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角色转换的现状及困境分析 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农民工社会角色转换的现状及困境分析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农民工社会角色转换的现状及困境分析 
班 娟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 长春130012) 
  摘 要:社会角色的转换是通过社会成员的角色意识活动来表征其意义的。农民工社会角色 转换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其角色转换的成功与否。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农民工的调查,在实 证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角色转换的内涵入手,对农民工社会角色转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农民工;社会角色;角色意识;角色定位 
  中图分类号: 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7508( 2007)03-0038-04
  社会角色按所占据的社会地位是否经过角色扮演者的主观努力,将角色划分为先赋角色与自 致角色。先赋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农民角色 可以说是几千年传下来的,在农村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先赋角色就已经确定是农民了。到了 现代社会,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强,农民逐渐向城市转移,完全可以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以 及一定的社会条件来获得现代市民的角色。然而农民对这种自致角色的获得即农民工社会角 色转换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带有创造性的复杂过程。
  角色行为的社会化过程通常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即角色认知阶段、角色移情阶段、角 色行为阶段。如果把这三个阶段依照顺序及强弱度进行排列的话,它们的关系示意图为:角 色认知-角色移情-角色行为。从农民工自身的主观方面看,角色社会化过程也同样包含这 三个阶段,而且认知方面可能含有移情方面,也可能有行为意向;情感方面可能会含有认知 或行为意向方面;行为意向方面可能含有认知或情感方面。它们是相互交叉渗透,相互都有 内在关联的。

  一、农民工社会角色转换意识的现状 
  1、角色转换意识的认知方面
  角色意识的认知方面表现为对新角色的信念、价值取向和有关角色社会现象的认知判断。“ 农民工”是先于社会期望而问世的非正式角色,是社会转型期的“新生事物”,它会随着社 会期望的逐渐清晰而发展为社会所认可的正式角色。然而对于农民工个体来说,是否能够实 现这种角色的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角色的投入程度。
  在与农民工的交谈中发现,他们认为,到了城市以后眼界开阔了,知道了许多在农村不可能 知道的事情,在观念上有了一些变化。数据表明,近90%的农民工认为“在城里打工增长了 见识”,这是一个相当高的强度指数。农民工开始意识到,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是可以摆脱 先天因素的束缚,而进入某一社会位置,所以农民工追求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表现强烈。如 在“我出来打工是为自己今后有发展”项目中同意者占73%。
  从其他相关因素上看,“外出打工为自己今后发展”与年龄和打工时间相关程度较高。与年 龄的相关系数为-0.478,并在0.01水平下显著,与打工时间的相关系数为-0.268,并且在0. 05水平下显著。说明年龄小的,且打工时间短的农民工更倾向于为自己的发展作打算,或者 说这部分人的角色转换意识更强一些。
  对新角色的认知和价值取向,同时也表现为农民工对角色转换追求的代际性。在“希望自己 的子女很有出息,以后生活在城里”项目上反映出较强的对角色转换追求的代际性。农民工 不仅希望自己这一代能够有所发展,更希望自己的子女很有出息,以后生活在城里。在实地 访谈中,有的农民工说:“要是早点出来打工就好了,我这辈子也有可能生活在城里。但不 管咋的,我得让我的孩子成为城里人。”从调查结果看,该项中的完全同意和基本同意占的 比率为83.5%,体现出较高的强度。这表明农民工还是非常期待着这种角色转换的。
