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理念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融入与创新研究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环保理念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融入与创新研究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环保理念也不断发展创新,为提升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开展思政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而在环保社会背景下,怎样将环保理念注入到思政教育中,这是高校思政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对此,需要结合思政课程开展环保理念渗透教学,不断创新和发展思政教育,促进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融入环保理念的可行性,分析大学生环保理念教育现状,并探究环保理念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融入和创新对策。


环保理念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融入与创新研究
张衡


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要提升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强化思政教育很有必要,而环保理念只是思政教育的一个方面,将这一内容融入到思政教育中,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对于提升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将环保理念融入思政教育的认识度并不高,对此,需要进一步强化思想创新,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环保理念的有效应用。
1. 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融入环保理念的可行性
高校思政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人格品质、行为习惯、精神气质等,将大学生培养成新时期的四有公民,以便未来更好的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对于高校思政课程而言,课程更重要的是要实现让大学生有着正确三观、判断标准以及较高的精神境界,成为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优秀接班人,这一课程的德育教育性质更为凸显,而对于新时期的社会公民而言,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不仅是一种生存需要,更是可持续发展中需要坚持的良好习惯[1]。环保理念可以作为思政课程的一个分支来进行教学。在思政教育中,提到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等,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带入环保理念教育更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所以说,将环保理念融入到大学生思政课程教育中是有一定基础条件的,思政课程是环保理念传播教育的载体,反过来也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丰富和提升。
2. 大学生环保理念教育现状
虽然现阶段全社会都在倡导环保,大学生对于环保的重要性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是就目前大学生的环保理念教育和实践现状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对于一些大学生而言,环保很重要,但是跟自己似乎并没有多大关系,他们认为环保是清洁部门和清洁人员的事情,在生活中,随地丢垃圾、吐痰、攀折花木、浪费水资源等行为比较多见,这些都是非常不环保的行为,一些大学生虽然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并不环保,但是不会去改变,存在侥幸心理。甚至一些大学生对于其他学生的环保行为嗤之以鼻,比如不用一次性碗筷吃饭,在他们看来是一种不卫生,在路上随手捡起垃圾丢在垃圾箱内是一种做作行为等,这些思想价值观认识都出现了一些偏离,导致大学生环保践行能力差,整体环保素养不高[2]。而就高校的思政教育来看,对于大学生的环保理念教育这方面开展相对比较少,一般只是在涉及这方面知识的时候才会提及,而没有将环保理念贯穿到整个大学思政课程教学中,对于环保理念的教育也是更多的停留在理论阶段,具体的实践比较少,学生对于环保的认识也比较浅显,不能真正将环保行动落实到实践中,也不明确生活中的环保小举动。
3. 环保理念在大学思想教育中的融入创新对策
强化环保理念宣传,提升环保意识。为让大学生系生活的细节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环保意识,针对环保理念和环保内容等,高校要把握思政教育的主阵地,积极在思政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主题的环保教育系列活动。要善于营造氛围,增强意识。在思政课程内外组织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活动,也可以在学校走廊过道墙壁上张贴环保标语,警示图片,让环保入脑入心;开展环保实践活动,为建设绿色家园共同努力。为强化环保的宣传效果,还可以为大学生环保行动树立榜样,养成习惯。利用升旗仪式对全校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选出“环保卫士”代表做国旗下讲话,并对大学生进行大力表彰,发挥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对获奖学生的表扬,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全校学生,激励他们自觉保持环境,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具体的宣传教育活动中,可以围绕环保教育活动的试点,用实际行动证明,环保不应只停留在口号,通过一系列互动,在校园内外进行环保教育宣传,推广“绿色校园”的概念,推动大众对环保的参与,使环保成为一种社区文化,一种人人可以参与的行为和时尚,润物细无声式地贯彻绿色发展精神[3]。通过环保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寓教于乐,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既能增强集体凝聚力,又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文明素质,贡献出环境学子的铮铮力量。
强化环保理念渗透,体现在实践中提升思政水平。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环保是高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向。对此,高校要强化环保理念渗透,强化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这也是思政教育需要把握的创新育人模式。例如,近年来的热点话题——“垃圾分类”,针对这一话题,高校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垃圾围城”已经非常严峻,垃圾回收利用是目前实现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最佳途径,提高学生们垃圾能源化的意识,激发大学生和家长们进一步关注“垃圾循环利用”之路。要让大学生深刻的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但同时也是环境的保护者。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要通过积极开展多样化的环保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注重环保理念,明白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麦秸秆以及其他农林作物可以都可以变废为宝的同时,更加要珍惜我们生活的碧水蓝天的来之不易,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培养环保意识。对此,高校要借助思政课组织大学生学习国家建设生态文明有关政策资讯,以及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4]。其次,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和新部署,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通过多种形式的环保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环保道德,以促进同学们用切实行动自觉维护校园及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环境,助力同学们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去。
这样大学生才能真正认识到垃圾分类是环境保护的大势所趋。将每日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是大学生以及每一个社会公民应该做的事情,通过宣传教育与实践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向大学生一代普及环境保护的知识,通过开展大学生环保志愿者活动,带动当地群众积极参与,助力“环保革命”的不断推进[5]。
组织开展环保创新大赛,将环保理念发展成指导成果。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本学科人才培养能力,营造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良好实践环境,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热情,相关高校要组织举办大学生环保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将环保行动和创新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成果,发挥环保的创新价值。比赛可以围绕倡导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理念,并以科技竞赛的形式,提升大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鼓励大学生以独创的科技理念和发明制造展示成果,引导大学生特别是与环境保护专业相关的学生在环境保护领域进行科技创新[6]。科技理念作品可以是能够有效体现资源节约和环保内涵的一种创意、理念、产品的虚拟概念设计,可以论文的形式(须含虚拟概念设计图)提交;科技实物作品可以是已经制造出来的能够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效果的发明制造或者计算机软件作品,也可以以实物或者软件的形式(须附制作方案)提交。围绕 “环保科技创新”相关课题进行创新性方法、技术和产品探讨,主要关注领域可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的保护、废弃物的有效利用与回收、农业环境的保护、噪音控制、环境美化、环境意识的提高方法等。通过环保创新大赛开展,将环保理念发展成实际的指导成果,对于新时期的思政环保教育渗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环保理念渗透教育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期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针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开展,高校要提升思想认识,不断提升思政教育和创新水平,促进环保理念的渗透和融合,体现素质教育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慧.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研究——以高校墙面文化建设为视角[J].中国民族博览,2018(10):70-71.
[2]梁冰.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对策选择——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体会[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4):87-91.
[3]李莉.低碳环保理念下思政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影响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43(06):175-177.
[4]冯丽.大学思政教育中环保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融入与创新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43(05):137-140.
[5]李赟.环保观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与结合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43(01):23-27.
[6]李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01):45-48.
(作者单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2019-10-15 21:50:31 - www.ems86.com
探析本科院校思政教育的目的及意义 11/28
党风廉政建设与生产经营工作有机结合的几点探索 10/26
CCTV《新闻周刊》节目内容与形式研究  11/10
运用认知语言图示理论提高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翻译能力  11/10
论新时期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10/26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