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日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模式改革——以在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为中心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高校日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模式改革——以在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为中心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随着全球一体化各国人民的文化与经济交流愈加频繁,我国与日本相邻,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十分密切,因此具有较强跨文化能力的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高校日语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上相对薄弱,如何建立新的日语课程体系并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使高校的日语专业形成以培养跨文化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模式,以满足新时期中日贸易以及文化交际的现实需要。

高校日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模式改革——以在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为中心
刘舒
 
我国与日本一水相隔是距离较近的邻邦,历史上的两国来往经历与类似的文化背景使得两国在许许多多的方面都极其相似。然而近代以来中日由于受到不同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时代的发展与衍变,两国文化已经有了深深的不同[1]。作为日语专业的大学生要对日本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深刻理解日本语言的内涵并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就需要高校在日语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引入日本的本土文化,让大学生从日本的文化当中去认识日本,理解日本语言所蕴含的文化涵义。
一、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模式的缺陷与不足
在当前的高校日语专业教育理念中,“传授语言知识的具体内容以及语言的结构与类型”的模式已经逐步被“启发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创造能力形成内在的学习能力”所代替,高校外语专业对于“跨文化交际培养能力”“跨文化理解外语教育”的教育模式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2]。然而,从社会的调查结果来看,我国日语专业在校生与毕业生在与日本人进行跨文化交流与沟通时普遍存在文化内涵理解不足所造成的语言障碍,包括日语敬语的使用对象及范围、有文化背景的特定词语的运用、日本人表达方式比较委婉与模糊和女性专用词语的运用等,对日本文化的了解不足导致了与日本人沟通实践不够顺畅,而这里最大的难点是日语敬语的运用。日语中的敬语是日本特有的社会文化,日本人以严格的敬语来划分交流对象的身份与尊卑,如果不能充分了解日本的等级文化与尊卑意识,就无法理解日语中的敬语内涵,更不能灵活运用日语中的敬语与日本友人进行交流。而日语中的委婉表现、模糊表达、女性专用词语以及日语中的省略表达等都是日语文化中的典型组成部分,也需要对日本的文化有足够的了解才能理解。我国高校的日语专业的教育始终专注于日语的单词背诵、语法剖析以及语句的结构学习上,长期忽略了日本语言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国家文化元素,大学生对异国文化理解能力以及文化与语言的结合理解能力都严重不足。如何避免大学生们在与日本人交流实践的时候产生语言障碍与交流误区,培养出具有优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日语专业精英人才以顺应时代发展,对高校来说已经刻不容缓。
二、提升高校日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必要性
有关专家提出,在现代的国际文化交际中,仅仅会说对方的语言是无法真正进行两国文化的交流以及弥补民族之间文化的隔阂的。要说一个国家的语言,就一定要深刻理解那个国家的人民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体系的,一种语言的诞生背后是独特的思想模式与价值理念,不同的国家必然具备不同的思维方式与社会价值。只有充分的了解这个国家文化的形成历程,才能在思想层面与文化意识上与其进行顺畅的沟通,心灵上的共鸣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彼此有着深刻的理解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国家之间亦是如此。
中国和日本同属于亚洲人,人民有着相同的黑色头发与黄色皮肤,自古以来就有着文化交流与互相借鉴的友邻关系,但是两国的社会文化与生活习惯差异很大,所以在我国大学生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困扰。自我国高校开设日语专业以来,就始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日语语言的直接学习与研究上,利用大量的单词背诵、对日语语法的剖析以及学习不同语句的组合与结构,而忽略了日本语言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国家文化元素,对大学生的异国文化理解培养以及文化与语言的结合理解能力都缺乏必要的培养与重视。这样的教学后果就造成了大学生们在与日本人交流实践的时候产生语言障碍与交流误区,大学生们从课堂与书本上习得的语言在实际运用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缺乏对日本文化的理解使得大学生习惯性的按照中国的文化标准与思维模式作为交流基础,使得对方有莫名其妙的感觉,对敬语的理解不足使得大学生无法根据实际的场合与沟通对象使用恰当的敬语来进行交流,容易给对方造成失礼的印象等,种种交流误区加大了跨文化交际时产生的文化摩擦,对顺畅的国际交流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因此在高校日语专业的教学当中融入日本文化,让大学生从根本上理解日语与中文的差异性,对提升日语教育的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三、融入日本文化,培养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日语人才
