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与电影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女权与电影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纵观现当代电影导演界,无论是用《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两次开启电影界新纪元的詹姆斯•卡梅隆,还是名下有多部经典作品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无论是美国商业片大师迈克尔•贝,还是中国少数被世界所知的导演之一张艺谋,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似乎都被隐形标榜了一个词:男性。那么电影界中女性又是以怎样的姿态存在?女性意识又对女导演的作品产生了哪些影响?女性导演的电影又反向体现了女权主义怎样的发展呢?
袁怡梦
 索菲亚•科波拉与张艾嘉家庭和时代背景比较
        科波拉家族为索菲亚•科波拉提供电影平台的影响。索菲亚•科波拉出生于世界闻名的科波拉家族,科波拉家族起源于意大利裔的美籍作曲家卡曼•科波拉,其子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因执导《教父》系列闻名,曾四次获奥斯卡奖,其孙尼古拉斯•凯奇亦曾凭借《远离赌城》中的精湛表演摘得奥斯卡小金人,索菲亚的祖父卡迈恩•科波拉凭借《教父》前两部中的音乐也已成为不朽,索菲亚母亲则是摄像师、时装设计师及纪录片导演,她的姑母塔里亚•希雷更是凭借在弗朗西斯的电影中的表演夺得小金人。和尼古拉斯同辈的索菲亚•科波拉则在2003年的奥斯卡上,凭借其仅用时27天拍摄的小成本电影《迷失
东京》,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一举成为最受瞩目的女导演。
处在青春叛逆期的索菲亚更是因不满父亲作为导演对她不断的命令,同时,她认为,因而她决定离开电影这条道路,试图寻找新的兴趣。然而,在尝试过服装设计、美术、音乐等相关专业之后,索菲亚还是走上了电影的老路,以导演的身份。
科波拉家族对索菲亚成为导演的影响可被总结为如下:
整体的电影家族环境为索菲亚提供了早期资源以及良好的舞台。从小在片场长大,并且有一个身为名导演的父亲,索菲亚自小便受到电影的熏陶。作为弗朗西斯三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儿且是年龄最小的孩子,索菲亚从出生就受到家人的极大关爱。含着金汤勺出生的索菲亚,刚出生不久就出演了《教父》(The godfather)最后受洗礼的婴儿,之后索菲亚又相继在她父亲执导的四部电影中饰演角色:《局外人》 (Outsiders,1983)、《斗鱼》 (Rumble Fish,1983)、《棉花俱乐部》 (The Cotton Club,1984)和《时光倒流未嫁时》 (Peggy Sue Got Married,1986)。加之弗朗西斯不允许他所爱的两样东西:家族和电影分开,因而索菲亚童年时常出入片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艺术熏陶。尽管索菲亚大学并未主修电影导演,但长年累月的“实战经历“让她深谙导演之道。索菲亚曾表示,“自己从父亲那里学到了所有的一切,最重要的是要拥有绝对的创作自由,这在拍摄独立电影的过程中更容易实现。”
努力摆脱家族光环的路程奠定了索菲亚电影的基本风格。尽管有强大的家族背景支持她不断出演影片,临近成年时因顶替威诺纳•赖德(Winona Ryder)出演《教父3》 中一个配角而获得年度最糟糕女配角的经历成为了她人生的转折点。索菲亚认为“整个家族被笼罩在大众的视野之中,这件事太恐怖了” ,外界所有的人都对科波拉家族的成员因过高的期望值充斥着挑剔眼光。科波拉家族给索菲亚带来的不仅仅是强大的家族光环,更是伴随着成长的来自明星家庭环境、庞大家族的利益约束等给她带来的束缚,对未来的迷惘和对“自我”的不懈追求。为了摆脱家族光环的影响,不同于同尼古拉斯•凯奇选择“背叛”姓氏,索菲亚•科波拉选择了将自身抽离科波拉家族的成长环境,自己尝试新的道路。