  2、角色转换意识的情感方面
  情感是个体深层心理现象的反映,农民工是角色认知的主体,市民角色是作为认知的对象, 如果在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之间具有情感或态度上的某种联系,对市民角色的认知处于平衡 状态,即所持的态度是肯定的,则有助于农民工对新角色的移情。  一个人如果在潜意识层面有较强的“扮演他人”的欲望,他或她就能够主动辨认和理解“他 人”所使用的交往符号的意义,并在外显行为上和日常的情境中自然地表现出来。在调查中 ,58.2%的受访者“对城里人很有好感”,29.5%表示“无所谓”,只有2.7%对城里人毫无好 感。
  前面提到,情感是主观心理现象的反映,那么另一个层次的情感表现是,他们是如何感受城 里人的态度,也就是城里人对待“我”的态度如何呢?调查表明,同意“城里人对我的态度 很好”占47.2%,回答“无所谓”者占到40.4%。从其他相关因素上看,文化程度与该项相关 程度较大。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296,并且在0.05水平下显著,说明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者, 更能够从情感方面去体会新角色,并融入城市生活的人际交往之中,这有利于对角色的认知 和行为。
  韦伯认为,生活方式的高低代表了社会地位的尊卑,社会地位的范围是由特定生活方式的圈 子所标志的。尽管农民工认为城里人对他们的态度不如他们对城里人的态度好,但由于长时 间生活和工作在城里,他们中的大多数“希望像城里人那样生活”,数据表明,该项选择“ 同意”的占66.5%。
  3、角色转换意识的行为意向方面
  对角色的认知和投入程度影响着个体的角色行为。个体对他所扮演的角色有了强烈的角色意 识,就能够自觉地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行动,把角色义务、权利、规范、态度、情感等 内化为支配个体行为的角色观念。
  行为方面首先表现为人力资本的重新积累。农民向城市流动,由于职业的变动,原来具备的 人力资本在面对新职业时显得苍白无力。他们需要学习新的技术以达到挣钱的目的,而有无 技术的经济回报率是有差异的,人力资本的重新积累成为农民工社会角色转换的首要条件之 一。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想学点知识”的占61.7%。说明大多数的人已经认识到新角色对 技术的要求,因此,产生对想学知识的渴望。从相关因素来看,该项与年龄和打工收入较为 相关。与年龄的相关系数为-0.245,与打工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264,并且均在0.05水平下 显著。说明年纪较轻且打工收入相对高的农民工想学知识的愿望更为强烈。
  从数据可见,完全同意和基本同意的比率为62.3%,具有较高的强度,说明了农民工还是比 较追求这种职业角色的转换的。有57.6%的受访者认为“我已是一名工人了”。认为自己已 经是城里的一名工人,与年龄呈负向相关。相关系数为-0.249,并且在0.05水平下显著。说 明年纪轻的打工者更容易认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角色意识是在人群关系中产生的。尽管农民工由于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和个人的生活经验等 ,对城市和市民角色的观察有偏差、记忆有出入,会造成对所接收的信息的歪曲,但是他们 能够自觉和主动地通过自己的行为活动和表现去影响他人及周围的环境,并且这种信息的传 播走向是非正式的单线式的传播,具有直接性的特点,更容易使那些没有到城市来的农民了 解城市及市民角色。调查显示“经常给家人讲一些城里事”的,占67.8%,为众数,具有较 高的强度。说明农民工还是愿意做城乡信息的传播者。从其他相关因素上看,打工收入作为 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唯一经济来源,与其角色转换意识的联系较为紧密。皮尔逊相关系数为 0.290,并且在0.05水平下显著,说明打工收入越高,新角色对其影响力越强。
  从职业场所的改变来看,在“如果不让我出去打工,在家我会呆不住”项目中同意的占61.6 %,持同意观点的在年龄上较轻,这说明农民工还是倾向于把城市当作他们职业的场所。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对自身社会角色转换的愿望是相当强烈的。无论是在对新 的社会角色的认知方面、情感方面还是行为方面都表现出很高的强度。因此,我们可以说, 农民工社会角色转换存在着一定的现实基础。

