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党的好政策,还需自己更争气——海雀脱贫实践的经验启示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有了党的好政策,还需自己更争气——海雀脱贫实践的经验启示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一年的时间,如何啃下最后难啃的硬骨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摆在广大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面前的最迫切任务。尽锐出战,把能干事的干部放在第一线,更要激发广大脱贫一线干部和群众的内生动力,在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公民素养、保障生活质量上“争气”,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有了党的好政策,还需自己更争气
——海雀脱贫实践的经验启示

吴金涛


一、“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
海雀村位于乌蒙山腹地的赫章县河镇乡东北部,上世纪80年代曾以“苦甲天下”而闻名全国。1985年,海雀村的森林覆盖率为5%,村民的年人均粮食占有量107公斤。198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3元。“海雀村、作坊河,罩子雾齐门槛脚,要想扯尺遮羞布,肩膀当作地皮磨。”这段流传在乌蒙山区的顺口溜,是海雀极度贫瘠的真实写照。海雀的贫困,惊动了中央,更催生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序章。1985年7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到海雀村视察调研后,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谋划后,亲自倡导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由此开启了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篇章,也开启了海雀人植树造林、奋战深度贫困的新征程。
在党的领导下,在文朝荣和海雀村民的奋斗下,经过30多年的努力,海雀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昔日的风沙策源地,变成了现在的水土涵养地,实现了从“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的转变,成为中国反贫困的典范。截止到2018年末,海雀村森林覆盖率为70.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11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6%,2016年已实现整村出列,如今的海雀,黔西北民房错落有序、美丽大方,道路四通八达,全村产业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二、新愚公“十子法”“群众工作六法”成就“海雀之变”
如何摆脱极度贫困状态,时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朝荣和海雀村村民痛定思痛,探索出“群众工作六法”和“十子法”,以新时代的愚公精神,30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战,尽心守护,搬动了海雀贫困的大山,成就了“海雀之变”。
1.“林、草、畜、肥、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4年前的海雀,山上是“和尚坡”,风沙漫天,一有暴雨来袭山下泥沙俱下,一年有半年缺粮。海雀的极度贫困甚至惊动了中南海,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如何发展,摆脱极度贫困?文朝荣在经过思考后,决定了植树造林的发展模式,开启有林就有草,有草就可以畜牧,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有粮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经过连续三年奋战,实现了万亩荒坡披绿植,开启了海雀发展的新篇章。树木成林,有力的缓解了风沙肆虐,涵养了生态,同时也为林下养殖、农田增产、解决温饱提供了坚强保障。可以说海雀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典范。
2.“十子法”谋人民幸福
海雀村着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探索出“瞄靶子、梳辫子、结对子、理路子、想法子、找票子、甩膀子、强班子、凑份子、造册子”的“十子法”。 “十子”机制,即瞄靶子建识别机制,梳辫子建分类机制,结对子建驻村机制,理路子建规划机制,想法子建帮扶机制,找票子建融资机制,甩膀子建动力机制,强班子建引领机制,凑份子建联动机制,造册子建管理机制。从贫困的识别、帮扶、推出,融资、班子建设等各方面,探索出一条摆脱贫困重要工作方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了人民幸福。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不忘初心主题教育活动,不忘初心,就是要坚守为人民幸福奋斗。海雀村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以林业带动各项产业发展,逐步实现了大多数人的小康之路,但是也有部分群众相对贫困。为此,海雀村充分利用十八大以来扶贫的政策和对口帮扶优势,积极探索出一整套贫困地区的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工作方法——“十子法”,成功的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整村脱贫,真正的做到了为人民谋幸福。
3.“群众工作六法”实干出“干货”
