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中“空”观念的辨析以及其与佛教“空”观念的异同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道经中“空”观念的辨析以及其与佛教“空”观念的异同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空”观念是道教思想中较为重要的一个观念,早在道德经中,老子便有对“有无”观念进行辨析,而在其后道教的许多经书中,“空”的观念也多有体现。本文即从道教的“空”观念入手,对道经中的空观念进行分析,并阐述其思想内涵,最后比较道教与佛教空观念的异同。

 

 

道经中观念的辨析以及其与佛教”观念的异同

 

高雅琪

  

 

 

在道教中,“空”的观念贯穿了其中,并由此产生了许多哲学上的思辨,在许多经书及文学作品中都对“空”观念加以利用,比如在《射雕英雄传》中的全真派中,周伯通即发明了一套七十二路空明拳,应用的即是道教中“空”的观念。道教中的“空”观念最初起源于早期道家学说中老子的《道德经》,其中对“有”和“无”的辨析,在后来的道教中被发扬光大,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关于“空”的理论体系和著述。并且,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所阐述的“空”也借鉴了老子的“无”,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互相吸收、借鉴,形成了道教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

、《道德经》中的“无”

老子的《道德经》作为道家经典,是道教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础,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道德经》中很强调“无”,并且对“无”和“有”做以了对比以及哲学上的阐述,这些也是道教的“空”观念的根源之所在。《道德经》中关于“无”的观念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关于“无能生有”的问题。“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老子强调,“无”是“万物之始”,是万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所有的事物都是从无,从混沌中产生的,“无”是万物的本源。道家认为,最好的东西是从无中产生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老子强调,所有的东西归根结底都是无,最好的音乐是没有声音的,最好的形象是没有形象,这应用在艺术中即是留白的观念。“无”会更加深刻、更加彰显“有”的魅力,“有无相生”,只有将有和无互为表里,才能有所对比,从而展现出无的妙处。

此外,他认为追求真理就应逐渐减少自己的主观意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只有经过了一无所有、一无所知的地步,才能达到无所不知、无所不有的境界。老子在政治上则更加强调无,并提出“以无事取天下”的观点,“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四十八章)只有顺应规律、顺应自然之道,才能做到“无事”,进而取得天下,发展为有。因此老子强调“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将欲望剔除,“常使民无知无欲”,从而达到“无”,进而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

其次,是关于“有无之用”的问题。《道德经》中体现了重无轻有的思想,“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但这不是单纯的只讲求无,而是在有的基础上,将其变为无,从而获得其他用处。因而老子所讲求的无不是虚无,而是与有相结合的,在有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无,这种无是为了“用”而存在的。而无不仅是为了有而存在,更是一种存在的常态,是通达了之后无需再有:“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第二十七章)善于计算、善于关闭、善于捆绑,那么“筹策”、“关楗”和“绳约”自然就没有用处,因此,无也是为了“用”而存在的。

最后,是关于“有无循环”的问题。《道德观》中有无的变化是“周行而不殆”的,不断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功遂身退,天之道。”(第九章)中,“功遂”是“有”,“身退”是“无”;“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第十四章)中,“希”、“夷”、“微”乃是描述“有”之起点和“无”之终点的状态。因此有和无循环往复,相生相克,达到大道。

二、道经中观念的辨析

道教的创立是为了求道成仙,这种思想贯穿了道教历代的各种经典之中,并体现在其修炼方法以及追求的目标与境界中。道教为求长生成仙,对个人自身的修炼极其重视,因此有外丹和内丹之分,“外丹”即外炼的丹药,而“内丹”则是对内关照、修行,道教注重内丹的修炼,而在修炼过程中提出了“空”的观念,从而影响了个人的修行方式及目标,并在许多道经中都有所体现。

道教认为,对心的审视和观照的主体是慧心,即心的本然状态,是清静心,想要达到清净心的状态,就要处理“空”的问题。在《清静经》中,“空”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要实现心与道的合一,因而要保持心清净的本性,这种“空”不是佛教中所说的对世界万物的空,而是对知觉心发动的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清空,将清净心中的欲念灭除。因此,这不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否定、清空,而是在心与客观世界接触的前提下,消除这种接触带来的不必要的欲念和情感;其次是从“空”实现的结果来看,想要达到清净心的显现,就必须在修心过程中消除后天产生的欲念,由于清净心才是心本来的状态,消除的是本不存在的事物,因此在修心过程中的“空”的念头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即“空空”。因此在此理论中,前一部分是对欲念的“空”,后一部分是对“空”存在的否定,所以“空”以及“空空”在最后都没有存在的意义,只是随顺清静之心的自然发动,即达到与道合一。《清静经》中的“空”观念的哲学思想主要论述了空是如何对清净心发生作用的,并通过空来达到清净内心,复归于道。