她尝试了很多和艺术无关的事情,先是考入加州艺术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Art)学习美术,后又从事过服装设计工作,做过脱口秀主持人,并在拍MV的过程中认识了她的丈夫斯派克•琼斯(Spike Jonze)。索菲亚在二十岁这段时间沉浸在“到底这辈子我应该怎么过” 的迷惑中,将之前演员时代外界对她所有的质疑和苛责抛掷给时间吸收,最终在这些孤寂中寻找到了迷失的自我,也酝酿出了以后将贯穿她作品的关键词:迷茫。“可能最初的选择是对继承父亲事业的一种无意识的反抗,不愿埋没在父亲的阴影下,但终于明白了自己所要做的事情”。她变得开朗而果断,“最让自己吃惊的是我明确知道我该干什么。” 在寥寥无几的电影作品中,索菲亚将自身所经历的这种迷惘融入到了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中。拍摄《迷失东京》后,索菲亚坦言:“我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会想到拍一个这样的故事,只是我的确被这样一个故事所吸引,我就是想拍它,想拍一个在东京这个繁华都市步入中年的男人以及他所面临着的一系列危机。我虽然是一个三十岁的女性,但我认为自己还是能体会男人的中年危机的,这和我在二十岁刚出头时面临的那种‘到底我这一辈子该怎么过’的迷惑应该很相似,于是,我把自己的感受放在了电影角色里,我甚至让角色重新经历我所经历过的情境,只不过电影故事的讲述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的 。”而在其电影作品中,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角色的影像表达,也正是对她大家族角色中亲子关系、少女面临的问题、夫妻问题等的思考与积淀。
张艾嘉成长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张艾嘉出生于1953年的台湾,那时,国民党势力刚因共产党执政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后退至台湾,政治上处于不稳定期,而大批20世纪上半页的自由主义思潮者又聚集于台湾这座政治孤岛,故而为台湾的社会环境奠定了不一样的基础。并且,美国对台由“弃台”到“护台”,相比起时下与美关系较差的新中国,孤岛台湾对文化的接纳性较大,故而从文化开始,西方自由主义文化思潮不断涌入。1950年的现代诗潮,1960年的现代小说潮,1960年中期的现代文化思潮,一波又一波地洗礼了台湾,冲击了台湾社会的专制旧风、僵化政治、保守心理及愚昧习气 。而20世纪中期的美国正处于女权主义第二阶段的高潮时期,这股女权之风也随着美国和台湾国民党的来往以及文化思潮一同流入了台湾,对那个时期的人们有一定影响。张艾嘉出生于一个女性地位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较低下的时代,而她之后的作品无疑是受了这些现代思潮的影响。
张艾嘉的成长历史亦对其往后的作品产生了影响。在其影片中,职业妇女亦能直接表达对性的需求和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但同时她也在不断追寻这种价值在伦理上的合理化,且张艾嘉并没有用张扬的手段去体现女子对性的需求。这和张艾嘉童年生活有着很大关联。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自幼岁祖父母生活的张艾嘉从小接受的教育有着深刻的传统中国的伦理教条,从而思维仍有很大部分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在塑造世界观、人生观的青春时期,张艾嘉前往比同时代台湾开放很多的美国读书,接受了很多西方自由主义文化的洗礼,故而在传统文化植根的心灵上种下了自由和开放的种子。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也加强了张艾嘉电影中女性形象的矛盾体现。
