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此美丽: 德国波恩的涅槃与重生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城市如此美丽: 德国波恩的涅槃与重生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城市如此美丽: 德国波恩的涅槃与重生
文/梅林

(作者系中山大学与德国科隆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


 
导语
如果说,50年首都的历史给波恩打上了特殊的印记,那么,联邦城市是波恩的政治延续,联合国城是波恩的国际舞台,物流与电信之都是波恩的现代面孔,国际科研中心是波恩的内在活力,音乐之乡是波恩的古典盛衣……这个城市,因宜居而如此美丽。

    波恩,一座位于欧洲中心朝气蓬勃心脏地区的联邦城市、联合国分支机构城市以及原联邦政府所在地,凭借着莱茵河的滋润,行使着她所具有的国际城市职能。亲身去认识这座城市:您可以闲逛在波恩老城与新城不同风格街道中,参观无与伦比的众多知名博物馆,饱览七峰山的壮丽景色,让自己尽情地陶醉在莱茵河畔热情好客的氛围中。
——波恩市前市长,班贝尔•迪克曼
(Bärbel Dieckmann)
波恩,位于德国西部风景秀丽的莱茵河中游。进入波恩市,给人的印象异常清新宁静,没有大城市嘈杂的车水马龙,没有高耸的摩天大楼。漫步市区,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绚丽缤纷的花草。园地、森林占全市总面积的1/3以上,平均每个市民占有公园绿地17平方米,森林140平方米,从飞机上俯视,全城被一片绿色的海洋所包围。冬季芳草不衰,春季姹紫嫣红,因此,波恩被誉为欧洲的 “田园城市”(照片1: 莱茵河畔的田园城市波恩)。
然而,这座悠闲而温文尔雅的城市背后,却有着凤凰涅槃般的经历。1949年前,环境优美的波恩还是一座安静的文化古城,大片田园和鲜花衬托着众多富人的别墅与豪宅,城市悠闲而极具乡土气息。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建立。作为联邦总理的故乡以及由于基础设施在二战中破坏较少,大量高档别墅可以直接使用等原因,波恩战胜法兰克福等城市成为西德临时首都。联邦决议签署,人们为之震惊。其后,波恩却温文尔雅地创造了德国“外交之都”的城市形象。1970年,由于西德经济发展迅猛,对首都设施的需求增长,波恩正式成为联邦首都,并开始了大兴土木的发展过程。正当波恩如火如荼地发展首都职能和建设城市中心“联邦行政区”时,柏林墙的倒塌及东西德的合并促使城市发展步伐再次改变。1991年,联邦议会决议迁都柏林,人们再次震惊,每个人的头脑里马上盘旋着这样一个问题:迁都后波恩怎么办?
波恩似乎进入了冬眠期,在许多人眼里,它将来也许仅仅是一个大纪念馆、博物馆。然而,经历涅槃之痛的波恩,如今正欣欣向荣地感受着重生,这是令所有人喜出望外的美好结局。从人口发展趋势来看,1990到2009年间,波恩从292 234人增长到319 841人,增长率超过7%。同期在下属莱茵—锡格县(Rhein-Sieg),居民人口增长率为19%。波恩所在北威州统计局预测这种积极的增长趋势将持续到2020年,波恩市将成为北威州唯一出现人口增长的城市,增长率约为3.3%,而莱茵—锡格县甚至将增长12.5%(图1)。而国际人口成为波恩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据2009年统计,波恩有来自179个国家的74 473名外国移民。而这些国际移民包括约800名外交官,另外加上领事馆工作人员、联合国工作人员及其家属,总人数约2 500人。
从经济发展和就业趋势来看,城市的积极发展也反映在不断增长的社会保险投保人数 和较低的失业率上。自1991 到2004年,波恩社会保险投保人数增加了6.6%。波恩2001年失业率为6.5%,低于全德平均水平的9.4%和北威州8.8%的平均水平,在莱茵—锡格县失业率仅有6.3%之低。到2009年,波恩的失业率为7.6%,莱茵—锡格县为6.4%,仍然低于联邦德国8.2%和北威州8.9%的平均值(表1)。总体来说,波恩的转型是成功的。
表 1  2001—2009年波恩地区、北威州和联邦德国失业率比较表
年份 莱茵—锡格县 波恩 北威州 联邦德国
2001 6.3 6.5 8.8 9.4
2002 6.7 7.0 9.2 9.8
2003 7.1 7.7 10.0 10.5
2004 6.9 7.7 10.2 10.5
2005 7.7 9.1 12.0 11.7
2006 7.9 8.8 11.4 10.8
2007 6.8 8.4 9.5 9.0
2008 6.2 7.7 8.5 7.8
2009 6.4 7.6 8.9 8.2
资料来源:2010年波恩年度经济报告。

在城市地位受到重大挑战、面临众多困境的情况下,波恩如何华丽转身,实现城市成功转型?
