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汽车形势严峻 2015年汽车市场进入稳定阶段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品牌-人物
 
中国品牌汽车形势严峻 2015年汽车市场进入稳定阶段
投稿信箱:ems9586@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报告大厅摘要: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蝉联全球第一,国内汽车产销总体呈平稳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更是表现抢眼。但也要看到,全年销量中自主品牌并未进入前十,2015年汽车市场进入稳定阶段。

  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蝉联全球第一,国内汽车产销总体呈平稳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更是表现抢眼。但也要看到,全年销量中自主品牌并未进入前十。

  12日下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京发布了2014年汽车市场总体运行情况以及2015年汽车市场形势预测。从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数据可以看出,2014年中国汽车行业产销总体平稳增长,但增速低于预期。其中,SUV、MPV的持续高速增长,极大地带动了乘用车整体的平稳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受政策利好影响继续升温;中国品牌汽车虽然在SUV市场份额上升,但是整体的市场份额却继续下降。

中国品牌汽车形势严峻 2015年汽车市场进入稳定阶段

  全年产销平稳增长 SUV、新能源表现抢眼

  总体来看,2014年汽车产销量超过230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连续六年蝉联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300万辆,分别是2372.29万辆和 2349.19万辆,同比增长7.26%和6.86%,增幅与上年相比有所回落。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12月,汽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均呈一定增长,月度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2014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107.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8.9%,高于全行业增速2个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7%,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2014年轿车销量排行榜:销量前十车型排行

  乘用车销售增速平稳:2014年,乘用车产销1991.98万辆和1970.06万辆,同比增长10.15%和9.89%。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 1237.67万辆,同比增长3.06%;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191.43万辆,同比增长46.79%;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 407.79万辆,同比增长36.44%;交叉型乘用车销售133.17万辆,同比下降18.06%。

  同时,2014新能源汽车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全年销量达到7.5万辆,同比增长324%。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4.5万辆,同比增长208%;插电式电动车销售3万辆,同比增长878%。

  商用车销量降幅较大:商用车产销380.31万辆和379.13万辆,同比下降5.69%和6.53%。客车产销60.72万辆和60.69万辆,同比增长 7.63%和8.37%。其中:大型客车产销8.35万辆和8.42万辆,同比增长2.02%和3.15%;中型客车产销7.88万辆和7.96万辆,同比下降14.28%和11.62%;轻型客车产销44.49万辆和44.31万辆,同比增长13.96%和14.10%。货车产销319.59万辆和 318.44万辆,同比下降7.86%和8.92%。其中:重型货车产销74.75万辆和74.40万辆,同比下降1.73%和3.89%;中型货车产销 24.79万辆和24.78万辆,同比下降13.16%和13.60%;轻型货车产销166.16万辆和166.27万辆,同比下降12.31%和 12.87%;微型货车产销53.89万辆和52.99万辆,同比增长2.17%和0.55%。

  出口降、进口增:2014年,汽车累计出口91.04万辆,比上年下降6.9%。其中乘用车出口53.30万辆,比上年下降10.6%;商用车出口37.73万辆,比上年下降1%。此外,根据海关数据整理,2014年1-11月,汽车整车累计进口129.5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0.7%,全年预计进口140万辆。进口汽车主要车型为越野车、轿车和小型客车;出口主要车型为轿车、载货车和客车。

  中国品牌汽车形势严峻 日系车增速降低

  2014年,受到合资企业生产的外国品牌汽车新车推出数量和速度加快、中小型车推出力度加大以及产品价格下探等多因素影响,中国品牌汽车市场份额持续下降,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不过,中国品牌SUV市场份额上升,成为新的亮点。

  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57.33万辆,同比增长4.10%,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44%,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14个百分点。董扬认为,虽然市场份额整体下降,但是有些中国品牌车企也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不错的市场效果,比如长安轿车、长城SUV、比亚迪电动车等。

报告大厅摘要: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蝉联全球第一,国内汽车产销总体呈平稳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更是表现抢眼。但也要看到,全年销量中自主品牌并未进入前十,2015年汽车市场进入稳定阶段。


  在外国品牌中,德系车继续领跑。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394.09万辆、309.52万辆、252.55万辆、 176.61万辆和72.70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20%、15.71%、12.82%、8.96%和3.69%。与上年同期相比,日系乘用车销量增速略低,其他外国品牌增速均超过10%。

  在轿车领域,全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日产、神龙、长安福特、东风悦达、一汽丰田和广汽本田,分别销售158.66万辆、146.52万辆、143.63万辆、85.25万辆、75.20万辆、59万辆、58.47万辆、 50.91万辆、44.21万辆和42.27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东风日产销量唯一下降,东风悦达和神龙增速居前。2014年,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 864.12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9.82%。

  中国品牌轿车全年共销售277.44万辆,同比下降17.40%,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2.42%,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5.55个百分点。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轿车分别销售334.43万辆、216.91万辆、204.56万辆、136.16万辆和60.93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 27.02%、17.53%、16.53%、11%和4.92%。与上年同期相比,日系和美系轿车销量增速低于10%,其他外国品牌呈较快增长。

  2015年“新常态”下汽车市场进入稳定阶段

  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GDP增速将缓中趋稳。受此影响,中国汽车市场也将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阶段。预计2015年中国汽车销量为2513万辆,增速为7%,而整年的汽车市场需求约在2583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给出如下预测:2015年乘用车销量将达到2125万辆,增速为8%。其中,轿车市场继续保持小幅增长,预计年销量达到 1251万辆,增速1%;SUV、MPV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作用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年销量达到510万辆和258万辆,增速为25%和35%。而商用车市场销量将达到388万辆,增速为2.4%。

  乘用车方面,由于我国汽车保有量还有继续上升的空间,汽车消费刚性需求依旧存在;政策利好因素将促使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的修订将导致汽车营销模式变化,对市场产生不确定影响;公务车改革将会促进公务员个人购车,拉动消费;黄标车淘汰政策将促使汽车消费升级,增大汽车需求;个别地区的限购措施将影响到汽车消费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商用车方面,由于宏观经济增速趋缓,商用车进入微增长状态;排放升级对轻型货车的影响将逐渐减弱;城镇化进程推动城市公运与公路客运,促进了客车的增长。

  而在进出口市场,由于出口面向的主要发展中国家有着政局上的不稳定性,地方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与出国竞争国汇率的差异变化,都增加了不利的因素。

  在发布会上,董扬等出席专家点评了2014年我国汽车产业产生的各种新现象,如汽车电商的火热、跨领域的资本合作、平行进口车带来的影响等诸多方面。与会专家认为,2014年各项产业内政策的出台,都有利于汽车行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自动驾驶等智能技术对汽车产业的影响、专车的法律责任问题都值得业内的持续关注。

  •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汽车的研究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汽车滤纸行业市场研究及投资预测咨询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汽车涂料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汽车滤清器行业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
  • 更多车辆行业分析
  • 2015-02-14 01:41:01 - http://www.ems86.com/
    万科的坚持与坚守(2012年第11期)  3/14
    金融创新看伊川 2/25
    “指标积分制”绩效管理体系(2012年第11期)  3/14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促进西部发展与民族关系和谐 11/6
    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庆如何“下南洋”? 11/6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