张艾嘉年轻时的感情也无疑为她之后作品采用的女性视觉产生了一定影响。她曾说,爱情是她生命和创作的基石。当年张艾嘉和王静雄在一起时,她是小三身份,但她却在最后掌握了这份爱情,最终和王静雄真正结为一对夫妻。在这段感情里,张艾嘉作为一个女性无疑维护了自己追求自由追求爱情的权利。这从一定程度加强了她对女性权利的掌控,并且在以后的日子用电影的方式通过细腻的女性视觉体现出了这一点。并且,正是由于这一段不光彩的“小三”历史,张艾嘉内心也存在愧疚,故而在电影的表现上更加注重女性对自我价值和自我反省的追寻。在社会普遍价值观体现为“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的女性替代成就感时,张艾嘉的电影《20,30,40》就体现出女主Lily毅然与老公离婚继而去追寻自己的生活,果断、独立且自信地生活的一面。这和张艾嘉自身的婚姻有着丝丝联系。

 女性意识的表达
张艾嘉与索菲亚科波拉电影中女性视觉的不同之处。女性电影不一定说是直接表达女权意识或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而可以定义为从女性的角度去分析的电影。女性的思维相较于男性更加细腻,故而女性导演从独特的女性视觉角度出发去解析男女两性中的独特特点,刻画两性中不同于男性视觉所见的一面。女性电影被张艾嘉以独特的女性视觉娴熟地刻画出来,故事叙述充斥着女性分析问题时不同于男性逻辑化理性化程度占主导的细腻思维,并且通过情感的丰富刻画展示主人公内心,甚至加入女性化的话语来叙述故事。在张艾嘉的电影中,女性意识更多的是一种女性看问题的不同视觉。
不同于张艾嘉,索菲亚•科波拉更多的是从女性主人公的内心进行深度挖掘,体现现代社会中女性角色常见的迷茫感。她尤其喜欢讲述带有强烈个人情感和情绪的故事,在其4部作品中,3部都以女性为叙事核心,一部以男性为叙事核心,都表现了人在各种情景中,与社会,与家庭间的一种缝隙感,造成了无法找到情绪的出口,情绪的宣泄点,并在这种循环往复的情绪中渐渐有一种迷失感。在索菲亚科波拉的电影中,着重表现了以女性为叙事核心,以女性情感描述为基本创作主题的题材风格,大多表现了这些人情感上的困顿,郁郁寡欢的生活,自身与周边的一种矛盾而所造就的伤痕和迷惘。
张艾嘉与索菲亚科波拉电影相似之处。张艾嘉和索菲亚的电影作品也存在一个很大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强调对女性复杂情感的表达。在男性导演遍地的上个世纪,电影中表现出的女子形象多是温柔却弱小的,受限于一般人对性别特征的偏见。人类历史中,女性的角色多是相夫教子的弱者形象,例如在美国,一战以前的社会,各教会支持的女性角色是创造“Christianized home”的一群女人,她们不被支持外出劳动,而是被要求在家中做好家务教好孩子,让丈夫孩子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在中国,提倡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点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尤为明显。而随着女权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女性不再满足于受限于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从而追寻一种自在感,并且相信女性也能如同男性一般挑起社会大梁。但同时,在现代社会,由于各个领域,由于女性毕竟也要承担起家庭的生育责任,对于在同时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性则是更大的挑战,女性的社会角色严重受到“怀孕”的限制:当今社会强烈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雇佣者潜意识地认为女性劳动力难以被完全利用,因为需要照顾怀孕的女子腹中胎儿,女性工作强度远远不及男性,从而对工作平等性产生影响,然而女性权益维护者又同时要求给怀孕的妇女以人权保护,从而使现代社会的女性角色对自身产生了强烈的迷茫感。然而这种复杂的情绪并未在男性导演的电影中体现出来。男性电影中的女性角色通常感叹着女性命运的悲哀,却忽略了随时代进步而产生的女性情感的复杂性。