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亿农民何处去 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九亿农民何处去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九亿农民何处去

本刊记者 一秋/文

--------------------------------------------------------------------------------
 

  改革开放忽如一夜春风,中国大江南北鲜花盛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前进中的主要矛盾逐渐集中在“三农”问题上。农业、农民和农村三者之中,唯一能动的要素是广大农民。看来,破解“三农”难题的关键还是农民。让农民继续留在农村能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吗?当然不能!那么,中国9亿农民何处去?

  上届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倾注了极大精力,取得了积极成效。针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2003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我们坚持实施城镇化战略,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支持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清理和纠正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和乱收费,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引导和管理。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事实证明,中国要根本解决“三农”问题,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仍然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努力!

  一“化”解“三农”

  何谓一“化”?是城市化,是农民市民化,是指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让大多数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的非农产业,其身份、价值观及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

  一“化”牵涉到两个概念,一个是“农民”,另一个是“市民”。什么是农民?《辞海》解释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这是按照物质资料生产者所从事劳动对象的质的差别来定义的,其核心是农业生产活动和是否以农业生产为其主要收入来源。这一本质特征反映了世界各国农民概念的共性。现实生活中,对农民概念有五种解释:居住在农村的农村居民和农村总人口;拥有农村户口的人;与公有制土地联系的集体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人口或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者;农民分三个层次,一是从事狭义农业生产的人,二是从事广义农业生产的人,三是农村人口。看来,农民这个概念,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内涵上不仅反映着劳动对象的差异,还标志着劳动者的社会身份;外延上既包括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劳动者和兼业劳动者,又包括那些从事非农业活动但尚未取得城镇户口的“准非农业劳动者”。按照这个口径进行统计,我国有9亿农民。

  什么是市民?一般是指长期或固定生活、工作在城里,以非农产业为劳动对象的居民。市民具有四个特征:地域特征——生活工作在城里而非农村;产业特征——从事非农产业,收入也以非农产业收入为主;户口特征——具有城市户籍;意识、行为方式及生活方式特征——与城市文化相连。

  目前,我国农民转移到城市的速度很快,大约有1亿多。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准市民”,即以非农收入为主、六个月以上居住在城市、未取得城市户籍仍保留农村土地的人;二是完全脱离了农地,长期固定生活、工作在城市,以非农产业为劳动对象的居民。但是,农民转移不等于农民市民化。尽管他们已在城市立足和生存下来,并不断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但他们还没有城市户籍,没有享受到医疗、教育、失业保障、住房等方面权利,其意识、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化还很漫长。这一转化是传统农民脱胎换骨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是推进社会历史进步的过程,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的过程。显然,城市化是解决“三农”的根本途径,是中国9亿农民的根本出路。

  人往城里走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往城里走,农民市民化已成为21世纪中国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改变“三农”的根本途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能否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事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局。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现阶段乡镇企业不能大规模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在于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变农民为市民。这一方面使从土地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能够依靠城市非农产业增加收入,逐步实现脱贫致富。据测算,近年来,全国各地进城农民工带回农村的财富平均每年达6000亿元,农民外出做工的工资性收入已占农民收入的六成以上。另一方面,又通过农民市民化大幅度减少农民,使置换出来的土地资源适度集中,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活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把大多数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入城镇定居,并获得稳定的职业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经济落后和农民贫困问题。

  扩大内需的战略举措。扩大内需已成为保持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性问题。这几年拓展农村市场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目前二元结构的城乡格局下,农村市场容量的扩大难以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实现农民市民化,才能形成巨大的、长期的需求拉力。首先,市民化农民的收入必然高于农村,市民化农民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与消费模式不同于原来的农民,其消费需求的扩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市民化农民中的年轻人,在吃住用行等方面的消费方式会率先向市民过渡,其间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其次,部分农民变市民,广大农民的收入必将随之迅速提高,这会促进城乡市场长期繁荣。第三,要实现农民市民化,必须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这将会形成巨大的投资需求。以上三大需求的产生和不断扩大,必将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形成强大的持久的拉动力,保证顺利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隐性失业十分严重。据专家分析,我国现有农业劳动力3.5亿左右,按现有农业生产水平,要使农业经营者获得比较好的收益,维持目前的农业生产规模最多只需7000万劳动力,其余2.8亿农民为剩余劳动力。而随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所需农业劳动力还将进一步减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必将会对农村社会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再从城市社会来说,大批农民进入了城市,但受现行户籍制度的约束,进城农民未成为真正的市民,这样必然给其工作和生活带来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从而引起城市社会不稳定。

