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睦、事业稳定、孩子健康成长,相信这是大部分人奋斗的目标,在“她领袖”周贇不平凡的事业道路背后也有这么一个平凡的期许。


事业与家庭兼顾 并不那么容易


烟草公司出身,稳定的工作并没有让周贇安于现状。一次机缘巧合让她接触到了现在从事的照明行业,她辞去了这份别人眼中的“美差”,决定在“险恶的江湖”闯出一片天。也就是这次机会,让她遇到了相伴一生的人。也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夫妻二人在一家公司工作后,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公司的业绩也逐年提升。但是一切也并非一帆风顺,在事业步入“快车道”后,不可避免地,两人的生活上也会与工作发生一些冲突。


“刚开公司的时候,时间都不是自己的,可能一个电话就要放下家人和朋友去工作了。有一次我生病,然后我丈夫起初是说要回来照顾我的,但是后来因为工作上的事又去忙了。第二次又答应说在一个时间之前一定回来,最后还是爽约了。我一时间无法接受,觉得这样的日子是过不下去了,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赚多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生活稳定、家庭和睦才是我所追求的。但后来冷静下来之后,还是努力地去解决这一矛盾。在这之后,我就和我丈夫约定,每周至少有一天是要回家吃饭的。”


在周贇对爱情的坚持下,经过了这一次的考验,两人间情感的连接也愈发稳定、牢固起来。



从小热爱音乐 遗憾之余成就他人


周贇从小就很喜欢唱歌,后来也去学了电子琴。出于对音乐方面的喜爱,在她十三四岁的时候,她还去音乐厅里当过几年驻唱歌手。但由于宽松的家庭环境,父母并没有刻意地去培养她这方面的才艺,于是她也就没有在音乐道路上走下去。


也许成为“她领袖”并不是偶然,也许“有朝一日要站上真正的舞台展现自己”这个愿望早已埋在那个十几岁小女孩的心中。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未能走下去的音乐道路也许埋没了她的艺术才华,却也让她在冥冥之中能够去成就别人的梦想,为那些能站在舞台上的追梦人点亮一束束聚光灯。


成功必有其因 付出终有回报


相比起现在80、90后“不做996,远离ICU”的“洒脱”,周贇对于事业的投入和执着令人敬佩。


世上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她不同于常人的坚韧让她从当年的创业道路上历经风雨,一路走来。


那是在2003年,周贇的公司接到了一个医院的基建项目,但出于种种原因,并没能拿下照明这一主营业务,而是承接了陌生的标识标牌业务。医院方面对接的负责人对项目要达到国际一流标准的要求让她倍感压力,但她并没有退缩。于是在此之后的每一天,从一早就开始跑楼层去了解每个科室的不同要求,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当天的安装结束后才回家成了她的家常便饭。甚至有时连家都不回,直接住在工地的一间办公室里。


尽管做的不是自己擅长的业务,但出于对公司、员工负责的担当,周贇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坚持去完成它,即使过程充满艰辛与坎坷。


 “当你有信念想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尽管有时过程可能是痛苦的,但是结果一定是好的。”


只做“看得见”的慈善


作为曾经的“卡枚连芭莎公益慈善基金慈善夜”标王,周贇对慈善的态度也经历过很大的转变。


“其实一开始我是不愿意做慈善的,因为当时有太多负面新闻。捐出去的钱可能根本就没有帮助到那些你想帮助的人。我希望做的慈善是透明可见的,能看到结果的,而不是付出之后,只得到一个“慈善家”的标签。所以我觉得卡枚连做的慈善就很好,包括之前给偏远地区捐赠的救护车、为孩子捐赠的教室等都是实实在在看得到的东西。”


对善款的去向保持关注,这不仅是对捐赠的公司负责,更是对受助者的负责。像周贇这样有条件地履行社会责任,未来希望能多一点,再多一点。


 (卡枚连&芭莎公益慈善基金捐赠的教室)


孩子是社会的未来,而说起自己的孩子,她也有着一套独门教育秘籍。“父母赚钱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未来还是要靠她自己”,这个在其他父母眼中甚至显得有些“另类”的理念是周贇一直奉行的。


“我一直跟我女儿说,爸妈现在的财富将来不一定是给你的,我们赚钱是为了给你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但未来你的社会责任、你想过的生活都需要你自己去寻找和创造。”


不追名逐利 将来只想创造健康


谈到对未来的规划,继续创造更多财富、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显然并不在周贇的计划中。想做对身边的人有帮助并且自己想做的事是她自己的一个小目标,而父亲近些年身体欠佳则让她坚定了健康事业这一方向。比起追名逐利,从“身心灵”多层面进行提升,让人们由内而外地得到健康、收获愉悦,显然能让她获得更多的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


从发展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做慈善到对将来从事健康事业的规划,是周贇对于自身社会责任感和担当身体力行的完美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