 43.8 43.8 43.9 43.6

   资料来源:湖北统计年鉴(2004-2009)整理
              
图1 2003-2008年武汉城市圈三次产业占比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湖北统计年鉴(2004-2009)整理
   自武汉城市圈2003年正式进入中央高层的视野以来,六年的(2003-2008)发展促使城市圈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115.5%的增长,其三次产业结构亦在不断调整和优化。如图1,第一产业占比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而第二产业以45%的占比为中心小幅振荡调整,第三产业占比则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城市圈三次产业占比10.9︰45.5︰43.6(见表2),与同期全省15.7︰43.8 ︰40.5(由表1计算得)的情况相比,说明城市圈内第二、三产业相对全省而言更加发达,工业基础良好,其对全省经济的贡献力度持续稳定地增强,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且保持着对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撑。
(二)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城市圈内各城市三次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武汉市作为城市圈的中心区域其优势十分明显,自然禀赋和人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整个城市集群的金融中心、市场中心、科研中心。与8个周边城市相比,武汉市对湖北省乃至全国的经济贡献度具有不可动摇的龙头地位,其三次产业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强,与其他城市差异明显。如图2,2008年武汉城市圈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4698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4.4%,甚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9%。同时,武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元,黄石、鄂州、潜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超过了2万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接近。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万元以下的城市仍然居多,包括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和天门。武汉一城独大的局面也显示出其对周边城市的带动力度不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显现。
                   
图2  2008年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三次产业占比
资料来源:根据《湖北省统计局年鉴2009》整理
   武汉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明显高于城市圈平均水平,第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分别占城市圈三次产业产值的19%、57.6%、65.4%,第二、三产业优势明显,呈现出“三、二、一”型的产业结构,城市正逐步迈入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升级的工业化中后期。与之相比,孝感、黄冈、咸宁及天门三次产业有均衡发展的趋势,第一产业占比均超过20%,远高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仍是这些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农业比重偏高侧面反映出工业化进程相对较慢。而黄石、鄂州、仙桃、潜江等城市的产业结构是“二、三、一”型,各城市均已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城市间产业结构差异较大。这种城市间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层次性,正是“缺乏合理的宏观产业引导机制”的体现,有碍于圈内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城市圈综合优势的发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亦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2.城市圈内各城市产业布局趋同,重置现象严重
   九个城市组成一个城市集群的目的在于优劣互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满足“两型社会”的内在要求之一,即“资源的节约”。但由于受到行政区域划分的限制,各市长期在条块分割体制下独立发展,在主导行业选择和发展方向确立上缺乏统一分工和宏观指导,城市圈并未能实现区域内产业布局的一体化。
   如表3所示,武汉城市圈内地区间的生产联系较为稀疏,表现为各城市的主导产业布局雷同,重复建设严重。就行业来看,武汉城市圈中属地方重点的工业行业约18个,有12个行业至少同时被两个以上地区作为支柱行业。尤其需指出的是,纺织、化工、机械、建材等4个行业同时被5个以上地区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其中属纺织业重复程度最高,几乎涉及到除武汉之外的8个地区。
   从行政区域来看,武汉市、黄石市及鄂州市产业重置问题比较突出,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钢铁、石油化工、医药、电子信息等行业。而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以及天门六个城市的各行业布局亦十分相似,大多以纺织、轻工、食品、医药等产业为主导,且其第一产业主要集中于粮、棉、油、猪、鱼、蛋和果茶等种类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分散而非专业化的生产降低了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益和产品竞争力。这种圈内地区间低层次的横向联系导致了中心城市与周边行业关联度低、相关产业配套水平低、专业化分工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既不利于城市圈内资源的有效配置,也降低了各城市主导产业内企业的经济效益。