事实上,在高度发展和竞争激烈的全球城市体系中,不仅是波恩,中国很多城市也面临城市地位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发生变化的现实,而城市该如何实现城市转型,如何强化城市的政治、经济和创新功能,以适应全球竞争并推动国际化发展呢?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德国波恩在成为“废都”后城市转型的经历,以期对我国城市国际化发展有所启发。
面对转型:当“废都”还是“国际之都”?
1991年6月20日晚,波恩集市广场聚集了数千市民,在等待联邦议会关于德国统一后是否迁都的投票结果。与所有人的期望相反,联邦议会以338票对320票,通过迁都柏林的决议。在之后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波恩失去首都功能,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搬迁和就业人口转移对城市造成了巨大影响。包括联邦政府、议会、参议院、领使馆和其他相关政治机构的工作岗位流失共达21 890个。首都功能使世界认识了波恩,很多预测者对波恩的未来充满怀疑,认为它将会成为一个衰败的“废都”。德国权威的评论家们断定波恩将成为真正的鬼城(ghost town),一座繁荣过后被遗弃的城市。
在巨大的困难面前,波恩人民冷静地认识到他们无需消极,因为繁荣并非一蹴而就,他们拥有自身强大的优势:
首先,波恩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有着不断创新的丰富内涵(照片2古老而朝气蓬勃的市政中心)。波恩孕育、哺育过许多伟大的天才,艺术家们也在这座城市的历史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路德维希•冯•贝多芬诞生在广场附近的一幢三层小楼;马克思和海涅曾在波恩大学研读;画家奥古斯特•马克的画室就在这座城市;作曲家罗伯特•舒曼和文学家席勒曾在这里居住并长眠于此。实际上,波恩还拥有多座一流的博物馆,其中一些博物馆收藏有艺术界最著名和最杰出的艺术家的作品。
其次,波恩是德国的交通中心,水、陆、空交通十分发达。波恩是莱茵河上的重要港口,沿岸有4 个渡口,河面上南来北往的货运船队来往不断;波恩有欧洲最繁忙的铁路线,许多条铁路交汇于此,不少贯通欧洲的国际列车都经过这里;城区外围4条高速公路与全国的高速公路相联,沿公路可通往德国各地;特别是2004年科隆—波恩航空港与德国高速铁路网络的贯通,使波恩成为德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进一步巩固了波恩作为欧洲中心的地理优势。
不仅如此,在作为首都期间,波恩积累了大量国际资源,在国际合作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并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众多外国使馆、跨国政治机构和办事部门、媒体机构等等的存在,不断塑造着城市的国际化特征。特别是巴登哥德斯堡区(Bad Godesberg),拥有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印度、日本等150多个国家的大使馆,整个区域文化和生活显得格外多元。而且,波恩地区的劳动力素质也得到各方一致积极的评价。波恩拥有受过良好培训、专业水平高的劳动力资源,其中高校毕业生占有很高的比例。另外,作为前联邦首府的波恩,能够一如既往地高质高效地举办小型及中大型活动。高层次的国际化功能与优美的自然环境一起,使波恩成为众多国际人才向往的居住地。
当然,在人们对波恩大量消极的预测面前,德国联邦政府也无法坐视不管。事实上,在迁都协议签署后不久,很快的时间内政府就根据城市发展特征对波恩的功能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即这些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城市转型“一揽子工程”:着手从“联邦城市、国际城市、现代化服务基地、科研城市、文化之都”五个方面进行转型,力争把城市建设成为具备国际化影响的现代化都市。
是做“废都”,还是做“国际之都”?波恩的城市转型政策给出了明确答案。在最黑暗的时刻,明确的城市定位、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积极的发展态度,成为拯救城市的明灯,一直带领城市稳步前行。
独一无二的政治地位:联邦城市
