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保障体系培养适应建筑业外向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模式研究 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建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保障体系培养适应建筑业外向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模式研究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建筑企业转型升级急切需要职业教育界培养出既具备国际语言交流能力又熟悉国际工程技术与施工规范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助力中国建筑企业顺利“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因此,引进国际先进建筑技术、职业教育理念和优质教学资源,培养适应建筑行业外向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我国建筑职业教育的要务。本文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了如何建构合作办学项目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CMF课程体系及DARE三方质量评估体系。


建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保障体系培养适应建筑业外向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模式研究 ——以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戴明元 鲜洁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已有60余年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
学院从2005年举办中外合作项目,已毕业10届共3400余名学生,在校生规模1200余人。随着合作办学项目多年不断开展和规模逐渐扩大,学院深感必须对项目管理、资源优化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探索和积累进行科学研究、总结和凝炼,于2008年12月成立了二级单位国际技术教育学院,专门负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启动了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国际教育技术学院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凝练,建构了一套独特的合作办学项目质量保障体系,于2013年10月得到初步成果并在“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上做主旨发言,随即应用于合作办学实践,现将实践成果汇集成典型案例。
一、引进国际优质资源,培养国际化建筑技术技能型人才
长期以来,学院一直把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国际工程需求和行业转型升级作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目标导向;把引进国际先进建筑技术、职业教育理念和优质教学资源,培养适应建筑行业外向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价值取向。
学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13年来,紧紧围绕“通外语、会管理、精商务、懂技术”的培养目标,从2005年引进澳大利亚先进建筑施工技术和优质 TAFE 职教体系,到2012年引进英国先进施工管理经验、澳大利亚 BIM 技术和经国际认证机构CITY & GUILDS 认证的课程体系,始终坚持对引进的先进技术与教学资源不断整合、优化和本土化,逐渐形成适合学院实际的创新性教学资源,以培养适应中国建筑行业外向发展需求,熟悉国际工程施工技术和工程规范、善于运作国际项目、能组织涉外工程投标报价、施工管理的建设类国际化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建构质量保障体系框架,优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院把办学质量作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生命线,主动探索建构项目质量保障体系,服务合作办学项目的内涵建设,优化合作办学项目。
2008年12月国际技术教育学院成立后,针对项目管理和教学质量问题,提出了“规范合作办学项目管理,提高合作办学项目质量,培养涉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内涵建设目标。在深入研究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先进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创新出 “一种模式、两个体系” 的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框架(如图1所示),即:科学先进的“顶层设计,集中管理,精简机构,办事高效”合作办学项目集中管理模式,中外融通的“中外双方核心课程+中外双方匹配课程+项目特色课程”CMF 课程体系,四层循环的“项目内部教学质量诊改+外方合作院校教学质量审计+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外部评审+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莱弗朗等)教学质量评估”DARE 质量评价体系。

 

 


图1:“一种模式、两个体系”质量保障体系框架

“一种模式、两个体系”质量保障框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系统地解决了制约合作办学项目质量提升的三个主要矛盾:即管理、课程、质控;厘清了制约合作办学项目质量提升中管理模式、教学资源与质量评价的逻辑关系:
即新管理模式,统领合作办学全过程;以引进和优化为主要途径,建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经诊断、评价、整改,最终实现合作项目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该质量保障体系在全国建筑类职业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属于首创,具有指导和示范作用,可推广可复制。
(一)宏观层面:顶层设计、集中管理,创新项目管理模式
学院探索与创新出“顶层设计,集中管理,精简机构,办事高效”的科学管理模式,为项目稳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组建以学院院长为主席、外方副院长为副主席,双方主要部门领导为成员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委员会,建立定期磋商制度,对项目进行顶层设计。以“双方共管、协作并进”为理念,每年会晤1至2次,深入探讨项目运行、教学质量、招生就业等重大事项,推动项目平稳发展和质量持续提升。
顶层设计是指由项目管委会确定项目发展目标和管理政策;集中管理是指项目放在学院二级单位--国际技术教育学院,并由其统一对外、对内、对上、对下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其管理、合作、统筹能力;精简机构是指减少了学院外事办、相关系部对项目的多头管理,避免办事推诿,相互职责不清等现象;办事高效是指项目在资源引进、课程匹配、教学管理、外事管理、学生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和效率。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图
(二)中观层面:优化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建构四层循环质量保障体系。
1.优化资源、匹配课程,创新建构 CMF 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 ,实施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按国家相关规定为学生颁发中外双方学历证书,但须修完中外双方要求的所有课程。
外方课程体系的特点是以工程项目为核心介绍知识点,强调能力目标。中方课程体系的特点是以“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形式呈现。据此特点,在学习研究、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应用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将引进资源与学院课程体系对接,凝练出了“核心(Core)课程+匹配(Matched)课程+特色(Feature)课程”的 CMF 课程体系,即合作专业课程体系由保留双方各自的核心课程、双方课程整合匹配而成的匹配课程、双方为项目专门开发的特色课程构成。课程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
 