表3 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情况
城市圈           主导产业分布情况 三次产业占比
武汉市 钢铁、冶金、石油化工、汽车及机械装备、光电子信息、环保、烟草、生物制药、建材、造纸 3.7:46.1:50.2
黄石市 冶金、建材、纺织、机械、化工、医药、轻
工、食品、电子 7.4:53.5:39.1
鄂州市 有色金属、钢铁、汽车、石化、纺织、食品、电子信息、烟草、建材、医药 15.4:54.9:29.7
孝感市 汽车机电、盐磷化工、轻工、纺织、食品、医药、金属制品、建材 22.2:41.1:36.7
黄冈市 建材、纺织、机械加工、食品加工 32.1:34.0:33.9
咸宁市 轻纺、医药、轻工、食品、采矿、机械、建材 22.8:43.2:34.0
仙桃市 纺织服装、轻工、食品、医药化工 19.2:46.5:34.3
潜江市 石油、盐化工、医药化工、食品加工、机械、轻纺 16.9:53.2:29.9
天门市 农产品加工、食品、轻纺 25.0:39.5:35.5

        资料来源:根据湖北省统计局网站发布的资料整理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给参与国际贸易的主体的启示是,各国都应根据“两利取其重,两弊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各国才能享受国际分工带来的好处。同样我们认为,要取得区域经济效率的最大化,各个城市应该结合自身各方面优势,将地区主要经济实力投入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中,地区间则可通过交换来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物质原材料甚至是技术和人才。例如钢铁、石油化工、建材等行业,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特征,适宜于空间集中布局,应由经济实力强的武汉市来助推其发展。
   3.城市圈产业结构效益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
   此处,采用偏离—份额模型(shift-share mode,SSM)的分析方法来评价城市圈产业结构效益的高低,选取武汉城市圈和全国2004、2008年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产值等指标,计算城市圈及全国在2004-2008五年间生产总值及一、二、三次产业产值的增长额和增长率,得到下列评价指标所需的原始数据表(见表4)。
   指标公式Gj = Nj + Pj + Dj = ejt - ej0 (1.1)
   其中,Gj 代表被研究区域j产业部门在计算期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总量,这个指标在数值上等于份额分量Nj (或称全国平均增长效应)、结构偏离分量Pj (或称产业结构效应)和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Dj (或称区域份额效果)之和。
   以e代表被研究区域(武汉城市圈)生产总值;E代表标准区域(全国)生产总值;i代表第i个产业(i =l,2,3);0代表基期(2004年),t代表末期(2008年);rj和Rj分别表示被研究区域及全国第j产业在基期至末期产值的变化率。按全国各产业所占份额将被研究区域各产业的规模标准化为ej' = ej0·Ej0 / E0 (j=1,2,3),则
   Nj = ej' × Rj      (1.2)
   Nj 指标反映的是被研究区域标准化的j产业部门如按全国的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
    Pj = (ej0 - ej' ) × Rj                    (1.3)
   Pj 指标反映被研究区域产业结构类型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此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越大。
    Dj = ej0 × ( rj - Rj )                    (1.4)
   Dj 指标反映了被研究区域j产业竞争能力对其经济增长的作用强弱。
   则(P + D)j 代表区域总偏离量。
表4 2004、2008武汉城市圈与全国三次产值比较
产业 全国 武汉城市圈
2004  2008  增加值(亿元) 增长率(%) 2004  2008  增加值(亿元) 增长率(%)
生产总值(亿元) 136875.9  300670.0  163794.1  119.7  3805.9  6972.1  3166.2 83.2 
第一产业产值(亿元) 20768.1  34000.0  13231.9  63.7  467.6  761.2  293.6 62.8 
第二产业产值(亿元) 72387.2  146183.4  73796.2  101.9  1767.9  3172.0  1404.1 79.4 
第三产业产值(亿元) 43720.6  120486.6  76766.0  175.6  1570.4  3038.9  1468.5 93.5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湖北统计年鉴 2005》、《湖北统计年鉴 2009》 
         数据整理得到 
   (1)由公式1.2,计算武汉城市圈第一产业按全国增长率应实现的份额分量  N1 =  × 467.6 × 63.7% = 45.2 亿元
   同理可得二、三产业份额分量,N2 = 953.1 亿元,N3 = 880.8 亿元
   (2)由公式1.3,计算 武汉城市圈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分量
   P1= ( 467.6  -  × 467.6 ) × 63.7% = 252.7亿元
   同理可得武汉城市圈二、三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分别为:
   P2 = 849.2 亿元,P3 = 1876.6 亿元
   (3)由公式1.4,计算 武汉城市圈第一产业竞争力偏离分量
   D1 = 467.6 × ( 62.8% - 63.7%) = - 4.3亿元
   同理可得二、三产业份额分量,D2 = - 398.2 亿元,D3 = - 1288.9 亿元(计算结果汇总得到表5)。
表5 武汉城市圈三次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
产业 总增长
Gj  份额分量
    Nj  结构偏离分量 
      Pj  竞争力偏离分量
      Dj 总偏离量
(P + D)j 
第一产业(亿元) 293.6 45.2  252.7  -4.3 248.4 
第二产业(亿元) 1404.1 953.1  849.2  -398.2 451.0 
第三产业(亿元) 1468.5 880.8  1876.6  -1288.9 587.7 