当联邦政府迁往柏林时,当时的联邦总理科尔说:“今天,我们的议会告别波恩。我们迁往柏林,但不是前往一个新的共和国。波恩将作为第二个德意志民主的摇篮,作为德国土地上曾经存在过的最自由、最人道和最社会性的国家楷模,留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中。”
根据迁都协议的安排,在联邦议会和总理府等最主要的联邦政府机构迁往柏林的同时,环境部和经济合作与发展部等将继续留在波恩。但是,许多波恩民众担心,在柏林的首都地位稳固后,联邦首都政治活动的工作重心将全部转移到柏林,届时所有的联邦政府必然会迁走。他们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很多议员表示,远离首都对他们的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同时,将部分重要的政府部门留在波恩将造成极大的财政负担。为了保证波恩的积极发展,1994年,联邦议会签署《柏林—波恩法》 (Bonn-Berlin Law),以法律形式确定波恩为“联邦城市”,这个称号作为1999年政府迁都后波恩继续发挥重要政治代表功能的肯定,保证了波恩“第二首都”的政治地位。法律规定“在首都柏林和联邦城市波恩之间有持久而公正的劳动分工”,并分配六个政治部门到波恩,分别是农业部、国防部、卫生部、环境部、教育部和经济合作与发展部,总理府和其他联邦部门也在波恩设有办事处(照片3 波恩第二总统府Villa Hammerschmidt)。而且,还有众多政府相关机构从柏林、法兰克福等城市迁往波恩。环境部及经济合作与发展部等部门都是德国发展政策中最重要的政治基础,和柏林共同分担任务的呼吁给波恩提供了一个在政坛上继续扮演重要角色的机会,波恩在法律保障下成为联邦系统中重要的政治次中心。
除了精神上的积极鼓励,联邦和波恩地方政府还出台大量政策,以缓解迁都对波恩带来的影响。波恩与联邦政府签署“补偿协议”(Compensation Agreement)的资助协议,投入14.3亿欧元协调和保障波恩的重新定位和发展,保证了波恩重建的主要资金来源。这些资金用在不同领域,为波恩创造工作机会,吸引人才。同时,波恩所在的北威州及其他第三方的资助投入,与政府重建基金一起,共17.4亿欧元提供给波恩用于迁都后的城市改造和转型。政府还出台一些人性化的措施,如“就业岗位交换”政策,并成立相关办事处。因为波恩的政府雇员人数众多,很多人不愿舍弃波恩高质量的生活举家迁离波恩;当然也有人不愿意调离柏林或法兰克福而来到波恩。为了解决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帮助搞了一个就业岗位交换中心。每个不愿搬迁的人,都可填表通过交换中心寻找合适的工作。
国际舞台上的新角色:联合国城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大使馆基本上都已迁到柏林,仅有少量分支机构,领事馆和办事部门还留在波恩。由外交家们构建的国际政治中心的功能在波恩已经消失不见了,但是,在波恩却产生了一种新的政治功能——基于1996年以来逐步建立的18个联合国机构基础上的新的国际性。于是,波恩有了崭新的城市形象:德国的联合国城。
1991年,当德国议会决定将各类政治机构迁往柏林时,联合国难民署德国基金会主席林巴赫女士是联邦议院议员。她当时也对迁都后波恩是否会继续扮演重要角色的问题表示怀疑。她说:“50年首都的历史给波恩打上了特殊的印记,我们当然希望波恩能够重新担负起一项特殊的使命。我们分属不同的党派和组织,在许多问题上看法不尽一致,但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波恩应该成为国际发展合作的大本营,这一点目前做的比我所设想的要成功。”
波恩市政府负责国际事务的贝尔格鸿博士回忆说,起初,人们并没有注意到波恩具有国际政治资源这一优势。她说:“说实话,我们是在迁都决定作出之后才发现这一点的。我们当时确实还不了解自己拥有何等宝贵的财富。波恩做首都时,我们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联邦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去。但当《柏林—波恩法》将建设一个国际城市定为发展目标之后,我们才注意到波恩拥有众多的国际组织机构这一优势。我们的目标是在此基础上力求更大的发展。波恩城市政府开始着手吸引更多的国际组织和国际NGO的落户,例如政府会安排办公地点,免费提供给新落户的国际组织。”