如何真正的融入群众,是一门学问。文朝荣积极践行党的性质和宗旨,扎根群众,探索出一条朴实而又智慧的群众工作方法,即勤串门,摆政策;办急事,干实活;找路子,不苦熬;掏心窝,解疙瘩;我带头,一起干;当杆秤,作清泉。 文朝荣以串门形式讲政策,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工作第一位,勇于创新、勇找出路,向群众掏心掏胆、立明规矩,带头苦干实干、冲锋在前,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以正直公道“一碗水端平”赢得群众信赖,赢得民心,真正做到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干出了脱贫攻坚的生动典型,干出了群众的真心拥戴,干出了实实在在的全面小康,干出了村民满意的人民幸福。真正的融入群众,就要和群众打成一片,而文朝荣的群众工作六法,就是最好的群众路线的见证。同时,只有真正的做到了为政清廉,公道正派,才是真正的群众路线,真正的为群众利益着想。
4.“新愚公”搬动贫困大山
有工作干劲和工作方法,更要有百折不挠、连续奋战的坚定决心。文朝荣30年如一日的植树护林之路,坚持“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养牲畜,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能多打粮的思路” ,带领全村村民在一万多亩的山坡上植树造林,既涵养了生态,又实现了产业融合循环发展,搬动了贫困的大山,实现了海雀的巨变。海雀村一万四千亩的林海,不是一天两天干成的,也不是等来的,是海雀村全体村民一年接着一年栽,一年接着一年守护,用30多年的心血浇筑的。新时代的干部,也需要愚公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和勇气,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中持之以恒,接续发力,搬动前行道路上的一座座大山,实现一个个奇迹。
三、“有了党的好政策,还需自己更争气”
从“4个人3个碗,断粮五天”到“连续3个春节在山上植树”,从“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从全国知名的贫困到全国知名的脱贫生动典型,“海雀之变”有党的政策引领,有党中央和民主党派的大力扶持,更有文朝荣这一基层干部30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的“争气”,有海雀村村民在极度贫困下跟党走,苦干实干的“争气”。党的政策是引领、是方向,而干部的“争气”,群众的“争气”,是开创事业的根本动力。当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剩下的都是些难啃的硬骨头,要更好的推动广大干部群众的干事创业精气神,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发扬“争气”精神,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上下功夫,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热情为民的情怀做好工作。
“还需自己更争气”,一是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广大干部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准发展方向、找对发展路子,踏踏实实的静下心来为人民干实事、干好事、干利在千秋的大事、干造福子孙后代的伟事,在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公民素养、保障生活质量等方面“争气”,下足了功夫,将党的政策、决策、宗旨等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的实惠福利,全面提升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奋力拼搏,真正的做到全心全意的为人民谋幸福。
二是广大干部要主动作为,在激发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上狠下功夫。只有自己主动,有了想脱贫想奋斗的动力,才能确保贫困群众真正在物质和精神上实现脱贫。为此,要充分利用部分贫困群众想富裕的心思,根据实际采取可行的脱贫措施,确保帮扶一户脱贫一户;要充分利用非贫困群众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带动作用,带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出工务工等,摆脱单干风险;要掏开心窝和贫困群众讲政策、讲利弊、讲发展、讲致富,让贫困户摆脱“等、靠、要”思想,实现贫困群众从脱贫攻坚的受益者到脱贫攻坚参与者的转变,真正让广大群众参与到脱贫攻坚当中来,靠勤劳实现脱贫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掉队、不反弹。
同时,不仅仅是贫困脱贫攻坚需要自己“争气”,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各项工作中都需要“争气”,需要不断的发挥干部的创新创业精神和群众的创造精神,将党的政策落实为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推进各项工作创造性的开展。现在,距离第一个百年目标只有一年的时间,广大干部要以“有了党的好政策,还需自己更争气”的朴素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提高群众的激情,打赢这一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
(作者单位:中共毕节市委党校)

2019-11-05 19:45:54 - www.ems86.com
关于大连创建世界海洋城市总部的现实论证 12/18
关于大连创建世界海洋城市总部的现实论证 10/25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探析 12/17
“镇级市”建设模式:政府与市场互动视角—以义乌市佛堂镇为例 10/25
苏光明 潘应利 许青斌/玉环全岛新型城市化刍议 12/17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