总计(亿元) 3166.2 1879.1 2978.5 -1691.4 1287.1

   从产业结构偏离情况来看,城市圈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均为正值,且总偏离量(P + D)j > 0 ,说明产业结构比较合理,不存在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致命障碍。此外,从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分量所呈现出的“三、二、一”的排序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结构效益最好,明显优于第一、二产业,对整个城市圈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但从整体上来讲,城市圈产业结构效益并不高,三次产业都有进一步高度化的空间。从竞争力偏离情况来看,城市圈三次产业竞争力偏离分量依次为-4.3亿元、-398.2亿元、-1288.9亿元,均为负值,显示出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言,城市圈三次产业均处于弱势,产业竞争力不强,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竞争力亟待提高。笔者认为,第一、二产业竞争力偏离分量小于零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产业技术含量不高的负面影响,而第三产业竞争力不强则受制于传统服务业未能成功向现代服务业升级。
   4.城市圈产业结构重型化,对资源、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2008年湖北省工业产值达到4330.2亿元,其中轻、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24.9%、75.1%,其重工业的支柱地位显而易见,但伴随而至的是9.37亿吨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及16.15亿元的污染治理项目本年完成投资额。武汉城市圈实现工业产值2716.76亿元,占全省工业产值的62.7%,工业结构中亦存在重工业比重偏大的问题,这是造成污染源治理投资比例较大的原因之一。
表6  2007年武汉城市圈六市环境治理情况
城市 工业废水排放量(亿吨) 环境污染治理本年投资额(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治理费用占产值比重(‰)
武汉市 2.25 7.24 3960.08 1.83
黄石市 0.78 2.00  556.57 3.59
鄂州市 0.30  3.65  269.79 13.53
孝感市 0.58  2.93  593.06 4.94
黄冈市 0.35  2.58  600.75 4.29
咸宁市 0.25  6.80  359.19 18.93
六市合计 4.51  25.20  6339.44 3.98
湖北省 9.04  - 11330.38 -

   数据来源:根据《湖北统计年鉴 2008》整理
   由表6[1]可知,除武汉市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占产值比重小于2‰之外,其他城市均超过了3.5‰,高于发达国家城市污染治理的平均水平。武汉、黄石等六市工业废水排放量达4.51亿吨,占全省排放量的49.9%。鄂州这个重工业比重大的城市,主导产业以钢铁、机械、冶金等为主,污染源治理投资总额及其比重均很大,治理费用占产值比重更是达到了13.53‰。咸宁市医药、机械等主导产业对环境造成较大压力,加上造纸厂和水产养殖对饮水水源地的污染十分严重,促成本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创下历史新高。
   通过上述分析,城市圈产业结构以重型化为主,资源型、初加工型工业比重偏高的现状,不仅对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挑战,对湖北省的资源供给也造成了一定压力。由表3武汉城市圈产业布局情况可以看出,煤炭、建材、电力、医药、化工和冶金等主要支柱产业均属于高耗能产业,需要通过大量的资源消耗来满足其生产投入需要(见表7)。
表7  2008年武汉城市圈单位GPD能耗、电耗
城市 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单位GDP电耗       (千瓦时/万元)
武汉市 1.19 2.0  837.4
黄石市 2.29 2.4 1761.5
鄂州市 1.68  1.9 882.5
孝感市 1.66  4.0  1288.6
黄冈市 1.42  1.8  983.2
咸宁市 1.34  2.8  1168.8
仙桃市 0.89  0.8  490.4
潜江市 1.74  2.0  1500.1
天门市 0.98  0.8  382.7
城市圈       (简单平均数法) 1.47 2.1  1032.8
湖北省 1.31 2.7  1103.9

        数据来源:根据《湖北统计年鉴 2009》整理
   武汉城市圈单位GDP能耗为1.47 吨标准煤/万元,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虽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单位GDP电耗略低于湖北省对应的指标,但其地区能耗总量的绝对数值仍然较大。根据上表数据估算,武汉城市圈2008年全年实现6972.11亿元的生产总值,需耗9.52千万吨标准煤,耗电68.13亿千瓦时。可以说,城市圈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高投入实现的,这种带有粗放性质的的增长方式使城市圈付出了相当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欲保持城市圈经济稳定增长、同时减轻圈内资源环境的压力,需尽力改变“主要产业处于产业链末端、主要生产加工低附加值产品”的窘境,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实现由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以产业高度化促增长的方式转变。
    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产业政策建议
   (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思路
