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房易学中的五行哲学思想 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京房易学中的五行哲学思想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李文荣
(山东大学 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五行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生活、古代科学、中医等等。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更是与“大道之源”的《易经》相结合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将五行系统与易学系统完美结合的人应该是汉代的京房。京房不仅将五行系统纳入到易学系统中,还用五行的思想解释《周易》的卦爻象,描绘了一个具有有机整体性的易学系统,体现了汉人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五行;天人合一;京房;京氏易传;八宫卦


京房的易学在汉代易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易学在西汉易学中属于今文经学派。研究京房易学主要是以《京氏易传》为蓝本。今存的《京氏易传》已然与《汉书》和《开元占经》所引的《京房易传》内容不太一致。经学者们的考证,今《京氏易传》是经晁以道重新编纂过的,《直斋书录解题》记有晁以道撰《京氏易式》一卷[ 郭彧:《京氏易传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2.10,第12页。]。历代不乏其人研究《京氏易传》,两宋间人朱震、杨甲等人主要以八卦纳甲或是八宫卦为主。元代的胡一桂在其《周易启蒙翼传》中录有《京氏易传》上中二卷的首卦,然后是“集京氏易”、“纳甲法”、“浑天六位图”、“筮法变卦说”、“世应例”、“起月例”、“飞伏例”等等。清代学者惠栋《易汉学》中,列出京房易学中的体例,如:“世应”、“贵贱”、“飞伏”、“爻等”、“五行”、“占验”等等。现代易学家中,研究京房易学的人也不在少数。朱伯崑先生的巨著《易学哲学史》的“汉代的象数之学”一章中有专门论述京房的一节,其中论述了不少体例,如“八宫卦说”、“纳甲说”、“五行说”、“卦气说”、“阴阳二气说”等。另外还有卢央先生的《京房评传》是专门介绍与评论京房易学的著作;林忠军教授对两汉易学用功颇深,在其《象数易学发展史》的上卷中有“京房象数易学”两章,对其中体例一一纷说,可谓极深研几。张文智老师的《孟、焦、京易学新探》中也对京房易学的体例及其本人做了细致入微的分析。笔者不胜惶恐,在这么多大家面前只是提出自己的浅薄看法。虽然各位专家分析京氏易学的体例很到位,但是笔者更看重的是京氏易学中的五行思想。京房承袭孟喜等人的卦气说,以阴阳的流变言灾异,推断人事之吉凶,笔者认为如果说阴阳的哲学思想在京氏易学中为体的话,五行的哲学方法论则为其用。因为,在京氏易学的体例中,如其积算、建候、纳甲、世应、等等都是离不开五行的生克制化的。正如京房在其《京氏易传》下卷中所言:“生吉凶之义,始于五行,终于八卦”[ 同上,第135页。]。就是五行哲学方法论在京氏易学中的运用,才将其易学体系串联起来,让其体系有骨有肉,而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以及五行本身各自的特点就是其易学的骨。京房借助五行的这种特点来分析自然现象以及卦象,明天道、推人事,以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本文旨在浅析京氏易学中的五行哲学思想,以五行哲学思想为主串联其易学中的八宫卦、纳甲、积算等易学体例,意使京氏易学体系更加明朗化。因此,笔者以五行哲学思想为主线,跟随五行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到汉代京房将五行哲学思想运用到其《周易》的体系中,并且使五行的思想在其易学体系中起到相对主导的作用。
      
一、京房易学的时代背景
  在西汉时期,具体时间为汉宣帝与汉元帝时期。这个时期出现过两个京房。一位是杨何的弟子,梁丘贺的老师;另一位是君明,姓李,为焦延寿的弟子。本文论述的便是第二位京房,他本姓李,由于吹律自定为京氏,以灾异说得幸于元帝。京房将五行系统纳入到《周易》的系统之中是他易学比较突出的一个特色。如前文论述的五行哲学的发展为京氏易学的创新提供了稳固的理论支撑,当然一种的学说的产生必然得益于它的时代背景,那么是怎么的一种时代背景催生了京氏易学呢?
