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动浙商回归的导向与路径探索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全面推动浙商回归的导向与路径探索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全面推动浙商回归的导向与路径探索


魏李鹏/文

浙江省从2006年开始实施“省外浙商回归工程”,鼓励在
外做大做强的浙商回归投资。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省
外浙商共回浙江投资创办企业2630多家,投资总额达990多亿
元,在浙江省引进的内资中占较高比例。目前,浙商在省外和
海外约有750万人,仅2010年“省外浙江”加上“海外浙江”就
已经创造出一个相当于浙江的GDP。在全省加快经济转型升
级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好省外浙商的作用,意义十分重大。应
立足现有基础,进一步明确浙商回归的导向与路径,加速发展
浙商回归经济。
一、明确四类导向,引导浙商加快回归
发展浙商回归经济,前提在于明确回归导向,确立重点领
域,引导省外浙商投向省内实体经济发展,推动资本、信息、技
术、人才的加速回流。
(一)推进国家战略实施,实现加法中做乘法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义乌国际贸易
综合改革试验区作为浙江省的三大国家战略,今后五年乃至长
远时期将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空间、新领域。随着
海洋、海岛的综合开发和国际贸易领域深层次改革的推进,在
外浙商面临省内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船舶制造、海
水淡化、港航物流、保税物流、海洋旅游等产业发展的巨大投
资机会。应突出确立“加法中做乘法”的理念,合理引导浙商
回归,深度参与浙江省国家战略实施。既要做好加法,利用新
空间、新平台、新资源,创造新的经济增量;也要做好乘法,利
用在外浙商的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优质要素,以更高的
要求和门槛,突出浙商回归项目的关联性和延伸性,放大乘数
效应,带动现有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产业的联动
发展。
(二)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实现乘法中做除法
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产业、新材料产业、
核电关联产业作为浙江省重点扶持培育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
业,未来时期将成长为全省新的支柱产业。有利的政策环境、
巨大的市场空间将为积极寻找投资方向的在外浙商提供新的
舞台。应突出把握“乘法中做除法”的理念,加快引导在外浙
商回归投资新兴产业领域。既要做好乘法,立足新兴产业的技
术高、投资大、链条长等特点,充分发挥乘数倍增效应,带动
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构建集产业群、龙头骨干企业、中小协作
企业、关键技术、重大项目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也要做好
除法,注重集约增长和生态发展,在保证一定投入强度的基
础上,更加突出单位产出最大化、单位能耗最小化和能源总量
最优化,创造比现有产业更高的投入产出效应。
(三)推进山海协作工程,实现除法中做减法
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加快发展山区经济,构建“山上浙
江”与“海上浙江”联动发展格局,将是浙江省今后加快经济
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随着中心镇、小城市试点、新农村等建
设工程的推进,山区优美生态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等开发时
机已然来临,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农村金融等
产业投资和农村交通、水电、教育、医疗、养老等设施建设的
空间更加宽广。应着重确立“除法中做减法”的理念,引导浙
商回归投资进入山区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领域。既要做
好除法,充分发挥山区特色,坚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原则,
把握最小用地、最优产出的方针,保护开发生态资源,走集聚
型、集约型、生态型发展道路;也要做好减法,注重山上浙江
与海上浙江联动、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互补,结合新型城市化
推进、中心镇村建设,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村庄整治腾出建
设用地等要素资源向城镇集聚。
(四)推进腾笼换鸟举措,实现减法中做加法
推进“腾笼换鸟”,加强存量用地调整,是浙江省淘汰落
后产能、腾出发展空间的重点举措。应突出坚持“减法中做加
法”的理念,科学引导浙商回归投资服务全省“腾笼换鸟、凤
凰涅槃”大局。既要做好减法,在经济发展现占有资源的空间
内,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强化用地整合和集聚,腾出新空间;
也要做好加法,在引导现有企业加强“零土地技改”、提高投
入产出效应的同时,吸引包括浙商回归投资在内的新资本投向
节能环保、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产能。
二、践行五大路径,推动浙商高效回归
发展浙商回归经济,关键在于探索创新回归路径,着力突
破体制机制制约,全面构建促进浙商回归投资的发展平台。
(一)路径一:政府铺路、构建通道
贯彻落实《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的若干
意见》、《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用地保障的实施意见》等相
关政策,营造有利于浙商回归创业的发展环境。尤其是要结合
国家战略推进、山海协作、新兴产业培育、腾笼换鸟等举措,
主动做好服务,构建回归通道,通过“浙商大会”、“天下浙商
家乡行”等活动的开展,牵线铺路,帮助在外浙商回归投资省
内重大项目建设。2011年8月,由浙江省经合办主办,省新闻
办、省侨办、省旅游局、省企业家协会和舟山、衢州、丽水三市
政府协办的“天下浙商家乡行”活动顺利完成,以对接全省海
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两大平台为重点,共有420多位省外海外
知名浙商代表分三路奔赴舟山、衢州和丽水,共签约项目77
个,协议投资金额达480.73亿元。同时,有11家省外浙江商会
还与三市政府签署长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此路径的成功推进,要着重把握三个关键点:一是充分
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发挥好浙江省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
浙江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省内外各浙商回归和引进工作联络
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作用,营造高质量的服务体系,推进环境与
创业的对接;二是充分注重重大项目的提前谋划和主动推介,
建立面向广大浙商的项目信息平台,推进项目与资本的对接;
三是充分重视以政府为主导举办常设性论坛、专项招商活动
等,构建长期战略合作通道,推进政府与浙商的对接。
(二)路径二:商会搭桥、抱团回归
目前,国内各省共有29个浙江商会,各省下辖大中城市还
成立有大量浙江城市型商会,如深圳杭州商会。商会作为在外
浙商的公共交流组织,在整合各行各业的人才、资金、技术、
信息,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一些
影响重大、涉及广泛、业态综合的重大项目,通过商会号召,
更易于推动企业抱团、优势集成,积少成多、化小为大,放大
浙商回归投资效应。以总投资达50亿元的富阳市富春永安休
闲综合体项目为例,该项目涵盖生态农业、休闲航空、生态旅
游、文化产业、商务会展等业态,投资规模大、开发要求高、建
设期限长,正是在深圳杭州商会的发起组织下,由商会主要成
员企业共同组成投资集团,整合资本、管理、人才、技术等要
素,经过反复考察论证,项目于2011年5月正式启动。
此路径的成功推进,要着重把握三个关键点:一是加强
与在外浙江商会的长期联系,针对性的建立海外商会库、省级
商会库、城市型商会库,充分了解各商会动态、代表性成员企
业信息;二是打好“亲情、乡情、友情”牌,充分发挥浙江商会
的组织协调作用,推动企业抱团,服务家乡建设;三是完善产
权交易体系,为抱团企业提供有形和无形产权的信息、评估、
交易、认证、注册等专业化服务。
(三)路径三:总部回迁、以点扩面
在外浙商经过多年拼搏,逐渐发展壮大,很多企业已经
进入进一步扩展规模、延伸产业链的发展阶段,面临设立企业
总部和加快培育研发、管理、销售、投资等总部功能的发展要
求。引导省外、海外浙商总部回归,打造浙江总部型的跨国跨
省企业集团,是当前浙商回归工程的推进重点。省内各地从在
外浙商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快完善总部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
大力引进优品质、强带动的总部项目,并引导企业以总部为核

