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群众路线理论及其在当下的现实意义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毛泽东群众路线理论及其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石磊
(扬州大学 江苏 扬州 225009)

 


摘要: “群众路线”这个理论的创建者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人,该理论自创建以后逐渐丰富、成熟、发展到今天,中国共产党对群众所采取的基本领导方法以及基本工作方法,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更是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的 “活的灵魂”。该理论还蕴藏着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这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贯彻落实的重要表现,而且也是一次具有创新性的应用。在经历了多届中央领导的继承与发扬之后,该理论逐渐变成了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的生命线,也是共产党人珍贵的传家宝,现阶段,群众路线的核心思想是“为民务实清廉”,在这个大环境下, “群众路线”理论更加有利于增强共产党的纯洁性,更加有利于稳定党的执政地位,同时对于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 群众路线 毛泽东 当代意义
“群众路线”不仅仅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活的灵魂。这个理论贯穿着党的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每一个过程,党的领导人不断在实践中获得经验,不断改进该理论,让其逐渐变成党的基础价值理论与思想观念,也成为了党中央领导人工作的核心基础。群众路线这个理论是党中央领导在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中建立的,在毛泽东之后,又经过历届领导人的实践探索,才形成了今天的珍贵智慧结晶。现阶段,以习近平为中心领导下的党中央,也在不断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把群众路线看做 “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前不久,在党中央的指挥下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非常顺利,这也会让党的“群众路线”又一次得到实践和补充。
一、毛泽东群众路线理论的发展沿革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提出
回顾党中央领导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早在党刚刚创建的时候,就发现必须要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且逐渐开始借助于群众的力量实施一些重要的革命工作,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不少文件蕴含着群众的相关思想。比如,在第二次人大的时候,颁布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里就提到:“ 党的所有运动都要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在1925年10月的时候,中共扩大执委会决议案里再次说明:“我国革命运动未来的走向如何,根本上在于共产党能否组织好群众,是否能正确的引导群众。” [1]在1928年6月的时候,党召开了第六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中,再次确定了 “党的总路线就是要争取群众”这一重要方针。在1928年的11月,李立三最早的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他提出了“在总的争取群众路线之下,需要尽最大的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1]在1929年9月,由陈毅编写、周恩来审定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也提到,抽检款、没收地主财产、红军的补给等各项问题都需要走“群众路线”。应该逐渐做到从群众路线中找出路。这些是党工作路线中的有关“群众路线”的最早的文字描述。毛泽东于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党的工作应该“经过党的商讨和表决后,通过群众路线去执行。”[2]在此之后,他在各种文章、报告、演讲中解释和突出深入群众、关爱群众、帮助群众、依靠群众等各项问题。毛泽东在各种工作中,总是带领大家实行群众路线。这位领袖是对于党、军队和群众间关系论述的最早、最多、最努力时间的人,这些理论不只在他的著作、演讲中有所体现,而且还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所以,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奠基人是毛泽东。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
在抗日战争开始之后,党所面临的新问题是如何依靠民众力量进行抗战。毛泽东在1937年5月发表的《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动员讲话中指出,将党的方针变成群众的方针,我们还应该进行长久的、艰苦的、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努力。第二年的五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我们应该组织全国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坚决的坚持战斗。在1942年5月,毛泽东通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面对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有两个,一个是为群众的问题,另一个是怎样为群众的问题。如果不能化解这些问题,或者是对其处理不当,那么就可能造成文艺工作者与其本身的环境、任务相互矛盾,继而从外到内发生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问题”。[3]在此阶段,毛泽东经常会重申并且强调“群众路线”的重大影响,这也逐渐让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变得更加饱满,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1943年6月的时候,毛泽东编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里,首次比较明确、全面的解释了党的 “群众路线”,他这样写到:“党的实际工作中,只要是正确的领导,都一定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4]换句话说,就是广泛采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再选择其中具有较高可行性的建议,宣传给更多人,让群众达成共识,共同坚持下去,最后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检验这些意见的正确性。