   首先,汉朝初立,百废待兴。汉初的黄老之学给汉朝经济的恢复提供了喘息的机会。然而汉朝初期实行的“郡国制”与黄老之学并不能适应汉统治者大一统的要求。这就需要一种强大的理论作为支撑来适应大一统的需要。儒学的大一统思想正与这种需要合拍。如若要确立一种新的学说作为国家政治的理论支撑绝非易事。汉代的大儒们或是看到了这一点,起初汉代的大儒们便借用阴阳家邹衍的思想来劝谏统治者。关于这一点卢央先生有一段论述:
   秦朝何以会如此衰败,正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说:“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急法,久者不赦。”秦朝尚法,“事皆决于法”,故急法刻削,毋仁恩和义,这些正是水德的核心,而发展到繁刑严诛,赋敛无度的程度正是水德的弊政和衰败。所以贾谊首先提出要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形礼乐。要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法。[ 卢央:《京房评传》上,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匡亚明主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第17页。]
   由于汉文帝更加看重符应,最终“改正朔、易服色”的事情半途而废了,汉朝仍然沿用秦朝的水德,但是这种思想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汉武帝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提供了形而上的依据。如果说之前陆贾、贾谊等人的建议是一次“师出无名”的败仗,那么到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副”学说的提出,便为儒学的兴盛提供了形上学的理论依据。汉武帝并不满足于五帝中的一帝的符应,于是采用了方士亳人薄诱忌的建议,更立比五帝更高一等的太一。[同上,第28页。]如《史记·孝武本纪》中所载:“亳人薄诱忌奏祠泰一方,曰:‘天神贵者泰一,泰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泰一东南郊,用太牢具,七日,为坛开八通之鬼道。’于是天子令太祝立其祠长安东南郊,常奉祠如忌方”。[ 《全注全译史记全本》,(汉)司马迁撰;李翰文主编。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5,《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第313页。]汉武帝的这种做法或是得益于当时天文学的发展,如在《史记·天官书》中的记载:“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 同上,第445页。];由于人们对于天文知识的增长,方士之人一般认为太一是为至高无上的天神,总管的宇宙间的一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里,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重政》中说:“惟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是以《春秋》变一谓之元,元犹原也,其义以随天地终始也。”又说:“故元者为万物之本。”还认为元“乃在乎天地之前”。[卢央:《京房评传》上,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匡亚明主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第29页。]董仲舒的这些话其实本质上就是说元就是太一。如《史记·历书》中所说:“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全注全译史记全本》,(汉)司马迁撰;李翰文主编。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5,《卷二十六·历书第四》,第417页。 ]董仲舒认为元是宇宙的本原,而人君是最高的统治者,人君的权利是上天赋予的,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一切人都是君王的臣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于这种次第,董仲舒借用五行之间相生的顺序给与了相关的论证。卢央先生指出:“关于五行,董仲舒说:‘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他的五行的这种排列与《洪范》不同,《洪范》的五行是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洪范》五行,郑玄以为是本阴阳所生之次序。即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等等。而董仲舒的五行则是以四时更迭休王为序,即所谓播五行于四时。”[卢央:《京房评传》上,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匡亚明主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第34页。 ]很显然,董仲舒这里借用的是五行相生的次序为他的儒学提供理论依据。可以说董仲舒建立的这种天人感应学说为汉代统治者真正找到了理论的依据,使汉家的统治在那个时代显得无比正统。