   第一,秉承“两型社会”的宗旨,选择“两型产业”结构。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产业发展目标在于培育“两型产业”,探索建立两型产业的体制和机制,达到产业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统一,实现武汉城市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的科技优势,大力发展高科技、新能源产业,实现城市圈经济的清洁发展。第三,针对城市圈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调整产业效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合理化发展。第四,加快园区建设,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第五,调整产业结构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提升产业结构的开放效应。通过努力,实现武汉城市圈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产业政策重点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由“落后的增长”转向立足于技术进步的“全面的发展”,即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最终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大力发展循环产业。促进循环农业、循环工业、循环服务业的发展;第二,推行产业技术创新,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率,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的新路子。
   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
   加强产学研结合,助推城市圈产业升级。武汉高校林立,科研院所聚集,拥有实力雄厚的科技团队,具备科技创新实力。低投入高产出,实现资源节约,循环经济。
(2)对一、二、三次产业及其内部进行合理化调整
   ①改造传统制造业。湖北省重型制造业比重占据绝对比重,仅2008年一年,全省重型工业占工业比重就达到75.1%。武汉城市圈占全省工业比重为62.7%,工业结构同样存在重型工业比重过大的弊端。重型工业优势地位明显,经济贡献也大,但是环境污染也较严重。要淘汰一批资源、能源消耗高的产业,改造传统制造业,加快产业升级换代;加大清洁能源的研发力度、发展清洁能源如水能和核能,实现传统产业“两型化”;发展先进制造业。只有如此,方能实现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
   ②建立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劳动生产率水平高等特点,建成增值高、辐射强、就业广的现代服务体系。以服务业助推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城市圈产业功能。要做到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例如现代物流、旅游业、金融中心,充分发挥金融的辐射作用,带动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建立现代化农业和生态农业,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根据地区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
   3.选取产业关联度强、资源利用率高、附加价值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优先发展
   这些产业包括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产业等,进而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加速工业园区的建设,实现园区经济的联动作用。
   4.统一产业布局,合理规划
   针对城市圈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趋同,重置现象严重的现状,我们要打破行政体制分离现象,拒绝单打独斗,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城市圈各城市产业发展一体化。不仅如此,还要做到各城市产业有所侧重,有所错位,避免产业趋同、重置等现象。
   武汉作为城市圈的中心城市,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应重点发展具有“一谷两城”优势产业,即光谷和汽车城、钢铁城,同时要着力发展光电子、生物医药、环保等优势产业。鄂州和作为圈内第二大城市的黄石应以冶金、能源和建材为主,成为生产原材料的基地。咸宁和黄冈则应根据本地实际,建立生态农业和绿色旅游产业。其他四市,天门、潜江、孝感、仙桃则应依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矿产、化工等产业,形成化学生产基地和机械生产基地。
   5.完善产业发展新机制
   加强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实现服务型政府转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国家的政策措施要及时跟上,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积极引导,避免市场的盲目性。
   (三)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具体产业政策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没有现成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借鉴,我们只有在深入了解城市圈的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两型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探索性地提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产业政策建议。
   1.培育“两型产业”
   “两型产业”是与“两型社会”对应的一个提法,是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为目标的一种产业模式,其主要生产方式具有高科技含量、低消耗、环保性和循环性等方面的特点。凡是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这个“两型”标准的产业都是“两型产业”。
   “两型社会”的产业发展就是要建立以“两型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发展“两型产业”,就是要构建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两型产业”体系。归根结底,就是要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模式,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走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生产效率高的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两型产业”是构建“两型社会”的核心。