  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化是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口素质提高于一体的社会整体性变迁过程。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离开人的素质提高,单纯的经济增长不仅难以持久,而且难以把国家与社会送入现代化轨道。我国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和最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而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借助于城市化,使农民市民化。因为城市是现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是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代表。农民走出封闭的山沟田野,进入开放的现代化城市,接受城市文明,如接受现代文化、教育、科技和信息,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结构、言谈举止、竞争意识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方方面面都会产生质的飞跃。

  进城还是回乡

  从土地上走来的农民兄弟,带着美好的梦想,汇集成一浪高过一浪的民工潮涌向城市!但是,城市带给他们美梦和金钱的同时,更多的是——城市的各种歧视!他们该何去何从?进城还是回乡?是离开城市吗?当然不是!……

  春节回家探亲,一踏上北去的列车,便被整车的农村来的打工者淹没了。听着那熟悉浓重的乡音,顿觉亲切,于是热烈地攀谈起来。一打工者叹道:“咳,我打工都已经十年了!你说,这打工啥时才能结束呢?今年,我念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因老师布置了作文《我的爸爸》,从家里打电话来说‘爸爸,我对你都没啥印象,这可怎么写呢?’”另一打工者不急不忙地插话:“呃,我打工都已经二十年了!眼看着自己村里离婚的逐渐增多,真是不能不担心哪一天轮到自己头上啊!”我随即问了他们有没有积攒点钱,思忖着哪一天自己办个企业呢?回说:“没有”。又问都几个孩子呢?答曰:“两个”或“三个”。就这样,他们为了寻找全家人的幸福,走进了城市;但他们却失去了另一种幸福,成了城市边缘人。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季节型转移,也称候鸟型转移,农忙时,在农村务农,农闲时,外出打工。二、兼业型转移,务农与打工兼顾,既不离土又不离乡,形式多种多样,如三天到工厂上班,两天务农,上午上班,下午务农等。三、永久型就地转移,即由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加速,本地转换的农村劳动力逐渐转变为市民。四、常年型异地转移,常年外出打工,家里农田要么由老年人来做,要么承包或租赁给他人来做。

  显然,并非所有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都等于市民化了,第一、二种类型就不是,第三、四种类型的转移才比较符合市民化的标准和要求。永久型就地转移无须多加分析,第四种类型的农村劳动力实际上已掌握了某种技能,尽管不同的人技能可能有所区别,生存和发展的方式可能并不同步,但总的来说,都已经能够常年在城市中生存下来。
进城?还是回乡?对于大部分农民工而言,当然是——进城!

  城市是归宿

  最近,由中国上百位一流专家、经过两年的调研和超过10亿次的数据运算后,一部极具份量的中国城市发展白皮书——《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终于面世。该报告的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牛文元教授认为:城市化必须支付成本。据测算,每进入城市1个人,就需要支付“个人成本”1.45万元/人,支付“公共成本”1.05万元/人,总计每转变一个农民为城市居民平均需支付社会总成本2.5万元(2000年不变价格)。

  预测到2050年,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达到10-11亿。在现有城市人口的基础上,未来50年中国约增加7亿城市人口,城市化所需的社会总成本将达到15-16万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2000年全国GDP总量的2倍,即平均每年支付城市化成本约为3000-3500亿元,相当于2000年GDP总量的4%左右。这样的成本付出还是相当划算的。

  再者,农民进城是进入大城市,还是选择中小城市,农民有选择的自由。但从进城成本来看,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综合发展成本,是人口小于10万以下小城市的1/6-1/8,即小城市每吸纳1个人所付出的成本,如果投入到人口超出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则可以吸纳6-8人。这个数据无疑有助于政府在战略重点制定、政策选择等方面,确定农民进的是以大中城市为主,还是以小城镇为主。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那么,中国9亿农民何处去?看来,城市是归宿。

 

 
 
 

--------------------------------------------------------------------------------
 

2013-10-13 16:36:25 - http://www.ems86.com/
针对常用几种检测扶梯超速、逆转保护功能方法缺点和误判现象的剖析 11/5
抚顺地区蝶类资源名录初报 10/26
职务侵占罪中主体认定的思考 10/31
地铁车辆运营中MCM电压传感器的作用及典型故障分析 10/27
对村委会主任收受贿赂问题应如何定性 10/31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