1996年,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UNV)从日内瓦搬迁到波恩;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秘书处落户波恩。波恩的联合国机构大多在里约热内卢世界大会之后设立,多数与环境或发展议题有关。在联邦政府的大力引荐下,如今共有18个联合国组织进驻波恩,其中包括三个主要的联合国机构(照片4 联合国会议在波恩的举办):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 (UNFCCC)。秘书处为有关气候变化的谈判提供支持,组织会议,并对各缔约国所编制的有关气候变化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审核。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UNV)。该组织是联合国志愿服务和志愿性工作的中央协调机构。从1971年至今,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已经调度了数万名合格的专业人员,投身于和平与发展事业。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 (UNCCD)。秘书处成立于1999年,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实施提供支持,防治耕地流失和干旱蔓延。秘书处为缔约方大会的会议作准备,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
其他相关的联合国机构驻波恩的办公室是: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野生动物迁徙物种保护公约》秘书处 (UNEP/CMS);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非洲—欧亚迁徙性水鸟保护协定》秘书处 (UNEP/AEWA)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ASCOBANS);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欧洲蝙蝠保护协定》秘书处(UNEP/EUROBATS);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UNEVOC);
联合国大学欧洲副校长联络中心 (UNU-ViE) ;
  联合国大学环境与人类安全研究所(UNU-EHS);
联合国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行动议程(UNU-IHDP);
联合国大学可持续与和平研究中心(UNU-ISP);
联合国疾病控制国际战略中心(UN/ISDR);
联合国灾害天基信息平台(UNOOSA/UN-SPIDER);
  世界卫生组织环境和健康欧洲中心 (WHO-ECEH);
联合国水资源局能力建设规划办公室 (UNW-DPC);
  世界旅游组织(UNWTO)生物多样性及海啸影响国家旅游咨询办公室;
联合国西欧信息中心 (UNRIC)。
波恩的联合国工作人员人数从90年代中期的数十人增加到目前的800多人,波恩成功转型为德国的“联合国城”。“德国联邦政府负责对联合国的组织提出申请,而波恩则需要证明自身的优越条件来吸引国际组织的落户。在国际组织做决定之前,波恩需要通过不同的平台来证明和展示自己是最优选择。”贝尔格鸿博士说。联合国气候保护秘书处联络部负责人约翰-哈伊在波恩表示:“自90年代初,德国联邦政府就开始努力争取国际组织到波恩落户,并且表示愿意提供办公大楼和给予财政支持。联合国自然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另外,在吸引重要国际组织进驻的同时,在作为首都期间从未引起关注的众多NGO也成为政府国际化发展的资源和契机,150多个跨国非政府组织(NGOs)活跃于波恩,为波恩的城市转型注入了更多政治动力。为数众多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也成为波恩发展合作的另一个强有力的支柱。
随着联邦德国迁都工程的结束,众多空置的联邦办公大楼重新发挥作用。如联邦政府出资630万欧元重新翻修原联邦议会大厦(Langen Eugen),免费提供给波恩的联合国机构使用(照片5成为联合国大楼的前联邦议会大厦)。原联邦办公机构周围的政府工作人员公寓或外国使馆人员公寓翻修后,很多都变成了跨国非政府组织的办公楼。曾经的外交之都演变为现在的联合国城,乘数效应继续发挥作用,城市主干道周围的跨国机构不断聚集,原联邦行政区变为以联合国组织为核心的国际区(见图3)。
