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运用的光辉典范——浅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运用的光辉典范——浅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崔子宁
(中共中卫市委党校教师 宁夏中卫市   755000)
                
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的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成果,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一伟大思想确立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一新思想是引领全党全国人民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伟大飞跃的指导思想,是引领全党全国人民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的指导思想,更是引领全党全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当前和今后的重大政治任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入学习这一伟大思想,必须深刻把握其思想方法论,这一伟大思想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唯物辩证的分析方法,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
    一、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一针见血地指出:“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说,不是玄虚空洞的清谈,重视实践、追求真理、与时俱进才是其精神实质。因此,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坚持实践第一,就是坚持实践是认识和理论产生的源泉和动力,就是坚持认识和理论的目的在于实践。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源泉和动力。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政治论断的基础之上;根植于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三步走”战略目标中“解决人民温饱”和“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已经提前实现的基础之上;根植于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地提升,党的面貌、国家面貌、人民面貌、军队面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前所未有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基础之上;根植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人民事业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我国社会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的基础之上。这一伟大思想,充分吸收过去经验,立足当前实际,着眼未来目标,澄清了过去模糊的认识,提升和完善了过去的目标,集中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在于指导全党全国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理论必须服务于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当前新时代条件和实践的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系统地回答。可以说,这一伟大思想的根本着眼点和目标就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坚持唯物辩证的分析方法
唯物辩证法不仅是对于客观事物运动发展规律的揭示,也是对认识规律和思维规律的揭示。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一是抓主要矛盾,坚持重点论。毛泽东同志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现实依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而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的核心和钥匙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确定,是关乎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所有的具体工作都要围绕主要矛盾来开展,主要矛盾也始终贯穿于各项具体工作之中,在部署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必须要紧紧扭住“牛鼻子”,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全面向前发展。
二是坚持“具体—抽象—具体”的辩证思维方法。“具体—抽象—具体”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一个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讲,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也是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维方法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改革开放近40年来取得的成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及党情、世情和国情发生的重大变化的充分理解和把握之上,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和立场,总结、分析、研判、概括、提炼,凝聚全党和全体人民的经验和智慧所创立的科学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思想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的历史的伟大实践,又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理论,必将在具体的历史的实践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事业推向全新的高度,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三、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要使客观世界发生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的变化,在认识和把握好客观规律和人的需要的基础之上,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理论必须而且必然地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为崇高使命,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群众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
一是坚持生产力标准这一根本价值尺度。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价值取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改革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从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我国社会的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最高价值尺度。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动力、终极目的和最高价值。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了203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首先体现在党的十九大主题上,党的十九大要求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其次是体现在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目标的设定上,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到“两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和第二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都是以“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为根本标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的最高体现。
第三是体现在对各项工作的安排部署之中,要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建设人民衷心拥护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辩证统一的理论品格,展现出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和无比强大的引领力量,我们坚信,在这一伟大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目的必能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将实现!


作者简介:崔子宁,女;籍贯:河北石家庄;单位:中共中卫市委党校;研究方向:法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

2020-03-17 18:01:52 - www.ems86.com
针对常用几种检测扶梯超速、逆转保护功能方法缺点和误判现象的剖析 11/5
抚顺地区蝶类资源名录初报 10/26
职务侵占罪中主体认定的思考 10/31
地铁车辆运营中MCM电压传感器的作用及典型故障分析 10/27
对村委会主任收受贿赂问题应如何定性 10/31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