《升玄经》中亦有对“空”的观念的探讨,经中认为世间的烦恼,“皆为伪幻,无一真实。”世间的一切都是虚空的,“名”和“体”都是没有实在的,因此必须得事物的真性,方能“弃俗法,守道念真,安神无为。”达到长生成仙的境界。由此,《升玄经》认为我们必须脱离对名、体等世间事物的追求,因为它们是虚空的,并非实相,只有真正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才能达到长生成仙。因而《升玄经》对空观念的探讨并非注重哲学上的思辨,其目的是成仙求道。

《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中也对“空”观念进行了阐述。《海空经》假托元始天尊与海空智藏真士等人问答,演说道法,以虚静无为的思想为本,论述“海空智藏”的理论。经中认为海空智藏是身心空寂的意思,“海空之相,唯空与空,乃能了空;了空之空,不空而空,不了而了。以是当知,名为海空,是为智藏。”修习海空的人,追求的是“道性”,“无生无灭,无生灭故,即是海空”,因而《海空经》认为,生灭是不存在的,要达到海空必须破除烦恼。经中强调“色体如虚空,故名为空空。”认为外界事物都是虚无的空相,“实无本性空”,因而要断除烦恼不为世间事物所牵绊,达到空无的境界。

三、道教与佛教中”观念的异同

《清静经》是隋唐之际关于道教心学的经典著作,以修心为目的,通过对于“空”的理解和体会去除心中的欲望和杂念,以物质世界为基础,依托物质世界来发展清净心;而佛教认为,物质世界是虚空、不实在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世的理论,强调现世的不完满,因此要舍弃欲望,追求来世的幸福,到达彼岸世界。佛教也讲求对于心的修炼,并且也认为心性是本净的,“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坛经》第二十节)这与《清静经》中的观点类似,但佛教更强调去欲修心是为了追求来世的幸福,而道教不讲求关于来世的理论。

《升玄经》和《海空经》都始作于唐初,对当时的重玄学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其中提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理论,与佛教的“空”观念相类似,都认为世间万物没有实相,都是虚无的,因而不能为这些虚无而烦恼、牵绊,要断除烦恼达到空无的境界。但在道经中对于空的观念的解读只是为了长生求仙,并没有延续道家的思想深入的探讨从有到无之类的运动变化的观念,而佛教中的“空”义关涉了人生和宇宙的有无、真假、虚实等根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更多涉及到动态的变化过程以及哲学层面的思考。

四、结语

从道教中“空”观念的发展历程看,道教首先吸收了道家的有无思想,并在此理论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并吸收借鉴儒家和佛教的理论体系,甚至借用其中的哲学思想和一些专有名词,来阐述完善自己的理论构架,比如道家和佛教对“色”与“空”的观念极为相似,汶水居士在《清静经原旨》也引用儒家心学,甚至是五常、人伦等的观点来阐述解释道教的理论,都体现了当时儒释道思想相结合的现象,展现了中华文化相融合、互相包容的特征。而道教结合其他理论体系,从空观念入手,通过自身的一些特定的修炼方法,最终达到长生求仙得道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M]

[2]《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M]

[3]《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M]

[4]范晓利.“空”的影子——“空”在道家与佛家的不同含义[J]. 安徽文学月刊, 2008(8):329-331.

[5]陈杰. 《道德经》中“有”与“无”三重境界之辨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5).

[6]萧兵.“大音希声”的再诠释——兼说“空无”之美[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43(6):97-102.

[7]孙功进.《<道德经>有无观新诠[J]. 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50(5):87-92.

[8]张仲广.<清静经>道教哲学思想论析[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 38(9):6-10.

[9]方立天.佛教“空”义的历史演变[J]. 佛学研究, 2003:78-88.

[10]方立天.佛教"空"义解析[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 17(6):55-60.

[11]张含峰, 董文芳, 张霞.老子之道与佛学空性的相互诠释[J]. 科学经济社会, 2010, 28(3):163-166.

[12]蒋玉智.论早期中国化佛学“空”论对道家“有无”观的扬弃与超越[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8(1):78-82.

[13]白杰.《<清静经>言“空”异于佛教》[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8月

[14]万毅.《南北朝末季道教<升玄经>中的新教义》[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5):85-89.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2019-01-05 16:38:34 - www.ems86.com
对新时代宗教二重性问题的再认识 11/5
城中村问题的形成原因、危害与对策 9/24
孔子思想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以伏尔泰为例 11/5
我国乡村治理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 8/22
中国、印度和菲律宾三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业比较 9/9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