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农村居民物质需求间的冲突与化解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农村居民物质需求间的冲突与化解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飞速发展,随着农村居民物质需求的日益增长,其与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间的矛盾愈发显现。究其原因,这种矛盾的产生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居民保护意识不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单一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化解这一矛盾,则需要从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宣传引导、拓宽保护渠道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农村居民物质需求间的冲突与化解
——以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源傩舞为例
邹景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来源并发展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并世代相承的文化表现形式。当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留存着一大批以农耕文化、传统手工业等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速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正在飞速发展,农村居民的物质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其与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冲突也愈发显现。
大源傩舞作为一种最初以祭祀和祈求丰收为目的的传统舞蹈,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源傩舞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诸如人口不断外流导致无人为继,缺乏保护资金导致保护力度不足,没有有效经济收益导致当地居民保护意愿不强等一系列冲突和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挖掘当前冲突存在的根源,尝试找到一种既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又能够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的途径,以期能够帮助当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化解冲突,走出困境。



当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农村居民物质需求间的冲突

  青壮年人口外流,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在大源傩舞的发源地福建省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全村常住人口中18-40岁青壮年比例不足20%。大源傩舞队队员人数已从最鼎盛时的50余人逐渐减少到现在的10余人,队员中已经基本没有30岁以下的年轻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传统农业为居民带来的经济收益越来越跟不上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加之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导致农村地区青壮年大量外流。人口的流失,直接影响了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承。当前大源傩舞面临的无人为继的困境也是全国很大一部分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一大难题。
  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动摇了农村居民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信心和决心。在大源村的调查中,有居民提出一个疑问:这些东西(指大源傩舞、赤膊龙灯)对现在生活没有什么用处,还有保护的必要吗?在后续调研中我们发现,这位居民的疑问并不是个例,这个问题是很大一部分农村居民针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疑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其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逐步失去其对于生产生活的实用价值。这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脱离生产生活的趋势,动摇了农村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信心和决心。

  新兴文化的冲击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带来挑战。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农村居民对广场舞、流行音乐、网络互动聊天等新兴文化的接受度远高于大源傩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速度正在飞速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也逐渐丰富。新兴文化的不断产生,为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使得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纷繁的选择中一定程度上淡出了居民的视野。如何让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生机和活力,使其重新得到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接纳,将是现阶段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大问题。


  当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农村居民物质需求间冲突产生的原因

   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收入较低,造成青壮年人口流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与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保护侧重于实体发掘和维护不同,其更侧重于工艺和文化的传承。农村地区以初级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与客观存在的较大城乡差距双重作用,使广大农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老人和儿童为主要人口构成的常住人口现状。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人,农村青壮年人口的流失,直接导致了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主体缺失,从而威胁到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
   农村居民尚未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当下,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已经不再体现于其对生产生活所起的实际作用,而是更多的体现于其自身在长期的传承和演进过程中逐步积淀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大源傩舞在当下的主要价值就已经实现了从传统祭祀向其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和面具独特的艺术性的转变。当前大部分农村居民并没有意识到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文化和历史研究价值,因此才会出现上文提及的疑惑从而动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心和决心。
   单一的“输血型”保护使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面对新兴文化冲击时竞争力不足。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基层地方一般采用的都是单一的“输血型”保护。大源傩舞在很长一段时间维系的基础就来源于地方政府每年并不宽裕的补贴和村民傩舞队自筹资金。基层地方保护资金的缺口,加之农村地区长期以来文化建设较弱的不利局面,导致农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资金和人才“双缺乏”的困境。一方面,紧缺的保护资金无法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实施有效的“输血”,而另一方面稀缺的专业人才又使得基层地方缺乏寻找多元化保护手段的技术支持。两者不利效应的叠加,导致了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面临新兴文化冲击时,在其土生土长的农村地区失了人心。


 现阶段农村非物质遗产保护与农村居民物质需求间冲突的化解思路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吸引外流人口返乡。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吸引外出谋生的青壮年劳动力回流,从而逐步扭转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人为继的尴尬局面,是解决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关键。
广大农村地区,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积极鼓励农业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有效解决农村青壮年人口回流后的就业等问题。同时,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积极将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与改善农村居民居住和生活条件结合起来,在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的同时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使广大农村地区能留人、留住人。

  进一步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力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已逐渐丧失了其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但其在历史演变中所积累的历史文化价值则愈发显现。进一步加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力度,让农村居民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价值,是有效实施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前提。
广大农村地区应充分挖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积极拓展宣传和保护渠道,充分利用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举办各类民俗文化节等方式,将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充分展现在居民和游客面前,让当地居民切实感受到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当地居民自觉保护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推动保护模式多样化、市场化,促进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单一的保护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探索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使其在新兴文化大量产生的当下能够重回人们的视野,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
一方面,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积极尝试采用3D、VR等新技术,通过可视化采集和进一步制作和处理,使其以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供专家学者研究和居民游客体验。另一方面,要积极将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向市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农村居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用市场化的运营来支撑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农村非物资文化遗产,既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智慧的结晶。其存在和发展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因此,采取有效手段平衡好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和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二者间的关系,化解文化传承与生活水平提高之间的矛盾,将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兴文化有机结合,促成农村地区形成通过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同时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共赢局面,才是解决当前农村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间冲突的正确之道。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
2017-09-25 23:41:11 - www.ems86.com
《最强大脑》节目制作成功之道 5/6
袁枚的“沙弥思老虎”与薄伽丘的“绿鹅”故事之比较 10/26
浅析《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11/12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及其对公共组织管理的启示  11/12
物流企业的OTO模式初探 11/3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