    2002年,为了促进波恩联合国城的发展,联邦、州和波恩地方政府签署《贝尔维协议》,规划更多跨国机构进驻、规范波恩作为联合国城的改建项目以及国际会议中心的建设等。在《贝尔维协议》基础上,联邦、州和城市政府共同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联合国机构进驻,特别是联邦政府的减免税收、提供免费办公资源、创建沟通平台、举办大型活动等措施,使波恩在争取成为联合国机构时产生极大吸引力。随着联合国机构影响力的增强,波恩以“德国联合国城”和“可持续发展中心”的形象和口号展开城市营销,利用联合国机构良好的政治地位和名声吸引众多合作者的兴趣。对跨国机构而言,一个积极的国际化城市形象,对于国际会议的召集以及争取更多跨国机构和企业的兴趣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规模上看,波恩目前尚不能和其他的联合国城所进驻的联合国机构相提并论,如驻维也纳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或驻日内瓦的联合国难民委员会,但由于大多数波恩联合国机构都与气候保护和环境问题有关,波恩的意义因此也变得愈发重要起来。在2001年召开的有关键性意义的联合国环境框架公约峰会上,联合国秘书处和其他组织在政治上同心协力,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经济重镇:物流与电信之乡
   20世纪90年代的前五年,德国进行了邮政和电信的私有化改革。从以前的联邦邮政部中分离出三个产业,即快递、邮政银行和电信。在第二次邮电改革中进而形成了德国邮政全球公司和德国电信公司,这两家公司是波恩作为信息技术产业聚点的核心。这两家公司在波恩运营,直接关涉到波恩市和周边地区的发展。迁都柏林后,德国邮政集团没有追新都而去,如同一颗跳动有力的心脏,从这里运筹帷幄,为德国邮政占据全球最大物流市场输送指令和强劲能量,这使波恩因为德国邮政而重放异彩,成为备受世人瞩目的全球物流尊者。如今,因为德国邮政和德国电信的重要地位,波恩又有了新的称谓:物流波恩和电信波恩。
德国电信和德国邮政总部为波恩的城市转型带来强劲的经济动力,这两家著名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有着约724 000名员工,因而波恩成为德国第四大和第八大跨国公司所在地。德国可能是世界上最喜欢用信件沟通的国家,不论是政府、商业机构的公函和文件,还是个人的交流,通过信件来传递信息的习惯促成了德国邮政的长盛不衰。德国邮政拥有政府强有力的专营保护,占据了德国境内信件邮递业务90%以上的市场。同时,尽管全球的经济环境严峻,波恩的信息及通讯领域仍然不断增长,至少1 000家企业落户波恩。2009年,包括德国邮政银行在内的这三家公司在波恩共有23 200名员工,成为波恩最大的就业来源。其中德国邮政的DHL快递服务在全球拥有4000多个办事处,服务网络覆盖超过12万个目的地。其他企业则为波恩建立了牢固的中间阶层,运营重点是软件开发及信息与通讯服务。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波恩市区极大地扩展了他们的空间,新建了一些地标性建筑。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波恩联合国园区旁的德国邮政大厦。造型独特、器宇非凡的德国邮政大厦取代了前议员大厦(现为波恩联合国机构办公大楼)成为波恩新的地标建筑,高达162.5米的邮政大厦建筑成为古典的莱茵花园里升起的现代明星(照片6 莱茵河畔的联合国大楼和邮政大厦)。同样,德国电信也在阿登纳大街的基督民主党总部大楼和英国大使馆原址上修建了总部大楼,而且还在不断扩建中。在莱茵河的右岸,在本来计划是联邦环境保护部大楼的地址上,由德国电信子公司T-Mobile兴建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大楼(照片7 德国电信T-Mobile)。如今,原联邦行政区不仅仅是联合国机构所在地,也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本土经济机构和国际科研机构的集聚,该区域已成为波恩核心国际区。自1991年以来,超过80个新公司和机构选择落户波恩核心区,该地区共提供35 000个工作岗位,而在联邦政府搬迁前,该区域工作岗位为20 600个,即波恩近1/5的工作都集中在这个片区中进行。