   针对武汉城市圈存在的不足及现状,我们构建了武汉城市圈“两型产业”的对策:
   产业进园区,以产业园为平台,把工业园区作为两型产业的突破口(规划先行,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武汉为例,主要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区和沌口经济开发区三大产业园区。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绿色GDP考核制度,提升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的质量。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设计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淘汰产能落后、不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污染产业。
   制定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产业政策,制定产业发展目标,完善企业准入和淘汰制度,污染企业提高进入门槛,有利于环境健康的企业可以适当放低进入限制。
   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循环发展,力促自主创新,完善制约机制,强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氛围。
   以园区经济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把产业集群作为推进两型产业建设的重要举措。着力扶持优势企业和实力强大的企业,支持大企业“蜕变”,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实现产业集群的联动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
我们认为,构建武汉城市圈“两型产业群”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建设“两型社会”应重点发展的两型产业有:环保产业、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群。
   2.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高度化和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调整动力来源于调整过程中获得的收益,而这一收益,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是边际递减的。我们在实际的操作中要认清这一事实,努力提高生产技术,避免收益递减。
   (1)加快基础产业的发展,消除“瓶颈”的制约,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加快高能耗产业的升级改造,促进优势产业两型化。传统产业为经济发展作出过极大的贡献,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贡献不可忽视。但是又不能马上淘汰,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振兴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促进区域分工总部化。武汉城市圈区别于长株潭城市群的一个主要地方就在于,武汉在城市圈中的“强市”地位。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实际,发挥武汉 “强市”的总部地位,强化其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各市经济的发展,变劣势为优势,实现城市圈的和谐发展。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更加重视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区域服务中心化。众所周知,第三产业在一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主要,甚至成为评价一国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武汉城市圈产业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城市圈第三产业的比重近年一直在44%以下徘徊,未有突破。第三产业比重也一直低于第二产业比重。由此,我们认为,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势在必行。
   (4)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实现农业产业化。湖北一直是中国商品粮的重要生产基地,武汉城市圈刚好覆盖了产粮区的重要部分。黄冈、咸宁、孝感、天门四市农业基础地位比较突出,根据四市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提升产业质量,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
   (5)构建中部地区文化产业创意基地,促进文化影响区域化。武汉城市圈处于荆楚文化中心地,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我们要弘扬“江汉汇通、楚风汉韵、兼容并包”的汉派文化特色。依托武汉城市圈,促进汉派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6)调整产业技术结构,大胆推进自主创新,努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不断延伸和壮大产业链,促进产业层次高端化。
   (7)大力扶持节能环保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促进新型产业规模化。
