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域下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对策研究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多元文化视域下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对策研究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杨若冰
(渤海大学 辽宁锦州 121000)

摘要:多元文化发展已成为当今不可逆转的趋势,多元文化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意识形态工作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表现,也是党后续工作的指南针。面对各种文化的冲击,我们需要有效开展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建立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发展,并为中国梦打下扎实的政治基础。

关键词:多元文化;意识形态;对策

    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世界各种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加深我国与其他国家文化交流的同时,外来文化的蜂拥而至也使得中国文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随着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思想文化领域保持较高的活跃性,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日渐频繁,基于多元化的时代文化背景,对不同领域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也一样。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十九大报告明确表明:“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不难看出,立足于多元化的角度,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相关建设和研究工作已成为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也是推动精神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步骤,对我国建立团结奋斗精神提供发展动力。

一、多元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迈入新的发展空间,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所以在生活方式方面有所不同,多元化文化的交融和发展逐渐形成全新的文化时代背景。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促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建立,并为我国主流形态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丰富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因此,立足于当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寻求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共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多元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发展历程中精神财富的组成部分,因为文化间存在渗透、融合、碰撞等互动,人类文明的时代就迎来了多元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带来了多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同一个国家同一社会背景下,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形式,即我们所说的“多元文化”。1900年以后,多元文化的概念进入公众的视野,1950年以后,多元文化更是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的潮流。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全球文化多样性大会对多元文化进行定义和解释:多元文化可概括为不同种群,享受相同文化权、经济收益需求、公平权等内容的主体。联合国教科文组提出:“要把文化多样性作为一种鲜活的不断等新的宝藏予以保存,而不是作为没有生命的、一成不变的文化遗产加以继承。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造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多元文化更成为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趋势,促进着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文化发展浪潮中,文化间的互动和融合是推动多元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内涵
意识形态领导权是当代学者对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理解,Anthony gramsci(安东尼·葛兰西)是过去意大利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学家、更是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就gramsci的角度而言,资本主义社会长盛不衰,是因为经济体系、政治体系在灾难浪潮中保持稳定,并形成伟大复兴的态势,西方无产阶级基于革命的背景下,并未获得成功,更是丢失该有的控制权、主动权,最根本的就是资产阶级试图通过“文化霸权”控制“市民社会”。根本而言,“文化霸权”是“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核心表现。从gramsci的角度看,社会集团最关键的就是获得“智识与道德的领导权”。即需要在意识形态方面确立主权,这样才能保持政权的稳定性。Gramsci更关注的是意识形态对个人自觉意识的塑造,通过优化大众心里形态,发挥创新的意识,这就需要掌握文化领导权。

二、关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基本原则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
我国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路径,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和核心内容。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立产生主导作用,也是保证人民团结、思想发展方向的有效路径。就目前而言,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依赖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道路任重而道远。一方面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思想文化工作保持较高的活跃度,并形成相互作用力,西方势力开始强化思想渗透战略,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负面影响,使国民思想出现混乱。另外一方面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浪潮中,西方经济学理论开始奠定主流地位,但是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影响程度也在持续提高。所以,明确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我国的地位,保持清晰的头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维护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所以,在坚守马克思主义思想时,应注意放开思想统一定势,在持续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通过一元论指导思想建设多元化的思想意识形态,切身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各类型难题,积极维护党和人民切身利益,让党和人民保持思想的统一,共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并提供稳定的精神动力输出。
(二)党管意识形态原则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时,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都是相关领域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也是我国在推动革命建设中的政治基础,有利于保持政治权利的稳定性。文化领导权属于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表现方式,政党要有效运用领导权,合理引导意识形态建立,通过系列推广和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信服统治与管理。
根本而言,党管意识形态不管遭遇什么样的问题,都应严格遵守党政治原则和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党领域主导权开展相关工作。党管意识形态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引导,合理使用不同的媒体进行传播管理,有效整理舆论关系,通过舆论的工具掌握主导权。党管意识形态应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方向,合理要求新闻媒体根据政治局势进行信息传播,充分把握舆论风口,发挥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大力宣传正面的新闻和信息,让党和人民紧紧捆绑在一起,提升宣传内容的渲染力、感染力等;党管意识形态应有效开展舆论监督工作,关注社会热门话题,妥善解决社会民生问题。
(三)以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推动人类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发挥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在社会主义影响下,以人为本是最基础的发展观念,更是最崇高的发展理念,是所有工作开展得基本点、归属点。在推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时,应坚持以人为本得原则,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浪潮下,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得指导,并遵守党意识形态得基本原则,做到以人为本,全面推动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切身保护社会群众的利益。
主流意识形态理论更新和发展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推动全面发展理念的更新,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本质内容、主要特征等,基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保证每个人获得全面发展,切身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主流意识形态工作建设时,需坚守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密切关注所有成员和个体的发展情况,强化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升人员的素质。