  二、农民工角色转换的困境分析 
  从实证分析可以看到,经历了20余年的磨合,无论从社会环境的角度,还是从农民工自身来 看,农民工角色转换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基础和较高的意识强度。但从当前农民工人力资源开 发的情况来看,农民工角色转换的现状不容乐观,农民工在城市社会中仍然处于一个被边缘 化了的群体,没有完全融入城市生活。
角色转换的过程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过程。从主观上讲,角色转换的成功与否,依赖于两个方 面:对他人角色的理解和对自我角色的理解。事实上,目前在农民工中,对角色转换的理解 ,还是出于自身的愿望。
  1、农民工难以摆脱先赋角色的束缚
  在实证研究中,只有21.2%人认为“一个人的出身不重要”。他们一方面积极努力去改善自 己的生存环境,摆脱先天因素的束缚,另一方面,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仍然认为一个人的出 身很重要。从社会分层的角度看,最深刻的根源就是社会的不平等。农民从一出生就注定与 城里人享有不同的社会资源占有量。要想获得同样的权力、财富和声望,就要比城里人付出 更多的努力。然而这些先天的、体制的因素都加大了他们对社会角色转换的难度。
  2、农民工的角色观念和行为方式与市民角色社会期望值偏差较大
  社会期望是角色行为赖以产生的基础,它以社会规范的形式为一定社会地位上的个体规定了 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然而由于社会期望的形成和发展受制于一定社会的文化,使得在不同的 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同类的角色会出现不同的社会期望,从而导致了角色扮演者不同的角色 行为表现。如果把农民工放在第三者的位置上,则占46.6%的人持有“一个人在看到城里人 或农民工的态度是不一样的”看法。
  农民和市民对农民工这一角色认同是不对称的,或者说,对社会规定的农民工所应遵循的行 为规范的理解是不对称的。林顿认为,个体作为社会成员,虽然要扮演多种角色,但是在每 一具体时刻他只能扮演一种角色,这种正在扮演着的角色便成为活跃性角色,而该个体扮演 的其他角色此时则成为潜隐性角色暂时不表现出来,并且他认为活跃性角色与潜在性角色是 相对的。他把对社会角色的划分放在了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关系上。然而对于中国由计划经济 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产物-农民工的角色认同更应该放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来 加以考察。在转型期的社会结构中,农民工所扮演的显性角色(工人)和隐性角色(农民) 则不是相对的,而是对立的。因此当从农民到市民这种角色转换对于农民和市民双方来说不 具备同等重要性时,则双方主体对角色转换的认同是不对称的。
  3、对“农民工”角色定位错误
  调查中,这部分农民工多是常年在外打工,有的甚至10年以上,他们早已不再是“面朝黄土 背朝天”的庄稼汉,在城市中扮演着产业工人的角色,57.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已经是一 名工人了”。然而在回答“虽然户口还在农村,但我基本上是城里的一员了”问题时,有45 .2%的人认为自己还是农民,原因是“户口还在农村呢”。职业角色和户口身份的分离是造 成“农民工”角色定位的错误的原因之一。   农民工进入城市务工,并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主力,这就意味着农民工要转变以前所扮演的 农民的社会角色,承担起市民这一新的社会角色。在长期的二元结构社会中,强烈的分层意 识在农民的心目中留下了比照市民低人一等、农民和市民间的鸿沟不可逾越的观念,大多数 农民工对市民这一角色应承担的义务、享有的权力、行为的方式等认知不清,并且没有把自 己的角色定位为市民,而是定位在农村务农的农业劳动者和市民之间。进城务工对他们而言 ,只是一种增加收入的谋生手段,并不是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变化。对城市居民而言,也会将 农民工定位为进城临时务工的农民,一方面在生活方面依赖于农民工的服务,另一方面,对 农民工又抱有较多的歧视,在心目中并未认可将农民工放在与市民平等的地位上。
  4、双方主体进行的是非对称性社会互动
  农民工缺少角色学习的机会,在实现角色转换中处于被动地位,影响对新角色的认知和情感 投入。在“在城里做工,和城里人接触的时间较多”项目中,有54.1%的人认为虽然在城里 做工,但和城里人接触的时间很少。表示同意的人,主要集中在特定的职业,如保姆、饭店 服务员、菜市场的菜农等。
  在社会互动中,人们总是先要了解对方即他人的角色,即在互动中识别、理解、揣度他人在 角色行为中隐含的意义,想象互动对方是如何理解同自己的交往与互动的,然后才能恰当地 扮演好自己所担当的角色。然而在农民和市民的互动中,农民工是积极的、有意识的和能动 的,但是由于在认知过程中,认知者(农民工)与被认知者(市民)较少处于相互影响和相互作 用的互动状态。因此,在形成有关市民的印象的认知过程中,由于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及环 境因素的作用,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影响了农民工对“市民”这一新的社会角色 的认知和感情投入。
  社会结构观认为,人之所以是人,不是因为他是一个有机体,而是因为他在社会结构中的位 置,即他所扮演的角色。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农民工角色转换一直处于一个形成的过 程,它不是一种静止的社会结构,而是一个历时性和共时性统一的过程。

  参考文献: 
[1]丁水木,张绪山.社会角色论[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2]钟水映.<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张春龙,聂玉梅.农民向市民的转化-城市化过程中进城农村人口的再社会化[J].城 乡建设,2002,(8).
[4]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谈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J].社会学研究,2 003,(1).
[5]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摩擦性互动[J].社会学,2002,(4).

收稿日期:2007-03-05
作者简介:班娟(1972-),女,吉林辽源人,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社会学硕士。
 

 

2012-11-16 20:05:14 - http://www.ems86.com/
针对常用几种检测扶梯超速、逆转保护功能方法缺点和误判现象的剖析 11/5
抚顺地区蝶类资源名录初报 10/26
职务侵占罪中主体认定的思考 10/31
地铁车辆运营中MCM电压传感器的作用及典型故障分析 10/27
对村委会主任收受贿赂问题应如何定性 10/31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