   3.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对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有利于实现范围经济。产业集群是在一个特定地理空间内,以一个主导企业为核心,聚集了相关的产业链和企业的产业群体,群体内的各企业或机构相互竞争与合作,有利于范围经济的形成。第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区域竞争力水平。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由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实现,无疑会降低生产运作成本,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低廉的成本最终会体现在价格优势上,这些都有利于区域竞争力的提高。第三,有利于推动分工与合作,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集群内各企业相互竞争,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进而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创造条件。
   目前,在产业政策上政府对产业集群的建设已经越来越重视。如,《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明确指出:充分发挥武汉市产业增长极作用,优化产业布局的空间结构,沿主要经济发展轴线形成以武汉为龙头和辐射极,建成6条产业聚集带,实现联动发展。到2020年,武汉城市圈发展50个产业集群。现阶段重点建设已形成了光电子通信、电子信息及家电、汽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钢铁及深加工、金属制品、石油化工、盐化工、医药工业、纺织、建材、服装、造纸及包装、食品、饮料等15个产业集群。
   结合现状以及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建设“两型社会”中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发展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将进一步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武汉城市圈核心城市首位度高,周边城市腹地广阔,有利于产业布局一体化,拉长产业链。武汉拥有完善的商务环境,周边城市拥有宽松资源条件、较低开发成本和广阔经济腹地,但是一直以来经济发展不平衡。武汉城市圈内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其开放发展的步伐参差不齐,其中武汉、黄石是湖北省内经济基础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天门、仙桃、潜江、鄂州四市处于中游水平;孝感处于一般水平;咸宁、黄冈由于山区、老区多,处于相对落后水平。虽然武汉较其他城市发展要快,可是它的城市功能不足,经济辐射影响小。另外,武汉城市圈内城市发展规模都很小,投资结构欠合理,统一市场体系尚未形成。武汉城市圈在消费品市场发展良好,但在资本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等方面发展明显不足,影响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企业的有效投资。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单位城市化,在构建“两型社会”的过程中建立起城乡之间以产业链和价值链为基础的分工协作,共同发展。为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统筹区域发展机制,实现各城市分工合作、错位发展,产业集群的布局建议:在武汉发展光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建立以轿车制造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优先发展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医疗保健品产业基地。在黄石,应以农业、养殖业为主,在工业方面重点抓好冶金、建材、机械、纺织、轻工5大传统产业的集聚。在鄂州,农业方面,重点发展水产养殖和绿色蔬菜食品,工业方面不断延伸钢材、服装、建材、食品等的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疗、电子信息和新材料。在黄冈,第一产业以高科技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高科技产业重点发展网络软件、生态医药、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第三产业主要发展旅游业、信息业和商贸业。在孝感,重点抓好汽车、盐磷化工、食品、建材四大产业,提高盐磷化工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在咸宁,第一产业重点开发以桂花、楠竹为特色的花卉林业,工业突出轻工、纺织、机械、建材、冶金5大产业,第三产业以温泉、赤壁、九宫山三大品牌为依托,加快旅游业的建设。在仙桃,着力培植以优质水产、蔬菜为重点的高效农业,以纺织服装、精细化工为重点的现代工业,以电子信息、现代商贸为重点的新兴产业,重点培育精毛纺和精细化工名牌。在潜江,农业应重点发展名优蔬菜和食用菌,工业应重点发展制药、石油机械、有色金属加工和油盐化工品。在天门,实施以棉花为主、多类别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以纺织服装、医疗化工、食品加工为重点的工业。
   三、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其他配套政策
   (一)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根据稳定经济的需要,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压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在实际的“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之中,体现在对前瞻性产业、边缘性产业以及弱势企业组织的政策扶持,尤其对于科技创新与研究、结合环境保护的能源合理开发与应用以及战略性行业与中小企业,政府通过综合运用财政补贴、政府购买、税收优惠和税率杠杆等政策工具予以扶持和推动。具体而言,在税收方面针对从事再生资源利用处理类设备设计或者制造的企业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与此同时也要给予税收约束,比如征收新鲜材料税、生态税等;在财政方面对节能设备投资和技术开发项目给予贴息贷款,或无(低)息贷款以及为贷款提供担保;政府集中使用财政引导性资金,优先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优势产业中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的项目投产;灵活运用财政贴息、财政信用等公共财政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引导较大规模企业资金运转,推动企业专业化协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优先发展产业节能、降耗、减排。考虑到在武汉城市圈建设过程中8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因此我们在实行产业布局一体化时要注意各城市分工协作,错位发展,此时政府在协调各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重点发展哪个产业,优先考虑什么因素都要注意充分发挥财政杠杆的作用。