最后,再从群众中集中意见,再一次到群众中去。经过多次这样的实践检验之后,党的工作被逐渐完善、丰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集中体现。经过毛泽东的解释,群众路线变得更加丰富,党对群众的基本领导方式与工作方法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在1945年4月的时候,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大上,毛泽东进行了《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报告,通过这个报告,毛泽东也确定了群众路线的核心:“共产党人始终有一个特点,是和其他的政党完全不同的,那就是我们的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每时每刻都为群众的利益着想;要从根本上保证群众的利益,所谓群众的利益,不是个人的利益,也不是某个小集团的利益;既要对人民负责,又要对党的领导机关负责,二者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而这就是我们立足的根本。”[5]除此之外,他还对整体共产党员说 “只要是正确的任务、政策,先进的工作作风,都必须与同阶段当地的人民群众的需求相一致,一定要有联系群众的作用;而只要是错误的任务、政策,消极的工作作风,都一定是和同阶段当地人民群众的需求不一致的,违背了群众的意愿”。并且对全体党组织及党员提出了重要指示 “要关注任何一个环节,包括每个环节上的同志,不可以让其脱离群众。要让每个同志都能做到热爱人民群众,真正愿意和群众接触,了解群众的心声;每到达一个工作环境,都能下到基层和群众联系起来,而不是远离群众居于高处;了解群众的觉悟能力,在适宜的条件下启发群众,尽量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让群众自发的参与到党组织的活动中来”。[6]他还指出“每一位同志都需要了解到,共产党人的一言一行,都不能违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每一位同志都需要认识到,只有完全的依赖人民群众,坚定不移的肯定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全心全意的相信人民群众,那么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一定能解决掉,只要团结群众,任谁都不能打倒我们。”党的七大的闭幕词,也就是《愚公移山》里也提出 “党的路线,不过就是放手发动群众,不断地汇聚群众的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解放全中国,建设出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将群众路线加入到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中。在毛泽东的不断探索与论述下,让党的 “群众路线”在理论上攀上了新的高峰。所以,“群众路线”这一观点在七大之后正式产生。
(三)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完善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都在不断对 “群众路线”的理论进行实践与改进。
在1951年5月的时候,毛泽东在《必须重视人民群众来信》里写到: “一定要关注、群众的来信,对于群众的来信,一定要认真阅读并给与适当的处理,对于有合理需要的群众,一定要尽量满足,因为这件事可以加强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所以务必要重视起来,切不可用忽视或者不在意的态度处理群众的来信。”[7]在同年9月份,在党的八大上,邓小平进行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在此期间对于“群众路线”的内容展开了一次全面的论述: “群众路线在党组织工作里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党章中非常重要的存在,并且也是需要在党内反复进行教育的。”[8] 邓小平强调:“党的领导工作能不能始终保持正确性,完全取决于它能不能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方针”,“假如不能从认识方法的角度上处理党的主张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问题,那党和人民群众的矛盾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8]邓小平的报告对于党的工作有着非常明确的指导作用。党的八大是在新时代下对群众路线进行的又一次继承和发展,同时对其做出更加深刻的改进。在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之后,党中央按照形式的具体变化,对于群众路线问题进行了反复强调和多次突出,不仅恢复、继承并发展了群众路线理论,并且还进行了更加深入详实的探索。
历史进入新时代,群众路线也有了新的内涵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其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党中央将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对于各个领导和干部发出了号召: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
群众路线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进步具有非常深刻的思想、深刻的内涵,它是历代党中央领导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发挥。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深刻内涵
对于群众路线来说,其重点内容在于十八大党章中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所实行的“群众路线”拥有完备的理论、准确的评价标准、精准的依据以及良好的体现。
在进行革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更具创造性的应用,走群众路线,其中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包含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实践又是人民群众的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群众路线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是工人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将马克思主义权利观坚持到底,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所以也应该为民所用。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应该将人民的态度当成评价和标准,让党的工作路线、指导方针、政治策略以及工作作风更加彻底的表现出民众的基本利益和需求,以此来获得人民的支持。