第三,京房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京房的思想深受董仲舒的影响,董仲舒认为人是要法天的,而京房认为天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天神统治万民的关系,而是表现为一种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如若阴阳失调,五行错乱,就会显现出社会动荡,人民疾苦的灾异;因此只要帝王加以把握阴阳五行的规律就可以规避灾难。他更进一步认为宇宙或天地的深层结构可以用《易》学中的八卦系统来表示,或者他认为八卦系统就是一种天地宇宙结构的符号系统。[卢央:《京房评传》上,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匡亚明主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第39页。]如果说象数易学首创于孟喜和焦延寿,那么京房援阴阳五行入易便是象数易的集大成者。虽然京房著述颇多,《汉志》有《易京氏》凡三种八十九篇,《隋书·经籍志》有《静氏章句》十卷,又有《占候》十种七十三卷。今传仅有《京氏易传》三卷,是京氏著述之存留,十不及一。后世术家言易都传说出于京氏,或真或假,虽无从辨别,但由此可知京氏易流传民间之盛。[ 高怀民:《两汉易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第97页。]据《汉书》本传中记载:“永光、建昭间,西羌反,日蚀,又久青亡光,阴雾不精。房数上疏,先言其将然,近数月,远一岁,所言屡中,天子说之。数召见问,房对曰:‘古帝王以功举贤,则万化成,瑞应著,末世以毁誉取人,故功业废而致灾异。宜令百官各试其功,灾异可息。’诏使房作其事,房奏考功课吏法。”[﹝汉﹞班固:《汉书》,颜师古 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4,《卷七十五·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第2729页。 ]根据《汉书》的记载,京房由于言灾异屡中,遂得幸于元帝,推行考功课吏,然而这却触动了一大批人的利益,再加之宦官石显把持朝政,使京房卷入了一场政治斗争。石显的好友五鹿充宗,所学为《梁丘易》,因此也对京房嫉妒于心,京房可谓是势力单薄,在这场明争暗斗的政治斗争中献上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在这里并不能看出京房的心胸是如何狭隘,只是时代造就了他短暂的一生。在汉朝那样一个易学繁荣的时期,天才必然是遭人嫉妒的。京房始创八宫卦,纳甲说,将五行配入《周易》的系统中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再加上京房言灾异屡中,这不得不值得我们去探索京氏易的系统。

二、五行说在京氏易学中的体现
首先,八宫卦各卦的五行属性。《易传·系辞下》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京房或受此启发,认为宇宙或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变化与易学所论述的一切变化在本质上应有某种对应[卢央:《京房评传》上,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匡亚明主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第113页。 ]因此京房创立了以爻变为基础的八宫卦,为了清晰的展示,将八宫卦列成以下图表:
  八宫

世魂 

 
震 
坎 
艮 
坤 
巽 
离 

一世 姤 豫 节 贲 复 小畜 旅 困
二世 遁 解 屯 大畜 临 家人 鼎 萃
三世 否 恒 既济 损 泰 益 未济 咸
四世 观 升 革 睽 大壮 无妄 蒙 蹇
五世 剥 井 丰 履 夬 噬嗑 涣 谦
游魂 晋 大过 明夷 中孚 需 颐 讼 小过
归魂 大有 随 师 渐 比 蛊 同人 归妹
由上图可以看出,京房是以乾、震、坎、艮,坤、巽、离、兑八纯卦为基础,乾坤生六子。再根据根据爻变经过初爻、二爻、三爻、四爻、游魂、归魂变出七个卦,加上本宫世卦总共六十四卦。需要注意的是,京房是以爻变为基础来描绘六十四卦的变化以至于说明宇宙间一切可能变化的事物。需要说明的是京房的八个宫,每个宫都有自己的五行属性。比如:乾宫八卦属金,震宫八卦属木,坎宫八卦属水,艮宫八卦属土,坤宫八卦属土,巽宫八卦属木,离宫八卦属火,兑宫八卦属金。关于八宫卦的五行属性问题,京房或是根据《说卦传》中的取象和取义说。《说卦传》中说:“乾为金;坤为地;震为专;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毁折,为刚卤。”[ 《周易集解》,张文智、汪启明整理,成都:巴蜀书社,2004.4,第270—277页。]关于乾、坤、巽、坎、离、艮这六卦的五行属性还是很好理解的。关于震卦,《说卦传》中说:“震为专”,延叔坚说:“以‘专’为‘旉’,大布。”[ 同上,第271页。]朱伯崑先生说:“旉为草木开花之象”[朱伯崑:《易学哲学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9.9(中国文库),第151页。]