德国电信和德国邮政两大公司并不是仅仅给波恩市带来大楼这么简单。比如德国电信出资赞助了许多城市的公共活动,从联邦篮球联赛球队到国际著名艺术展览,到市民活动,如游乐场竞赛的举办,乃至两座博物馆之间的滑冰道的修建等。德国邮政银行同样热衷于赞助波恩的文化活动,比如国际贝多芬音乐节等,企业与波恩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2003年,德国之声(Deutsche Welle)带着来自69个国家的一千多名员工从科隆搬迁到了波恩,搬进了位于联合国大楼旁的办公楼。德国之声行政管理负责人、副台长哈尔特施泰因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好是将其各部门都安排在一个地方。柏林是个雄伟壮观的城市。我们的电视台设在那里。在我们确定将德国之声彻底搬迁到柏林几乎不可能之后,那么我们认为波恩当然就是最佳选择了。”
德国邮政公司的乌尔夫•马蒂亚斯说:“我们觉得能同德国之声以及联合国办公大楼做邻居,形成一个国际中心是件好事。这还可以增加这里工作岗位的吸引力。如果我们从国际上招聘高层管理人员,他们肯定会考虑,自己究竟是去一个偏远的地方好呢,还是最好到一个拥有来自全世界的高素质工作人员的城市中,到一个可以为所有人提供良好服务的城市去。”
表 2  2009年波恩各大企业及其职员人数表
公司 波恩地区 德国 全球
德国电信 12 592 133 971 229 291
德国邮政(DHL) 8 000 216 000 495 000
德国邮政银行集团 2 619 22 272 22 963
波恩市政 2 213 2 230 —
苏黎世集团(德国) 1 711 6 498 60 000
多勒商贸集团 1 650 6 400 6 800
科隆波恩储蓄银行 1 298 3 812 3 812
哈里波糖果公司 1 100 3 000 6 100
盛威科国际集团 990 1 090 3 900
莱芬豪舍集团 824 824 —
数据来源:波恩经济年度报告,2009。
波恩逐渐转变成为跨国公司和德国本土公司的集聚地(见表2)。在企业的经济动力影响下,波恩从拥有单纯的政治功能,逐渐向拥有多元的政治经济共同调控的多元化功能发展。2009年,波恩的企业共14 963家,主要从事信息、电信、健康保险、旅游和会议活动等服务业。波恩共有5家总部位于波恩的跨国公司在德国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交易,它们分别是德国电信、德国邮政、德国邮政银行、IVG和Solar World。在德国城市证券联盟中,波恩位列第四位,排在波恩前面的只有慕尼黑、沃尔夫斯堡和杜塞尔多夫。
三位一体:国际科研中心
理查德•福罗里达(Richard Florida)在他的著作《城市与创意阶层》中不断强调,“人类的创造力是经济成长的最终根源”,“最重要的是要让人才聚集,然后从中吸取他们带动创新与经济成长的能量”。波恩正是将城市创新发展作为城市转型的核心。根据《柏林—波恩法》,迁都后波恩的定位是德国科研中心。联邦政府提供的14. 3亿欧元的补偿资金中,近60%用于提升城市科研和创新能力。依托波恩大学优势资源,波恩积极致力于高级研究中心的建设与运作,使之成为集新市场智库、科技发展新动力和创新知识网络构建三种功能于一身的新型科研中心。
   在市中心两个著名广场的近旁,便是欧洲著名的波恩大学,全称波恩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是德国最大的大学之一。波恩大学建于1777年,初为学院,1786年改为大学。1796年后因被法国军队侵占而关闭,1818年重新开办。19世纪与柏林大学齐名。主楼是普鲁士王朝时期的宫殿式建筑(照片8 普鲁士宫殿/波恩大学主教学楼)。波恩大学一直以来都是新思潮的发源地,许多著名学者,如历史学家尼布尔、哲学家季茨等曾在此任教。马克思和德国著名诗人海涅都曾在此就读。波恩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波恩硕果累累的科技成果大都与它有关。
目前,波恩大学、联合国大学分部、德意志交流中心(DAAD)、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CAESAR研究中心、弗劳恩霍夫研究中心(Fraunhofer Institut)和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协会(Max-Planck-Institut)等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形成聚集的地缘优势和强大的科研实力。国际科研机构的发展将带进更多高科技产业人才到波恩,该地区以波恩大学为核心的众多高等院校也会培育出更多以知识为基础的专业工作者。“创新人才”将成为城市转型发展最重要的“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波恩聘用了来自世界各地150多名卓越的科学家为城市的国际化科研中心建设出力。这些人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所带来的改变,经过工作场所、公共空间、人际关系与社区互动的累积,将使波恩市产生本质性的转变。
