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即强国新时代,给当前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更多新命题、新任务、新要求,其中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新时代符合国情、顺应民意、关乎未来的千秋大计。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必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主要参与者和重要推动者,而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的贯彻和意识的培育应当走在前面,因此,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周小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阐述了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共生,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命题
70年前新中国的诞生意味着饱经苦难的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受奴役、受压迫的近代历史,从此站了起来;改革开放40多年的艰难跋涉我们取得了一系列非凡成就,尤其是GDP总量从2010年起跃居地界第二,中国人民从此富了起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强国新时代,“强国”背后蕴含着十分丰富而具体的内容,是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共同增强,是综合国力的整体提升。党的十九大把“美丽中国”上升到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强国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工作重心,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生态文明意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与国家前途命运和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宏大事业,需要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离不开人们的广泛参与和长期坚持,而思想意识指导具体行动,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应当走在前面。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场所,引导大学生学习和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论,树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意识、全局意识和长远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整体薄弱。主要体现在,第一,大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生态意识加以自我约束,乱扔垃圾、浪费粮食、浪费资源等不良现象在大学校园里仍然层出不穷;第二,大学生普遍缺乏相应的环保监督意识和维权意识,对发生在周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往往淡漠视之,以为事不关己;第三,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及相关制度、政策的学习和了解少之又少,更没有形成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的整体氛围。有学者指出,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主要局限在环境学科等相关专业 ,普遍存在缺少专业师资力量,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僵化,收效甚微等问题。可见,将生态文明思想的培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重而道远。
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课题。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人类生存的新危机,必须冲破原有的价值局限,除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外,还可以、也应该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与时俱进,主动承担起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时代使命,不仅有利于提升高校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生态文明型绿色高校,更有利于培养新时代具有新思想的高素质人才,加快建设生态和谐的美丽中国的步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学习和弘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过程中应当贴合实际、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将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具体的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西方工业革命的迅速兴起,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及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开始沾沾自喜,称“人类终于战胜了大自然,成为世界的主宰。”恩格斯对此反驳道:“我们决不要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逐渐形成了唯物主义的生态自然观,科学阐述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自然界相对于人的先在性和客观性,根源性和整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对马恩生态观的传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产生的新成果,因此,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有助于大学生系统全面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科学性和传承性。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催生了中国人“敬天畏天”、“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古代思想家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正如张载所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又如程颐说:“人与天地一物也。”朱熹认为“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可见,古人强调人与万物乃同类,众生皆平等,人没有权利主宰万物,世间万物需要遵循其自然本性得以生存和发展,即“各适其天”。古人注重“顺天时”、“奉天时”,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食不毁器,荫不折枝,体现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也表达了朴素的传统生态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制度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制度体系在传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弘扬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基础上,不断与实际相结合,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从建国初期毛泽东关于“绿化祖国”的号召,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口号,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主张“防害于先,综合治理”的方针,提出“节约型经济”思想,再到江泽民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十八大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逐渐从自在走向自觉,理论不断创新,制度不断完善,成为体现党和国家政治意志的新标志,“绿色发展是底色”的理念深入人心,开启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并提出了著名的“两山”理论——“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制度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有助于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水平的全面提升。
培育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价值意识和法治意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GDP高速增长的背后是沉重的生态问题。目前我国约60%的城市缺少污水处理厂,约80%的城市无法有效处理垃圾,约70%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作为时代先锋和社会精英,大学生应当认清我国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树立忧患意识,做到严于律己,以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并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和法治意识,除了经济价值、美学价值之外,要将生态价值作为衡量事物作用的评判标准,帮助自己更理性、更准确、更高级地进行社会认知。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利于生态文明事业的持续推进,也符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促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承和创新,为生态文明的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遵义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11-05 22:53:26 - www.ems86.com
探析本科院校思政教育的目的及意义 11/28
党风廉政建设与生产经营工作有机结合的几点探索 10/26
CCTV《新闻周刊》节目内容与形式研究  11/10
运用认知语言图示理论提高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翻译能力  11/10
论新时期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10/26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