。这样震宫八卦就可取属木了,再者,震卦属东方象征着草木的新生,亦有木的意思。关于兑卦,朱伯崑先生解释说:“兑为毁折,为刚,故配金”[同上,第151页。]。卢央先生在他的《京房评传》中指出:“乾天兑泽之为金,取二者皆有刚性之义。乾为天,京房时代浑天说已颇为流行于世,浑天说以鸡蛋比喻天地,故咸以为天似蛋壳,故以为天性刚健。而兑卦上缺,以象言则为毁折,毁折亦为刚性所致。兑为正秋,秋之盛德在金。故乾兑两卦之属金似亦与卦象的固有结构有关。”[卢央:《京房评传》上,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匡亚明主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第133页。 ]笔者认为卢央先生的见解是深刻的。京房易学中的五行系统就首先以他的八公宫卦各卦的五行属性得以确立。
   其次,卦中各爻的五行属性。关于卦中各爻的五行,首先要说明的就是京房将干支系统纳入八卦各爻中去,再根据干支的五行来确定各爻的五行。所谓的将干支系统纳入八卦各爻中去,在京氏易学中称为“纳甲”。“所谓纳甲,即以十天干纳入八卦之中。由于甲为十干之首,故以甲代表十干,简称‘纳甲’”[ 张文智:《孟、焦、京易学新探》,济南:齐鲁书社,2013.1,第363页。]。在《京氏易传》卷下中说:“分天地乾坤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坎离之象配戊己,艮兑之象配丙丁。八卦分阴阳,六位配五行,光明四通,交易立节。”[ 郭彧:《京氏易传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2.10,第133页。]在这句话中,京房明确指出了八卦所配的天干。又讲“六位配五行”,其实就是六爻与十二地支相配。因此京房的“纳甲说”也包含着那支。
   先要说明的是京房系统中八卦与十干相配。天干是十个数,而八个卦是八个;因此将十天干与八卦相配需要解决天干中多余的两个数。而数字是有奇偶之分的,如《系辞上传》所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周易注疏》,(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7,第367页。]。天属阳,地属阴;因此阳数就是甲、丙、戊、庚、壬,阴数就是乙、丁、己、辛、癸。《说卦传》说:“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周易注疏》,(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7,第414页。]因此,乾坤两卦生六子;乾、震、坎、艮为阳卦;坤、巽、离、兑为阴卦。京房根据阳卦配阳干,阴卦配阴干得到:乾卦配甲壬,艮卦配丙,坎卦配戊,震卦配庚,坤卦配乙癸,兑卦配丁,离卦配己,巽卦配辛。这样十天干就与八卦配了起来,但是关于这样的配对其实疑问是很大的。为什么乾坤两卦各配两个天干,又为何顺序是“乾卦配甲壬,艮卦配丙,坎卦配戊,震卦配庚,坤卦配乙癸,兑卦配丁,离卦配己,巽卦配辛”呢?由于关于京房记载的很多资料已经失传,我们只能从现存的资料来考察,笔者认为关于这样的配置或许是与天文学知识有关系。东汉的“丹经之祖”魏伯阳曾在他的著作《周易参同契》中有一段描述:
  三日出为爽,震受庚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蟾蜍与兔影,日月两气双。蟾蜍视卦节,兔者吐生光。七八数己讫,屈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见乎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北丧其朋。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壬癸配甲乙,乾坤括终始。[ 《周易参同契集释》,(东汉)魏伯阳著,(宋)朱熹等注。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2,第14页。]
   据魏氏描述可知,每月(阴历,下同)初三日黄昏,一弯新月出现于西方庚位之天穹上,用震卦表征之;每月初八日昏,一上弦月现于南方丁位之天穹上,用兑卦表征之;每月十五日昏,一轮满月现于东方甲位之地平线上,用乾卦表征之;每月十六日晨天刚亮时,一稍缺之月现于西方辛位,用巽卦表征之;二十三日晨,一下弦月现于南方丙位,用艮卦表征之;每月三十日,月消失于东方乙位而继之灭藏于北方癸位,用坤卦表征之。[张文智:《孟、焦、京易学新探》,济南:齐鲁书社,2013.1,第374页。]其中关于乾卦配甲壬,王新春老师解释道:“每月三十日左右,日相会于壬(北)方位,新月不久即将出现,为示阳(月之光明面)生由微而著之意,故而乾卦同时又纳‘壬’”。[ 王新春《虞氏易学的两大理论支柱:“卦气说”与“月体纳甲说”》,载于刘大均主编:《象数易学研究》(一)。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105页。]关于坎离两卦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提到:“坎戊月精,离己日光”,坎离两卦本来就是象征着日与月,“每月晦夕朔旦,月亮出于中天戊的方位,故以坎卦纳戊。每日的正午,日处于中天己的方位,故以离卦纳己”[张文智:《孟、焦、京易学新探》,济南:齐鲁书社,2013.1,第374页。]。这样八卦就与天干结合在了一起。虽然魏伯阳与京房并不是一个时代,从魏伯阳的月体纳甲可以看出,他是对京房纳甲说的一种继承与发展,我们可以在月体纳甲的体系中得到京房纳甲的启发。