城市即博物馆:文化之都
历史在波恩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波恩人在1989年为他们的城市庆祝了2000岁的生日。从令人敬仰的圣女像,到市中心著名的明斯特大教堂,再到巴洛克式奢华的帝选候宫殿(照片9:辉煌历史的见证:泊波尔斯多夫宫Schloss Poppelsdorf)。奥古斯都王朝的杜苏斯于2000多年前在莱茵河上架起了一座桥,它成为了以后波恩发展成充满悠久历史的城市的奠基石。接受此地作为封地的公爵在18世纪逐渐把波恩建成为一个宏伟的巴洛克居住区,并把这个城市带入了一个繁荣鼎盛的时代。直到今天,波恩的许多建筑物还能向我们展示着这段历史,各种人文景观见证了欧洲史的每一个朝代。在大约公元前8世纪,古罗马作家浮伦斯在他所著的建桥日志中就已把波恩称为“活档案城市”。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音乐世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波恩集市广场附近的一幢三层小楼。贝多芬12岁就已成为作曲家,是变奏曲与交响乐之父,作品至今仍被列为音乐教育的基础。而贝多芬的故居,如今也成为波恩的标志性景点。1889年,他的故居被辟为纪念馆,收藏有贝多芬生前使用的钢琴,部分乐谱的手稿、书信以及助听器等遗物。这座城市的音乐之子,带给波恩源源不断的音乐文化的氛围。1845年,贝多芬纪念碑在波恩市中心明斯特广场落成时(照片10贝多芬铜像/联合国日活动),一个随之而诞生的音乐庆典也被传承下来,这就是如今已经成为波恩百年传统音乐盛事的“波恩国际贝多芬音乐节”。随着莱茵河畔贝多芬音乐厅的建成,城市的文化气息更为浓厚,吸引着来自全世界众多的音乐爱好者。
波恩一年四季戏剧、音乐和歌舞表演不断,时刻展现着现代与古典完美融合的无限魅力。每年6月到9月的“波恩之夏”(Bonner-Sommer) 国际民间艺术节,从白天到夜晚,人们可以欣赏到从古典和现代音乐,从舞蹈到戏剧的各种演出和聚会,有时还会举办拉丁美洲的化妆游行、北欧的民间音乐节,乃至东方的庙会。整个城市成为音乐的舞台,成为全民享受音乐的圣地。其中,莱茵河畔的“莱茵音乐节”是德国年轻人的天堂,每年夏天都吸引数十万游客前往。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更是一种传统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按照惯例,狂欢节从每年11月11日11时11分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3月上旬。高潮时,全市居民倾城出动,参加化妆游行、狂欢舞会和啤酒会等,庆祝这一传统节日。
作为“活档案城市”的波恩,本身也拥有众多优秀的博物馆。波恩艺术博物馆、德国联邦艺术与展览馆、德国波恩博物馆、德国联邦历史博物馆、动物研究中心以及亚历山大国王博物馆在城市的中心形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化景貌。波恩艺术博物馆作为波恩市最大的艺术类博物馆,阿里克斯•舒特大师工作室吸引着从世界各地来此参观的游客。奥古斯特•马克的主要作品以及其他莱茵地区充满激情的作品迎接着众多的艺术爱好者。大量的德国战后收藏,从巴塞利兹、巴奥斯到里希特和吕克里姆,各种艺术展出充实着每一个爱好艺术者的灵魂。而历史博物馆则展示了自二战结束到现在的德国历史。具有历史价值意义的各种展品原件以及众多的照片,以镜头推进的方式,分别展现了当时的历史原貌。另外,奥古斯特•马克之家、莱茵州立博物馆、艺术学术博物馆、市立博物馆、女性博物馆、波恩艺术协会等等,足以证明波恩博物馆之都的身份。
古典与现代的结合:城市如此美丽
 从波恩火车站走出来,曾经在柏林、法兰克福或是慕尼黑司空见惯的喧嚣和匆忙消失不见,眼前的一切,温柔而安详。经历过历史的波澜起伏,如今的波恩将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焕发了新的光彩。在老城区的街边户外咖啡馆,品上一杯纯正的意大利浓缩咖啡,眼前的建筑正如这个历史古城般散发魅力。这里有城市标志性建筑明斯特大教堂,有雅致的市政广场,有一间间精巧古朴的巧克力店、面包房和时装屋,有仰慕贝多芬的游客穿梭在老城寻找贝多芬故居……(照片11 老城墙边咖啡屋:穿越古典与现代) (照片12 波恩的象征:明斯特大教堂)