图3:CMF 课程体系结构图
中外双方匹配课程是比对中外双方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分别梳理中外双方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的教学要点,再将双方教学要点进行匹配而成。该类课程是项目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要部分。课程匹配原理如图4所示。
 
图4: 中外双方课程匹配原理示意图
CMF 课程体系,实现了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重构,满足了合作双方学历证书对课程的要求,达到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本土化’人才的目的”,凸显合作办学特色。这在高职院校输入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性。
2. 目标定位、科学评价,建构四层循环 DARE 质量评价体系
在合作办学过程中,根据戴明 PDCA 质量闭环理论,研制出一套完整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评价体系。
(1)质量方针和目标。基于学院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项目质量方针为“管理规范、质量优良、持续改进、科学发展”,要求按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对项目实施规范管理,适时质量评估并持续改进。结合学院办学历史与特色,项目确定质量目标为“全面成才、着眼国际、顾客满意、不断提高”。具体指标如下:
学生毕业率≥95%;毕业生优良率≥50%;毕业生就业率≥90%;顾客满意率≥80%;总体水平逐年提升。
(2)DARE 质量评价体系。根据戴明 PDCA 质量闭环理论 ,建立了四层循环的 DARE 质量评价体系,即项目内部教学质量诊改(Diagnosis),外方合作院校教学质量审计(Audit),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外部评审(Review),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等)教学质量评估(Evaluation)。
项目内部教学质量诊改每年一次,重在对教学日常管理、教学目标达成、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进行诊断和改进。外方合作院校教学质量审计每两年一次,合作外方派国外审计专家深入项目课堂,通过听课,对教师、学生的访谈,查阅教学文件,对项目质量进行全方位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外部评审是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每年一次对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审并出具审核报告,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要求整改进措施。第三方评价机构教学质量评估是指学院聘请麦可思、莱弗朗等公司对项目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并出具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包括培养结果与毕业生评价、培养过程分析、核心课程有效性评价等。
DARE 质量评价体系(如图5所示)要求定期开展项目的教学质量评估与审计,从培养过程保障办学质量。按照该体系“持续改进”要求,项目运行过程要不断进行质量监督、记录、评价和改进,促进了项目良性循环,质量持续提升。
 
图5:DARE 质量评价体系图
(三)微观层面:打造国际水准实训条件,提升项目师资质量。
共建国际水准实训室,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人才。CMF 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外方合作院校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优势和先进性,改革“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双方共建具有国际水准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理论和实践融合教学,让学生在工作实践环境中完成理论知识学习。项目2014年率先引入外方优质资源在学院建立 BIM 技术实训室,将本地在建工程作为实践教学案例,将合作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匠精神。
管理培训并重,提升中外双方任课教师水平。CMF 课程体系要求外方派出双师型教师承担外方核心课程,要求中方专业能力强、英语水平高的教师与外方教师共同承担匹配课程、共同制定授课计划和课程标准,确保培养目标达成。
编制外教手册,对项目外教选派,外教的教学、评价与考核有章可循,控制外教质量。
成立项目专业教研室,遴选一批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和工作经历的专业课教师;20余名中方教师先后获得了澳大利亚 TAFE 培训与评估四级证书;40余名教师参加土木类专业英语研修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英语教学能力,实现匹配课程双语教学、中外教师合作教研。
自合作办学项目实践以来,通过不断探索提升合作项目质量,学院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急需的国际化建筑类高端技能型人才,打造了一批优秀的“双师、双语”型教师,总结出一套可广为复制的合作办学项目管理模式和质量保障体系。为下一步职业教育走出国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中国特色建筑类职业教育理念及技术奠定了基础。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资源优化改革试点项目》(川教改办【2015】4号)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2019-11-28 20:51:56 - www.ems86.com
跳绳对提高大学生800米、1000米成绩的实验 9/10
传统图案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11/7
高职院校物流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0/25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12/13
提高煤矿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工作能力 3/10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