   再者要说明的是京房的纳甲中的纳支。若要论爻中五行,京房所采用的的主要是支的五行,因此在京氏易学中纳支非常重要。据《汉书·翼奉传》所载:“上以奉为中郎,召问奉:‘来着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奉对曰:‘师法用辰不用日。’”[ ﹝汉﹞班固:《汉书》,颜师古 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4,《卷七十五·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第2737页。]孟康的注解是:“假令甲子日,子为辰,甲为日,用子不甲也。”[同上,2737页.]这就说明了京房时代比较重视支的作用。如上文所言,《京氏易传》下卷说:“八卦分阴阳,六位配五行”。因此,京房的纳支也是坚持阳卦各爻纳阳支,阴卦各爻纳阴支的原则。这是纳支的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就是要确立一个起点,京房本人精通音律,关于纳支的起点京房或是受音律的启发。卢央先生对此有比较准确的看法:
  《后汉书·律历志》载京房说:“夫十二律之变于六十,犹八卦之变至于六十四也。宓羲作易,纪阳气之初,以为律法。建日冬至之声,以黄忠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吕为羽,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徵。此声气之元,五音之正也。”又说:“以六十律分期之日,黄钟自冬至始,及冬至而复,阴阳寒燠风雨之占生焉。”可见从历法来看冬至所在之月或建子之月为一年之始,而十二律以黄钟为首。黄钟又自冬至始。所以黄钟当乾之初九。[卢央:《京房评传》上,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匡亚明主编,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第128页。 ]
   京房的纳支是以黄钟作为建子之月为乾卦的初九爻的。起点确立后京房又根据隔八相生的生律原则,来将十二支纳入到八卦的系统之中的。十二律又叫六律六吕,与十二支一样也是有阴有阳的,而且与十二地支相对应。如《史记·律书》所述:“十月也,律中应钟。应钟者,阳气之应,不用事也。其于十二子为亥。”[ 《全注全译史记全本》,(汉)司马迁撰;李翰文主编。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5,《卷二十五·律书第三》,第409页。]因此根据《史记》的记载推出十二律与十二地支的对应关系是:黄钟,十一月建子;大吕,十二月建丑;泰簇,正月建寅;夹钟,二月建卯;姑洗,三月建辰;仲吕,四月建巳;蕤宾,五月建午;林钟,六月建未;夷则,七月建申;南吕,八月建酉;无射,九月建戌;应钟,十月建亥。其中六阳律为:黄钟,泰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剩下的便是六阴律。根据隔八相生的原则,黄钟起于建子乾卦初九,历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八位,在律中对应的是林钟。由于林钟是阴律,同时未也是阴支;因此根据阳卦纳阳支,阴卦纳阴支的原则,此时未对应的是坤卦的初六爻。接着又从未位算起,历经未申酉戌亥子丑寅,这时律中为泰簇;泰簇为阳律,而寅为阳支,因此寅对应的是乾卦九二爻。依此相推,得出乾卦初九至上九分别纳子、寅、辰、午、申、戌。根据“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原则,坤卦初六至上六爻分别纳未、巳、卯、丑、亥、酉。其他卦纳支的情况分别为:震为长子,子承父业,因此震卦纳支与乾卦同;坎为中子,坎卦初六起于寅,分别为寅、辰、午、申、戌、子;艮为少男,艮卦初六起于辰,分别为辰、午、申、戌、子、寅。又根据“天左旋,地右旋”的原则,巽、离、兑三卦纳支的情况为:兑为少女,故初九起于巳,分别为巳、卯、丑、亥、酉、未;离为中女,故初九起于卯,分别为卯、丑、亥、酉、未、巳;巽为长女,故初六起于丑,分别为丑、酉、未、巳、卯。
   京房就纳甲说将卦爻做了处理,就此将五行渗入到了《周易》的卦爻中去,本来以爻变为基础的易学就被五行化了。由前文所述京氏纳甲“用辰不用日”,因此八卦中爻的五行由支来决定。关于地支的五行本于《礼记·月令》五行配四时的说法,按照《月令》的说法一季度有孟、仲、季三个月,土散布于季月之中。春季:寅、卯月属木,辰月属土;夏季:巳、午月属火,未月属土;秋季:申、酉月属金,戌月属土;冬季:亥、子月属水,丑月属土。因此,如就乾卦来说:初九爻为子,属水;二爻为寅,属木;三爻为辰,属土;四爻为午,属火;五爻为申,属金;上爻为戌,属土;其余各卦以此类推。这样,京房就将八宫卦的五行以及卦中各爻的五行确立下来,这样根据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便于说明易学系统的整体性。
   第三,京房将卦与爻的五行确立之后,便用五行的思想来解释《周易》。如《京氏易传》解释姤卦说:“阴爻用事。金木互体。天下风行曰姤。”[郭彧:《京氏易传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2.10,第66页。 ]姤卦是乾上巽下,乾为金,巽为木,因此说是金木互体。其解释《象》文时又说:“木入金为始,阴不能制于阳,附于金柅,《易》之柔道牵也。五行升降,以时消息。阴荡阳,降入遁。”[同上,第67页。 ]在这里京房用五行说来解释《象》文“柔道牵也”,认为此爻是木入金的开始,也就是柔开始浸刚,所以说“阴不能制于阳”,而附于阳。按照五行的属性,金的性能是克木的,木入金,就表示“阴不能制于阳”。