波恩是一座温文尔雅的城市,深沉,内向,稳重。尽管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向往着波恩的美好,但这绝不是一座走马观花就能体会其美好的城市。走在波恩的大街小巷,家家房前屋后都种树木花草,阳台和窗户上摆满了一盆盆的鲜花。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带有屋顶花园的住宅建筑群,特别是在哥德斯堡别墅区,建筑造型美观、工艺考究,再加上四季不谢的名贵花木,形成一座座空中花园。而波恩最美的自然风景位于莱茵河畔、阿登纳大桥旁的莱茵公园。公园占地面积160万平方米,几乎相当于波恩老城繁华闹市区的面积。公园中心是一个人造湖泊,碧绿的湖水映着蔚蓝的天空,湖岸四周是大片草坪。绿色草坪上,井然有序地点缀着色彩艳丽的郁金香花圃和高高耸立的飞檐亭阁,沥青路面小道纵横交错。公园内有一个小花园,木头房屋,石头尖塔,雕刻木门,简易竹篱,样样精巧别致,加上清清的泉水从乱石中顺势流下,水声潺潺,呈现一派东方园林情调。一直以来,波恩都因其高质量的城市服务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成为追求美好安详生活的人们的天堂。
联邦城市、德国联合国城、物流与电信之乡、国际科研中心,甚至是文化之都——当所有这些名号都累加在一个有着优越宁静的生活环境、舒适的生活条件,有着丰富有趣的城市特色和艺术文化的活力,以及具有极高国际性的城市身上时,波恩,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吸引国际精英的宜居城市了。
启示
德国首都迁往柏林,留给波恩的是凤凰涅槃般的阵痛,而阵痛过后的重生却更为绚丽多彩。在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多重驱动力推动下,中国城市国际化发展需求日益强烈。大量研究提出城市经济功能的提升对国际化发展的积极影响,以及城市成为全球资本流动和控制中心的重要性。事实上,城市国际化的实现是多重功能相互作用的结果,波恩的多方位全面转型发展对中国城市国际化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一方面,城市国际化发展和转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中国政府作为城市管理者具备比西方政府更为强大的引导和执行能力,在明确城市优势特征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政策,积极搭建与跨国行动者的沟通和互动桥梁,把政府服务与跨国行动者的诉求紧密结合,就能吸引并调动各方行动者的积极性,通过互动网络的建立,真正提升城市国际化发展的质量。另一方面,国际城市作为全球重要节点,是资本、信息、文化和全球精英的集聚地。城市国际化发展不仅应重视跨国公司和跨国流动资本的经济效应,还应关注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国际科研机构等跨国机构的落户对城市政治地位的提升、科研水平和国际合作的促进和全球公民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最后,城市是人类生活和居住的场所,只有积极地创造幸福感,提高城市的宜居程度,才能从本质上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层次。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转载须注名来源

[2]佚名.城市如此美丽: 德国波恩的涅槃与重生.《环球市场信息导报》http://jiaoyu68.vhost030.cn/zhengwu/html/?27174.html

2012-10-23 09:09:41 - http://www.ems86.com/
关于大连创建世界海洋城市总部的现实论证 12/18
关于大连创建世界海洋城市总部的现实论证 10/25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探析 12/17
“镇级市”建设模式:政府与市场互动视角—以义乌市佛堂镇为例 10/25
苏光明 潘应利 许青斌/玉环全岛新型城市化刍议 12/17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