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产业及我国高碳产业低碳化途径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低碳产业及我国高碳产业低碳化途径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低碳产业及我国高碳产业低碳化途径

戴海龙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再要求各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今年以来,党中央多位领导人在多种不同场合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里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发展节能减排的经济道路,而走低碳产业化道路是其主要的产业选择。2010年3月5日,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以“刻不容缓”来形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既说明发展“低碳产业”的紧迫性,又说明发展“低碳产业”的重要性。

1低碳产业的概念以及为什么要发展低碳产业

目前对低碳产业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根据多位学者的阐述和自己的观点,我总结的低碳产业概念是:指在生产、消费的过程中,碳排放量最小化或无碳化的产业。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碳为主要特征。

为什么要倡导“低碳产业”呢?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极端气候灾害增加、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深度触及了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将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高能耗、高污染”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地球和人类自身的杀手,低碳型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1]。走低碳产业道路,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是保护地球的需要,也是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低碳经济”将是世界经济的一次重要转型,是一次重要的世界经济革命,无论是从国内而言,还是从全球而言,低碳产业将成为各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它也有着巨大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

2三次产业中低碳产业分析比较

首先,从三产业之间上来看,排碳量在三级产业中,第二产业的能耗强度就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据中科院统计资料,我国近五年第一产业的平均能耗强度为0.34t/万元增加值,第二产业为1.73t/万元增加值,第三产业为0.41t/万元增加值。即第二产业的能耗强度为第一产业的5倍多,为第三产业的4倍多;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量占全部消费量的78%,其中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油石化等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全部消费量的50%以上[2]。也就是说,重化工业的能源强度远高于一般制造业;而且在同一行业中,技术水平越低则能源强度越高。

其次,从三产业内部分析,在第一产业中,林业是最为低碳的,这主要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和作用,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达到固碳的作用。而依靠现代的石油原料为肥力的农业和以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则是较为高排碳放的产业。在第二产业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和采矿业则是高碳排放产业。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则是耗碳高的产业。

3我国走低碳产业道路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3.1我国的能源结构

我国能源消费主要依靠一次性能源煤炭和石油,而清洁能源在总的能源消费中所占得比重较低。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其它能源资源相对较少,所以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将是我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长期制约因素。

3.2我国的工业化阶段

现阶段我国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工业化依赖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使我国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所需要的材料生产和消费都要大;电力、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工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机械、钢铁、石化为核心的重化产业群仍将成为进一步促进增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一重化工趋势意味着不可避免地要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当前,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二位。

3.3我国的技术和设备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进步,整体科技水平已经迈入了世界先进的行列。但是就低碳技术而言,我国的技术还与世界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比如我国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低碳技术和设备才刚刚起步,还面临很大的挑战。

同时在这些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能源消费利用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单位GDP耗能强度高(如表4)。中国的综合能源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耗能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铁、水泥、纸板的单位综合耗能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

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20倍左右,比美国、欧盟、日本和印度分别高2.40倍、4.60倍、8倍和0.30倍。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关键技术还得依靠自主研发,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3.4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生态农业发展还在起步阶段。以石油原料为主的传统农业从总体上还没有改变。工业生产中单位生产总值能源资源消耗比还远远大于世界发达国家。同时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产能相对落后的工艺技术水平造成我国经济的高碳特征。所以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
4低碳产业及我国高碳产业低碳化途径

 4.1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低碳产业是一种低耗能、低污染、低碳排放量的环保产业。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限制高碳产业的准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力度的调整我们现阶段的产业结构,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业。同时加大对资源的回收利用。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加快IT产业的发展,加大它包括金融、保险、物流、咨询、广告、旅游、新闻、出版、医疗、家政、教育、文化、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4.2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能源效率

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特别是工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人口的数量,使我国传统的产业在短时间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其结构和比例。所以我国必须切实研发和引进先进的设备,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工业单位净产值的耗能,从而达到减排的目的。比如我国应注重纤维素乙醇和氢燃料等车用燃料生产技术,清洁煤、核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先进发电技术,先进节能技术,碳捕获和贮存,可再生能源等能源新技术的开发。

4.3大力发展低碳农业

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对化石能源的基础之上,化肥和农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化肥农药曾经为解决人类粮食问题做出贡献。但负面作用不可忽视,既有可能带来农产品的残毒,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退化。而且化肥和农药的生产过程,本身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因此,从农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发展低碳农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必须积极探索走低碳农业化道路,降低农业生产过程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如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使用农家肥代替化肥,使用生物农药、生物治虫代替化学农药,使用可降解的农用薄膜代替不可降解的农用薄膜;推广立体农业种植模式和节能节水农业模式;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利用,如进行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等。

4.4调整农业结构和比例

这就要求在农业中,合理布局农林牧副渔的结构和比例,特别加快植树造林步伐,增加森林草地碳汇功能。适当的缩减种植业规模扩大林草业,比如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继续实施。研究表明,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便可以从大气中吸收固定0.60 ̄7.10亿吨碳[2]。在养殖方面,加大发展循环水养殖、生态养殖和贝藻类养殖,减少水资源消耗。

4.5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在煤炭利用率不高的前提下,高比例的煤炭利用便意味着较高碳排放量,这与低碳经济的内涵是相违背的,为此我国应对现有能源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加快新能源的开发,逐步降低煤炭在能源中的比例;加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低碳和固碳技术的研发;大力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力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走生物质能源发展道路。

5结语

低碳产业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低碳产业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走低碳产业道路,既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全球气候环境合作的要求。走低碳产业化道路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同时低碳产业也涉及到许多领域、行业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相信我国一定能寻求出一条更为合理的持续的环保的低碳产业道路,实现产业由“高碳”到“低碳”的跨越,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013-01-19 21:13:01 - http://www.ems86.com/
针对常用几种检测扶梯超速、逆转保护功能方法缺点和误判现象的剖析 11/5
抚顺地区蝶类资源名录初报 10/26
职务侵占罪中主体认定的思考 10/31
地铁车辆运营中MCM电压传感器的作用及典型故障分析 10/27
对村委会主任收受贿赂问题应如何定性 10/31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