   在《京氏易传》中还有大量用五行生克的关系解释卦爻辞的。如《京氏易传》中解释乾卦所说:“水配位为福德,木入金乡居宝贝,土临内象为父母,火来四上嫌相敌,金入金乡木渐微。”[同上,第66页。 ]陆绩注说:“甲子水是乾之子孙,甲寅木是乾之财,甲辰土是乾之父母,壬午火是乾之官鬼,壬申金同位,伤木。”[郭彧:《京氏易传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2.10,第66页。 ]这是以八宫卦为母,而其位为子,用五行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卦与爻的关系。在乾卦中,乾卦属金,为母;初九爻为水,金生水,因此是福德,也就是陆绩说的“乾之子孙”;九二爻为木,金克木,故称为宝贝,即陆绩所说的“乾之财”;九三爻为土,土生金,称为父母;九四爻为火,火克金,称为官鬼;九五爻为金,与乾卦相同,故称为同气。在《京氏易传》下卷中京房说:“八卦,鬼为系爻,财为制爻,天地为义爻,福德为宝爻,同气为专爻。”[郭彧:《京氏易传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2.10,第134页。 ]  由此可以看出,京房将干支系统纳入到易学系统中之后,又根据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将六亲纳入到易学系统中去。反应了京房“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京房看来,宇宙乃至易学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天地的变化暗示的人事的变化,京房就是基于这样的哲学观念来构建他的易学系统的。
   八宫卦和纳甲说都是京氏易学的特色,另外京氏易学的体例还有积算和建候,虽然其算法相对复杂,由于积算和建候也是纳天干地支入其八宫卦中,因此也离不开五行生克制化在建候和积算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在卢央先生的《京房评传》中已经将建候与积算说的很清楚了,笔者主要还是关注其中的五行思想。如京房在《京氏易传》中解释乾宫的姤卦时说:“积算起乙亥水至丙戌土,周而复始”,在这里陆绩解释说:“灾福之兆生乎五行升降也”[ 同上,第66页。]。也就是说,在运用了积算之后,要通过五行的生克来表现各爻之间的关系,从积算的出爻亥水到上爻戌土,其中是五行的力量在起作用。这是各爻之间在运用积算是涉及到的五行关系。另外还有,论积算时也要考虑到卦的五行。如《京氏易传》中论及观卦时:“建癸酉至戊寅,阴阳交伏。积算起戊寅至丁丑,周而复始”,陆绩接着解释道:“用金为首”[ 同上,第70页。]。在这我们可以注意到,观卦是属于乾宫四世卦的,而根据八宫卦的五行属性,我们都知道乾宫八卦都是属金的,因此即使观卦上巽属木,下坤属土,积算也是从木到土;但是还是要考虑到卦本身的五行属性。在唐代的《开元占经》中一些辑录的资料,我们可以考察京房易学中其他体例运用五行推论的资料。如京房的日占法,京房是将太阳的颜色与五行结合在一起,根据太阳的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吉凶,可谓别具特色。如京房所言:“日者,太阳之精,萌于东,盛于南,其色赤。今乃青,青东方,少阳色也。谓人君微弱,国无贤辅则至此灾。”[ 同上,第197页。


]五行与五色的对应在上文我们已经叙述,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京房的日占法是根据太阳颜色的变化来推断人事的。
   京房的易学系统可谓是庞杂,总而论之,笔者认为京氏易学的诸多体例还是与五行学说糅杂在一起的。如果离开了五行哲学的方法论,京氏易学可以说是一盘散沙;依靠五行的休王与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京房将其易学的纳甲、八宫、积算、建候等体例结合在一起,观测天象,依据阴阳五行,做出其合理的推论,这是京房看待世界的方法,也是其易学的哲学基础。
     

                                                 
参考文献                                                                                                                         

2020-03-17 18:15:11 - www.ems86.com
对新时代宗教二重性问题的再认识 11/5
城中村问题的形成原因、危害与对策 9/24
孔子思想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以伏尔泰为例 11/5
我国乡村治理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8/22
中国、印度和菲律宾三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业比较 9/9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