   (二)金融政策
   在金融政策方面主要是考虑如何解决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资金的融通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有效利用资本市场解决资金的筹措问题。按照“储备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发展思路,鼓励并支持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发行股票融资,积极推进企业上市;优先推动圈内从事汽车、钢铁、石化、装备、纺织、食品、建材、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金融、现代物流、文化等行业且具备相应竞争力的企业上市融资。二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在政府引导、扶持和有限参与的条件下,鼓励企业、金融机构、个人、外商等各类投资者积极参与风险投资。同时可考虑建立若干创新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圈内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三是增强货币市场融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等市场交易工具;积极筹划建设票据交易信息系统,逐步形成武汉票据市场;引导资金投入向规模型集群经济、高新工业园区、现代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产业倾斜,向再生型经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项目流动。四是加快建设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在整合重组以光谷产权交易所为核心的产权交易机构之基础上,尽快形成立足城市圈、面向全省、服务全国的多功能、多层次的综合性产权市场;尽快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争取建设试点工作;积极发展股权质押融资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并免费登记和办理相关手续,争取将武汉纳入全国非上市公司柜台交易市场试点范围。
   (三)环保政策
   完善环保政策,发展环保产业,政府要制定一些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强企业环保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企业要限期治理,治理不好的企业坚决停产或关闭,决不手软;设立高耗能、高污染等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
   我们主张制定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制度——污染许可证拍卖制度,该制度的建立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同时将带来经济效益。建立污染许可证拍卖制度是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思路是:在污染严重的地区设立一个“污染许可证拍卖局”。该局的任务是:首先,根据这一地区的最优污染水平确定污染许可证的数量,然后,向污染者拍卖这一既定数量的污染许可证,并规定,只有购得许可证的人才有权进行所容许的一定量污染。污染许可证拍卖制度是一种与矫正税相同的制度。政府用于纠正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被称为矫正税。一种理想的矫正税应该等于有负外部性的活动引起的外部成本,而理想的矫正补贴应该等于有正外部性的活动引起的外部利益。矫正税和污染许可证都是通过使企业产生排污成本而把污染的外部性内在化。那些能以低成本减少污染的企业将出售它们得到的所有许可证,而那些只能以高成本减少污染的企业将购买它们需要的所有许可证。只要存在一个污染权的自由市场,无论最初的配置如何,最后的配置都将是有效益的。
   此外,政府应注意统一协调和规制武汉城市圈各个城市,改善区域环境,根治环境污染。增加公共绿地面积,倡导绿色人居环境。新型城市要倡导绿色建筑、环保小区,将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增加小区和公共绿地面积,发展生态居住区,提高城市居住适宜性。另外还要保护水资源,从源头防止水体污染,根治大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四)价格政策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其实质是要素价格的市场化过程。完善的价格机制要能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污染治理成本等。目前资源环境价格偏低,既未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也未反映环境治理成本和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这势必助长“靠攫取资源赚钱、靠污染环境致富”的行为,加剧产业结构性耗费和污染问题,导致资源的国内保障能力日益脆弱,环境承载能力急剧下降。因此要全面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继续扩大资源费征收范围,在考虑资源补偿和环境补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资源费征收标准。在强化成本约束、综合考虑上游水价和水资源费及补偿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力度。积极推进电价改革。在现行成本补偿型电价定价机制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反映电力供求和促进节约用电的电价形成机制;在厂网分开的前提下,建立与发电环节适度竞争相适应的上网电价机制,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联动,并逐步优化销售电价结构;加大实施峰谷分时、丰枯分季电价力度,扩大执行范围;对高耗能行业中国家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继续实行差别电价。理顺天然气与其他产品的比价关系,在生产、销售等环节建立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对天然气执行计划内外同一价格,引导用户合理使用、节约使用天然气。改进成品油价格定价方法,使国内油价更加贴近国际市场实际情况,促进企业合理用油、节约和替代石油。逐步建立科学的煤炭成本核算体系,使煤炭成本能够反映其资源成本、生产成本、环境成本以及退出、发展成本;实施煤电价格联动;研究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健全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扩大以市场化方式形成土地价格的范围,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使土地价格能够及时充分反映土地市场供求和土地价值。
