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思考 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基金课题
 
关于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思考
投稿信箱:ems9586@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关于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思考 
郑 博
(吉林工商学院,吉林 长春130000) 
  摘 要: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它与德育、智 育、美育紧密配合,肩负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的历史使命。因此,让学生认识 到体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了解体育知识,掌握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 和习惯,已成为体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育;体育意识;终身体育 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08( 2009)06-0119-03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是贯彻人一生的体育。终 身进行体育锻炼是提高身体健康的有效方式,可以保持人体机能、体能处于最佳状态,增强 人们的体质。人的身心素质是人整体素质的基础,学校体育是实施培养人整体素质中身心素 质的最重要的手段,缺少体育,教育将是不完整的教育,也就承担不了对人的整体素质教育 重任。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在体育教学中 值得我们体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 意识呢?笔者进行过许多有益的尝试,提供给大家共同探讨。

  一、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的心理现象,是指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和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 的一种心理倾向。因此兴趣离不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选择与确 定体育活动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兴趣表现出积极情绪,导致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进而形 成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运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项运动的爱好,对该项运动无爱好 就不可能有持之以恒的兴趣。可见在体育活动中,有兴趣与无兴趣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因 而,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对学生要经常引导他们对体育发生兴趣和爱好,以致形成从事体 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学生有了兴趣的基础上,培养 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的功能和作用,充分体验体育的无穷魅力 ,并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与快感。同时还应让学生意识到坚持终身锻炼对于国家、民族和 自己都是大有裨益的。总之,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 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教师要善于灵活安排教材,采用多种教法和组织措施,多增 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 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 习惯。

  二、突破传统的授课模式 

  1、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在教学内容方面,继续强调打破竞技运动项目(特别是以运动技术结构)为主线的教学 体系。改变把“素材”当作教材的错误观。从育人角度出发,全面结合体育文化的显性教材 意义(健身和技能培养的功能)和隐性教材意义(对人的社会化、人格培养和情感的作用) ,使得许多新兴体育项目(如旱冰、体育舞蹈、登山、攀岩、击剑等)成为大学体育的教学 内容。教学内容的丰富,提高了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性,进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① 。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大学体育的教学方法正朝着多样化发展。教学方法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 改变了过去只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现 象,采用有利于学生理解原理、掌握技术和体验乐趣的新的教学方法。其二,改变了过去过 分强调组织纪律性的呆板教学方法,实现课堂上不拘泥于形式的整齐划一,使“快乐体育” 的教学思想进入课堂。强调体育教育的参与性、娱乐性。降低学习难度,采用多种形式的教 学方法,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快乐。其三,改变过去“千人一法”的教学模式,注意学生的 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三、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 

  动机是推动和指引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因,目标则是通过活动最终期望获得的具 体结果。体育锻炼是一定动机唤起,并指向一定活动目标的行动过程。动机和目标是唤起人 们参加体育活动,坚持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学生的良好体育动机还需要靠有意识去培养。 教师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首先 ,教师要从激发需要入手。学生对体育没有需要,或者主观体育意识极低,无法形成积极的 体育动机。体育教学要激发体育需要,传授终身享用的体育保健知识与方法。其次,教师要 创造环境,形成产生动机的诱惑。只有具备满足需要的环境条件,需要才会转化为活动的动 机。最后,让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形成良好的体育动机,产生浓厚的体 育兴趣。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合理地调整自己的运动行为并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 、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

  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

  培养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是奠定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基础。体育锻炼中应注意启 发思维能力并在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基础上增强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和自我监 护的能力。这样才能达到从身体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掌握体育基础的知识技能为手段,以能 力的提高为重点,最终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
  五、大力营造学校体育文化环境

  学校体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举办体育文化教育活动,营造良好 的校园文化环境。如定期举办校园体育文化节,广泛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各种传统项目 和节日的比赛,成立学生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组织机构。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学 生个人健康档案,定期检查身体。开展系列知识讲座,专题报告,学术沙龙等。组织观看比 赛开阔学生的体育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灵。同时还要将改善学校体育设施 纳入到学校整体物质文化建设的规划中去,增加校园体育设施的投资力度。如修建网球场、 健身房、游泳池、滑冰场等体育场馆,以此来全方位的营造校园文化环境②。

  六、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是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环节,它是实现大学体育的目 的与任务的又一重要途径。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巩固并增强大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 和能力。学生以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为基点,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未来职业选择 的特殊需要以及现有条件,制定科学的自我锻炼计划。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 促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提高学习质量,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体育欣赏水平。

  七、提高教师素质

  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对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 到作为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面,这样在教学过程中 才能得心应手,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欢迎。体育老师还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自我进修 ,努力开拓各方面的知识,才能不落后于时代。体育老师也要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不断开 发自己的创新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并改进教学方法,及时把最新的信息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感到体育的氛围,从而对体育课产生极大的兴趣,使学生喜欢体育课爱上体育课③ 。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积极性,是让学生在学生 时代 学会有“一技之长“,养成与把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熟悉到体育的价 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所以,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 培养的关键,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仅是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 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要从不同方面着手,从多方面入手,多 管齐下,方能取得更好效果。当然,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用法 得当,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 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 

注释:
①邢登江,刘国庆,尹宝玉.大学体育[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8.
②刘青. 新时期体育教师培训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③赵武将.如何提高学生体育终身意识[J].素质教育论坛,2008,(7).
参考文献:
[1]王少华.体育基础理论与实践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启明,王海燕,李建英.中学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 06.
[3]于素梅,毛振明.体育学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4]王德炜.大学体育——理论与技术教程[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5]孙  泷.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22).
[6]唐  健,刘强辉.大学体育理论与方法教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收稿日期:2009-08-29
作者简介: 郑博(1980—),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体育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2012-11-14 13:23:06 - http://www.ems86.com/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12-2014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评审结果的通知 3/22
ASEI2014会议官网: http://www.asei-conf.org/ 2/28
2014 年全国小儿麻醉学术年会  2/28
《呼啸山庄》中的叙事视角与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  11/14
上海市图书馆学会2013年课题指南  1/20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