三、多元文化视域下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对策
(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应对西方文化冲突的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全球各国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西方文化开始影响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基于此,全面提升国家文化安全保护能力,明确国家文化安全是最为关键的举措。
首先,要提高文化主权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文化全球化趋势也更为显著,文化全球化对推动国家间的交流合作产生明显作用,并有利于环节多个形式下的文化冲突。但是,这些冲突并不会因为社会进步而放缓,相反,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的提升,必然会导致冲突和矛盾更加激烈。同时,全球不同国家正朝着同质化的方向发展,两国间的界定变得更为模糊,使国家主权意识有所减弱,这些都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立产生消极影响。
然后,有效提升文化安全危机意识。就目前而言,随着西方文化产品渗入中国社会文化,西方价值观念、西方生活方式等都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改变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但是,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长期以来,错误的观念对我国社会思想主流方向产生显著影响,最终容易引发系列后果。
最后,要主动开展文化对外交流,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提升国民文化自信心,基于局势的变化进行判断,对症下药,抵御西方文化的冲击。一方面,积极宣导“走出去”的文化发展策略,提高全球不同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认可度,全面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公信度。另外一方面,通过强化中华民族文化,有效约束西方文化渗透作用,降低西方负面文化产生的影响,切身保护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
(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应对中国传统文化冲击的对策
文化想要保持活力,就必须持续创新,当前世界文化创新成为新的风向,创新也是文化领域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意识。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为满足创新国家战略需求,丰富人们群众精神文化,基于全球化背景下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就应坚持文化层面创新。
当前,要特别重视通过互联网手段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建设、利用、维护互联网,并发挥互联网的积极影响,使之真正成为传播优秀中华文化的新平台。要有效进行文化创新,还要进行文化管理体制创新,健全文化领域的创新管理制度,积极鼓励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尊重创新理念,一切创新能力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为有力地推动创新应特别重视完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文化创意,建立国家荣誉表彰制度,大张旗鼓地表彰文化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和成果,营造强大的社会感染力;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推动文化企业在与市场的结合方面不断创新,使企业成为文化成果转化的主体,让文化成果直接转化为文化生产技能;实现文化、科技的有效转化,利用科学技术带动文化发展,赋予文化更多的创新属性。
(三)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应对网络文化冲击的对策
推广意识形态时应保持普及性,语言、符号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主要载体,而媒体就是传播舆论内容的重要工具,所有内容传播必须通过平台开展。舆论阵地一方面是传递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平台,更是传递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桥梁,为人类提供更直接、简便的内容获取渠道,对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的建立产生深远影响。习近平指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西方意识形态通过科技的力量对我国意识形态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特色主流意识形态需要通过法治、制度进行强化管理,把握舆论的指导作用,把握舆论的发展风向,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形成舆论合理,合理使用传媒的功能和作用,降低负面影响效果。舆论导向是否具备准确性,将直接影响中国共产党、国家的发展和未来,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产生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时,需要密切关注社会不同领域和范畴,让抽象理论内容、价值观念与具体学习、工作、生活相互融合,营造良好的思想氛围,让群众主动接受新思想、新意识形态。以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人类发展需求为前提,科学合理利用媒体的功能和作用,让中华文化走向全球,使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更多的人类,全面提升中国的社会影响力,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习近平.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38.
[5]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2.
[6]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刘明军等.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8]李蓉菲,王永杰.多元文化时代下我国意识形态建设[J].理论观察,2017(10).26—28.
[9]陈第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巩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2).51—57.
[10]郭燕来.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内容[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7(4).20—24.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

作者简介:杨若冰(1994—09),女,辽宁大连人,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20-03-17 18:48:39 - www.ems86.com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相关问题  9/14
中国分布式能源发展现状及展望 4/2
轨道交通车辆内客流拥挤度识别算法研究 8/22
第四方物流参与下的海外仓运营模式探究 11/15
日本调整当前防卫产业政策摆脱国内生产制约 6/29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