(五)其它相关的可行政策
   1.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体制和机制
   一直以来城乡差异大,传统城市化吸附周边农村的优质资源,却没有带动农村发展,武汉城市圈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差距也在逐步扩大,主要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消费差距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造成武汉城市圈城乡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体制、中国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不强。我们现在进行武汉城市圈发展时,要发挥区域内各自不同的优势,突破影响经济发展的地区分割和城乡二元体制障碍,缓解区域矛盾和城乡矛盾。
   2.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既要实现人口城市化,又要缩小城乡差距,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具体目标。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保障体系。目前的户籍制度是造成城乡二元分割局面的根本原因,它不仅限制了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劳动力的交易成本,而且造成劳动者先天性不平等身份,有违社会平等、和谐、友好的原则。实现户籍改革要建立区域人口自由流动机制,拓宽劳动力资源的就业渠道和方式。研究表明,农村的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明显滞后于城市,这是造成农村人口向城市无序转移的原因。因此,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设施和体制,消除城乡保障体系的差距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措施。
   3.改革土地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完善土地城市化方式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需要更多的土地用于城市建设,而人口众多、粮食短缺的现实又要求必须实现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中,以武汉市为首,城市化进程中用地扩张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土地城市化是武汉城市圈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明确集体土地流转权利和方式,提高征地补偿,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控制耕地总量平衡。深度挖掘存量土地利用潜力,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加快“城中村”改造。积极探索土地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方式,消除土地闲置、荒废现象,尽量减少对有限土地资源不可逆转的消耗。制定土地价值评价制度,完善土地评价体系。新的评价制度要包括农地非使用价值的评价,使土地价格尽量接近市场价格。
参考文献
1.孙浩、王秋彬.“两型社会”目标下产业集群的演进路径:武汉城市圈的选择.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2月,71-75
2.中共武汉市委党校课题组.武汉城市圈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比较研究.长江论坛.2005(5),28-31
3.中共武汉市委党校课题组.产业集群与武汉城市圈发展研究.长江论坛.2005(3),22-26
4. 张丹、李娟文.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420-424
5.王国华,王英.从都市圈评价体系看武汉城市圈的发展.统计观察.2007(2),23-26
6.王传宝,产业集聚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统计与决策.2009(2),107-109
7.曲红、单汨源.产业集群升级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互动发展机制研究.求索,2007(9),34-42
8.白景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宏观政策思路.中国金融,2005(20),54-50
9. 李星明、冯娟、赵良艺.基于产业发展的武汉城市圈创新体系的空间架构.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2),55-57


--------------------------------------------------------------------------------

[1] 由于湖北统计年鉴各年统计指标不同,《 湖北统计年鉴2009 》未统计环境污染治理本年投资额,故选取《 湖北统计年鉴2008 》中数据作为分析依据,由于仙桃、潜江、天门三市为县级省直辖市,该部分数据在年鉴中未包括,故只对城市圈六市环境治理情况进行统计。
 

2013-05-13 23:12:56 - http://www.ems86.com/
关于大连创建世界海洋城市总部的现实论证 12/18
关于大连创建世界海洋城市总部的现实论证 10/25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探析 12/17
“镇级市”建设模式:政府与市场互动视角—以义乌市佛堂镇为例 10/25
苏光明 潘应利 许青斌/玉环全岛新型城市化刍议 12/17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