心,整合资源,构建网络,实现研发、制造、管理、投资、销售等
功能的全球化、跨行政区的合理布局。当前,杭州市江干区正
在努力打造浙商总部中心,拟用5-10年左右时间,建设成为全
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浙商总部集聚区,重点培育浙商决策投资
中心、浙商企业销售运营中心和浙商技术研发中心。其中,位
于江干区新业路8号的华联时代大厦,已成为省外浙商总部的
回迁地,浙商总部入驻率达到了50%以上。
此路径的成功推进,要着重把握三个关键点:一是完善总
部经济发展的配套环境,大力发展金融、信息、设计、咨询、交
易等专业化服务,推动总部经济与服务经济联动发展;二是提
高总部企业入驻的门槛和标准,探索创新相应的税收考核、
跨区结算等机制,避免成为单纯的楼宇经济;三是明确省内
各地发展总部经济的分类导向,杭州、宁波、义乌、温州等条
件较好的中心城市,应重点引进管理总部、投资总部、销售总
部、研发总部。中小县市应结合当地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在加
快培育本地骨干企业总部的同时,兼顾引进相关产业的各类
企业总部。
(四)路径四:产业延伸、服务升级
浙江省正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无论是传统产业改
造升级,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都需要新技术、新设备、
新产品的支持。浙商回归,带回来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人才、
新项目,将对省内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起到有效助推作用。浙
江省经济强县诸暨市十分重视将发展诸暨人回归经济与本地
传统产业升级相结合,注重从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产业链
延伸中挖掘新发展空间、创造新
投资机会,加强与在外诸暨企业
的技术、设备、产品等对接。落址
于诸暨城西商务区的奇创高新科
技有限公司,由早年在美国硅谷
创业的诸暨籍浙商创立,主要依
托公司内部的科技研发中心和产
业化中心,致力建设科技超市,
着重将IT技术广泛应用于诸暨当
地的产业集群建设和传统产业升
级中。
此路径的成功推进,要着重
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高度重视
产业间融合、行业间互动,在现有
工业、服务业、农业导向目录的基
础上,结合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升
级,进一步明确工业设计、信息软
件、现代物流等中间产业的导向
目录;二是大力营造有利于产业
转型升级的发展环境,加强知识
产权保护,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回归浙商开展与产业升级相关的
项目投资。
(五)路径五:企企联盟、内外合作
在外浙商与省内浙商开展资源、技术、信息、人才的全面
合作,推动浙商回归投资,有利于实现强强联合、内外整合、
“浙浙”合作。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解作用,辅以政策引
导,构建内、外浙商的合作通道。东阳“中国木雕城”是国内最
大的木制工艺品批发市场之一,早在2011年6月,上海复星集
团、富春控股集团、美特斯•邦威集团等省外知名浙商和阿里
巴巴、杉杉集团、新光控股集团、横店集团等省内知名浙商,
依托电子商务、商业地产、服装连锁等各自行业优势,联手开
展战略合作,计划将中国木雕城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木雕文
化博览城和中国木雕博物馆,建设一个集市场、文化、旅游、
休闲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
此路径的成功推进,要着重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注重
“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鼓励发展回归经济与省外经济
融合的大浙江经济,引导企业跨区进行资源整合;二是发挥省
内、省外知名浙商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借助企业家联谊会、
行业协会、商会等平台,促进信息、项目、人才等双向对接。
由此,在浙江省全面开展浙商回归计划的背景下,更要
积极探索和明确浙商回归的导向与路径,因地制宜、因势引
导,开创浙商回归新局面,促进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融合发
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59

2012-12-18 12:58:26 - http://www.ems86.com/
关于大连创建世界海洋城市总部的现实论证 12/18
关于大连创建世界海洋城市总部的现实论证 10/25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探析 12/17
“镇级市”建设模式:政府与市场互动视角—以义乌市佛堂镇为例 10/25
苏光明 潘应利 许青斌/玉环全岛新型城市化刍议 12/17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