要解决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模式的不足与缺陷,就要采取将日本文化引入日语课堂的模式,积极大胆的摸索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路径,逐渐构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日语教学课程体系,行之有效的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3]。通过高校构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新模式与新课程体系,使大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日本文化的独特内涵,也能够理解与欣赏日本这个国家所具有的不同文化底蕴,并深刻了解日本文化与日语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进而熟稔掌握日语的运用表达能力,从而达到与日本人顺畅交流沟通的能力。
建立“日语理论+实践+日本文化理解”的综合日语教学体系,将日本文化根据课程内容完美融入日语教学当中,打造日语课程跨文化教育模块。根据我国的国际文化与经济交流实际需求,建立日语语言理论基础扎实、交流实践能力优秀、对日本文化的理解深刻的综合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日语专业大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前提,将原有的日语课程与多元学习模式进行科学的整合,构建开放式多文化日语教学课程体系。首先,在原有的日语教学基础上,增加“听”、“说”与“实时口译”的环节,让大学生得到更多的日语运用实践机会;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模块部分,要积极开设日本民族文化、日本民间传说、日本基本礼仪、日本文学鉴赏等选修课程;在日语实践教学模块部分,要大力开拓大学生的日语实习平台与基地,我国在日本设有多家可供日语专业大学生前去实习的海外合作日语实习基地,高校可定期组织学业优秀的日语专业大学生进行海外基地实习活动,增加大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动力[4]。从学校的课堂教学延伸到校外课堂;由国内的模拟场景日语练习扩展到国外实习基地的学习与工作实践。通过多元化的日语教学、日本文化融合与日语实践,日语专业的大学生会综合全面的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日语的沟通交流能力。
高校应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日语专业的教学基准,全面革新高校的日语教学课程与内容,大力创新日语的教学模式。要从大学生对日本文化的“认知”入门,通过对一个国家文化的了解,逐渐理解与熟悉这个国家语言体系的特点,进而运用这门语言进行体验。一门语言的学习不是单向的,让大学生学好日语高校就要打通两国之间文化的通道,形成一个双向的文化流通,让两国文化和谐的融合与循环起来;高校要迎合信息时代的来临,积极运用互联网提供的海量学习资料运用于日语的教学模式当中,还要向日语专业的大学生大力推荐优秀的相关学习书籍与资料。高校要关注国际形势,及时掌握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往来的态势,不断审视自身的教学情况,积极创新日语教学模式,果断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大力鼓励并嘉奖日语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推出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在高校日语教学中坚持以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倡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应用能力,因材施教,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将日本文化融入日语教学课堂时,组织大学生就日本文化进行热烈的讨论,深化日语理论知识,为大学生营造和谐积极的日语学习环境,鼓励大学生多说多听多交流[5]。让日语专业大学生在对日本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后从而对日语语言体系的形成有了具体的认知,进而对日语语言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高校日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要建立在对日本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将日本文化有效融入于高校日语教学课程体系当中,是构成跨文化日语教育一体化教学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日语教育模式的创新将有力的促进日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养成,从而减少国际交流之间的文化摩擦,对未来的国际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米丽萍,谢青青.基于海外实习的日语专业跨文化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文学教育(下),2019(10):156-158.
[2]王婷.浅谈跨文化教育在日语教学中的开展[J].现代交际,2019(18):193+192.
[3]贺佳.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理念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9(41):254+269.
[4]邓娟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日语教学改革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8):65-66.
[5]李红梅.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9):32-34.
(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9-11-05 20:39:13 - www.ems86.com
《最强大脑》节目制作成功之道 5/6
袁枚的“沙弥思老虎”与薄伽丘的“绿鹅”故事之比较 10/26
浅析《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11/12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及其对公共组织管理的启示  11/12
物流企业的OTO模式初探 11/3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