现如今,“为人民、实事求是、廉洁”就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将“群众路线”进行深刻落实是为民,想要实现民主政治,党就必须实行群众路线,动员并依靠人民群众。因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所以群众路线的基础是人民。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的公仆,为人民群众服务,必须要想方设法的贯彻、实行为人民的思想。将群众路线落到实处的途径是务实,这就需要我们关爱群众、接近群众、深入群众,接近本源、做好本职工作。而且一定要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将群众路线进行落实,需要我们从人民关注的、人民自身的事情做起,给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清廉”是把群众路线深入落实的必备条件。作为共产党人,清廉是我们的特质,反对奢侈、铺张浪费,一心为人民群众,自愿自觉的为人民服务。贪污腐败是我们所反对的。
三、群众路线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人民群众是立国之本,一个国家的兴衰和群众紧密相连。所以,“群众路线”能否成功,也影响着党与国家能否长远发展。
现阶段,党中央正在开展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核心基础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中心思想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次活动中的核心思想,也明确展现出党的“群众路线”的灵魂。这次活动对于党来说,有利于在崭新的历史时期始终保证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习近平说:“在进行实践活动的时候,关键在于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每一个党员心中,这样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到放心,对党绝对信任。人民的信任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从这也可以看出,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以及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性。
 此次活动有助于进一步落实党的基本宗旨,有助于进一步坚守党的“生命线”。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其作为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最终追求。借助于此次实践活动,增强每一位公职人员的责任感,让每一个人都做到坚守岗位,到群众中做实事、做好事,让干部和群众建立起直接联系,让党群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此次活动可以有效的增加党的纯洁性。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群众”,这也是党的纯洁性的表现。这就不仅仅要求各级党组织,而且要落实到每个党员,都需要牢牢把握群众路线的核心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优良作风,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党内部存在的诸多矛盾也会一一化解。这也是从根本上政治党风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这次实践中,要借助于树立群众观点,贯彻落实党的宗旨,来有效的增加党的纯洁性,进一步加强我党的科学建设。
 此次活动可以稳定党的执政地位。现阶段,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世界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历史也在逐渐更新,党的发展也面临着全新的危机,其中,“四种考验”与“四种危险”是党目前面临的最为紧迫的困难。一个国家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不断改革创新,适应新时代,而归结到根本上,则是必须要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这样才可以顺利实施各项方案。这次活动是一个契机,借助这个契机,党可以逐渐提高内部的创造力与凝聚力。只有坚定不移的走“群众路线”,才能够稳定党的领导,增加党的活力。
 此次活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是否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关键是保证党的各方面线路。而且,在党基本工作路线中,群众路线是最重要的。进行这个活动,不仅可以为全面贯彻党的工作、思想、政治、组织线路提供极大的帮助,而且还可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此次活动是一项与干部和群众关系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感情应该是雨水之情,“深入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利用这个活动,使干部逐渐深入群众,通过真实可靠的情感去温暖群众内心,在进行帮扶的过程中,使党和群众关系更加密切。
 此次活动能够促进“中国梦”的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不仅继承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而且还为自近代至今约170年的历史进程做了总结,蕴含着自建国以来70多年的持续探索,凝聚着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中国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国富民强的实现,就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利用活动,使党和人民团结一心,攻克难关,促进社会进步,为了将“中国梦”实现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8]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020-03-17 18:34:07 - www.ems86.com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相关问题  9/14
中国分布式能源发展现状及展望 4/2
轨道交通车辆内客流拥挤度识别算法研究 8/22
第四方物流参与下的海外仓运营模式探究 11/15
日本调整当前防卫产业政策摆脱国内生产制约 6/29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