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和”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略论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中华“和”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略论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中华“和”文化博大精深,其和谐之道既体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也 体现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中华“和”文化中蕴含的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 以及人与自然之和等内在精神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指引;反过来, 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发展完善过程中彰显了中华“和”文化的智慧,两者辩证互动、 相互影响。


中华“和”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略论
徐莹 郑秋月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社会复杂多变,人类的前途命运几何?人类命运的出路何在?如今的世界,日新月异、命运交织,我们人类需要结成命运共同体。追本溯源,“命运共同体”植根于中华“和”文化。中华“和”文化依托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式进入全球舞台,人类命运共同体向前推进,将中华“和”文化向世界广泛传播。
一、 中华“和”文化的和谐之道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向往于世间万物的共生共荣,而这一理想恒久贯穿着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和”的文化。“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遵循的核心理念, “和”文化精神深深融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是中华民族生衍不息之源、代代相传之根。中华文化之“和”追求的是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以及人与自然之和,蕴含着天人之和、人际之和、物我之和。这种“和”是由己及人、由己及物的,是一种整体性的和谐之道。
  人类社会的和谐之道。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的“和”意指和谐、和睦、和善、和平、祥和等, 注重调节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讲求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和”意味着对立事物之间达成的统一,是指在同一事物内部诸要素间或不同事物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结构上达成的相对平衡的特殊状态。其中,人与人之和体现的是“和”调整着社会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不和”关系,削减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冲突,以达至平衡状态;人与社会之和体现的是“和”调节着个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不和”状态,缩减个体与社会间的对立冲突,以达到平衡之态。正如史伯所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意在表明不同事物之间需要相互配合、相互依赖,才能达到平衡之态,如此方可称之为“和”,有了 “和”事物才能演进发展,才会有新鲜事物的产生和出现。中华“和”文化所倡导的和谐精神内嵌在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与时偕行,流传至今。
中华民族十分重视人际的和谐,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意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讲求和谐,失掉了“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就会疏远,
 
由此便会产生隔阂。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多样性事物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但对待差别的态度应是包容的,赞同包含着多样性、差异性的“和”,反对单一化、极端化的“同”,强调为人处世要包容多样、彼此尊重、相辅相成,表达了孔子“求和”的价值取向。“和”在这里的作用就是维系日常生活中人们之间的和谐互补关系,达成人与人之间的优态共存,构建起和睦的关系网络,维护社会内部秩序的稳定与和睦。在与他人相处时,人们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我自身的行为是否“妥当”,而考虑这个“妥当”问题,其实质表达的是:我与人相处是否遵循了“和”的精神。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为了保证彼此间关系能互相容纳、和谐与共存继下去,需要我们反思自身,不强加自身意愿于他者,以包容之心与他人协调共进。
   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中华民族“和”文化除了注重人际之和,还十分关注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问题,强调自然万物之和,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共生共存,人作为万物中唯一有灵性的生物,可以达到世间万物与我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这实际上表达的是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同属一个大的生命体,人与自然彼此汇合、相互协调。一方面,人尊重自然本身的运行规律,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充盈丰富的物质资源;另一方面,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整自然,以满足人的生活需要。如孟子所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反农节、密网不入池沼、伐林有度,这些细微行为透露的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推崇的人与自然的一致性。人在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自然供给的资源,自然环境也可持续性运转下去。因而,人与自然皆有所得,皆有所利,人与自然达到协调统一。

二、 中华“和”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辩证互动
中华“和”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辩证互动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中华“和”文化中蕴含着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以及人与自然之和等内在价值,指引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运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共建共享、共同发展,承扬中华“和”文化的智慧,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和谐之声。
    中华“和”文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指引。中华“和”文化包含“和实生物”的生存智慧,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生存性价值指引。“和实生物”强调不同事物、不同因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和谐相处, 形成某种合力作用于事物,就能催生新事物。正如荀子讲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荀子•天论》)世上万物各自达到它的和谐状态,它就能继续生存下去。
 
这是以坚守“和”的基本精神状态,谋求生存的最大限度。当今世界纷繁复杂, 各种全球性难题,尤以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问题为重,不断困扰着世界人民,威胁全人类的生存环境。“世界向何处去?”成为全人类存续的最大困惑。中华“和”文化内蕴着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为世界人民提供生存智慧。全人类只有力争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社会之间、家庭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保持和谐的状态,才能共同捍卫人类的生存权。
中华“和”文化包含“和衷共济”的发展智慧,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发展性价值指引。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不仅仅只是为了生存问题而不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不断开发新技术,更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地生存于世界,为了人的可持续发展而相互协作。《尚书•皋陶谟》载有“同寅协恭和衷哉。”此处“和衷”言之同心协力,意在团结一心,强调人们面对共同的困境应该相互协助,共克时艰。又如《国语•鲁语下》中提到“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讲的是即使苦匏这种植物不能供人食用,但能让人渡水,免于灾祸。“和衷共济”调的是不同事物虽具有不同的性质、功能和作用,但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就能达到“和”的最大功效。这是“和”文化为人类的延续发展提供的生生智慧,也是作为一种发展之道,指导着人类社会在面临共同的发展问题上应优先谋求共同的价值共识,避免对抗和冲突,为当代人和子孙后代谋求永续发展,这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性价值指引。
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中华“和”文化的智慧光芒。当今世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①,整个人类社会日益成为命运与共、命运交织的命运共同体。顺应世界潮流和时代发展趋势,中国积极倡导世界各国要和平发展、弃冲突斗争,要合作共赢、弃零和博弈,要文明交流互鉴、弃颜色革命,始终展现中华“和”文化精神之光,从政治、经济、文明、安全、生态建设五个方面向世界人民阐释中华民族的和平愿景,为世界人民勾勒出包容多元、相互依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蓝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来都不是只为当代人的发展而考虑,其视野不仅仅只局限于当下当时的发展,而是具有长远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将中华“和” 文化所包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② 的核心要义注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发展,向世界各国阐释中华“和”文化精神。
人类的未来只能在和谐有序中得到延续与发展,从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坚持睦邻安邻,到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强调守望相助,到推动建设中

①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74.
② 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 60 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16.
 
非命运共同体,秉持真实亲诚、团结协作,再到铸就中拉命运共同体,倡导共同发展,都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是中国联通周边与世界的现实路径,无不显示了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坚守万物共生共荣的和谐精神,无不反映出中华民族血脉中的“尚和”基因。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画地球“同心圆”,而非是搞“一国独霸”的“离心圆”,倡导的是中国与世界的和谐互动,各国人民的民心相通。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真正展现出了为当代人谋福祉、为后代人续发展的远见卓识,吸纳世界文明中多样性之“和”,这正彰显了中华“和”文化坚持的“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09-25 16:39:36 - www.ems86.com
探析本科院校思政教育的目的及意义 11/28
党风廉政建设与生产经营工作有机结合的几点探索 10/26
CCTV《新闻周刊》节目内容与形式研究  11/10
运用认知语言图示理论提高大学英语四级汉译英翻译能力  11/10
论新时期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10/26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