索菲亚•科波拉的电影中主要体现了女性在青春期的迷茫与无助,以及对自身的探索与追寻,而张艾嘉的电影则有着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青春的美丽与残酷,成年后的矛盾与 尴尬,老年的无奈,这些细微的情感特质,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在电影中看见自己的影子。如电影《少女小渔》中小渔的单身女性形象,《梦醒时分》 中玛丽的单身女性形象;《新同居时代》中40岁分居妇女Anna的形象;《今天 不回家》中60岁家庭主妇陈太的女性形象;《心动》中小柔的单亲妈妈的形象、 陈莉的女同性恋形象,《20 30 40》中20岁小洁的女同性恋形象……但同时,索菲亚和张艾嘉在这种情感的表达内容上却是不同的,张艾嘉的电影中,女性通常体现出的是有知识有智慧的能独立控制自我的女性,而索菲亚电影中的女性则仍停留在对自身价值的追逐阶段。
 张艾嘉与索菲亚科波拉电影中女性形象的突破与局限
       张艾嘉电影中女性角色的突破。张艾嘉对女性角色的突破主要体现在张艾嘉电影中的对女性突破家庭和爱情束缚追求职业理想的刻画。首先,张艾嘉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不同于其他电影中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形象,她们几乎都是受过教育的有知识有智慧的女性,于是在张艾嘉的电影中体现出来的便不再是女性对于基本的受教育权利的追求,而是对更上一层的社会地位以及生活幸福感的追求。例如《梦醒时分》中由巩俐饰演的女主Mary,本是到香港找工作的年轻女孩,却不料在成为富豪珠宝商人Peter的情妇后沉迷于醉纸迷金的奢华生活,却又在逐渐迷失中因为Peter对其找工作的要求表示反对而再次找回自己的追求——不是倚靠着男人的钱和爱生活,而是突破,去实
现自己本身的价值。张艾嘉电影中对职业女性的偏爱达到了极致。
    张艾嘉的女性电影的另一个突破则体现在其对性解放的认识上。尽管张艾嘉仍旧逃脱不了植根于心底的传统中国思想的家庭观束缚,她对性的诠释已先于同年代其他导演。

张艾嘉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局限。尽管张艾嘉的电影努力尝试对女性进行新的理解和诠释,但受限于她骨子里的传统思维,其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仍然逃脱不了“家庭”这一观点的束缚。张艾嘉电影中的女性,虽然在追逐家庭幸福感失败的时候会转为职业女性或寻求自由爱情去进行婚外恋,但纵观大体我们会发现她电影里“婚外恋”的女性最终还是会回归家庭(如《今夜不回家》里的陈太)或仍期待一个完整的家庭(如《20,30,40》中的想想)。在张艾嘉的电影中,除了对职业女性这一新时代女性形象的大量宣传,“家”的概念也贯穿着她的所有电影。也就是说,尽管女性在这个追求过程中不断地突破自我,突破女性的形象,却最终无法突破世俗,转弯回到追求生活的传统女性层面。
        在影视形象的甄选方面,张艾嘉也未能逃脱传统式的中国审美:毕竟中国女性意识觉醒相较于美国要晚很多。她所选的演员,如刘若英如巩俐,都无一例外属于传统式的中国审美:大眼睛、瓜子脸,看起来十分温柔具有亲和力。
    同时在性解放的层面,张艾嘉也不能完全做到美国式开放,如《新同居时代》中,Coco和Fai一直仅是同居,却在电影后段Coco临产时表现Fai突然明白家庭的重要性,这也体现出传统价值观对于性关系的拘谨:家庭才是最重要的。
       索菲亚•科波拉电影中女性角色的突破。索菲亚•科波拉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大多以迷惘与探索自我为主题,最明显的体现便在《迷失东京》。女主Charlotte随丈夫来到东京,却在这座城市枯燥的生活中逐渐迷惘, 在这种完全不同文化中有了深深的迷失感,在和对婚后生活产生厌倦的Harris邂逅后产生心灵的碰撞,从而产生面对原本生活的勇气。索菲亚科波拉的电影不再局限于如同张艾嘉的早期对女性权利的基本追求,而是上升到了对迷茫的思索和反迷茫的追寻。女性的形象也不仅仅停留在对表面的“脱离男性及家庭束缚追求职业成就和幸福感”的追求,而是真正成为现代女性的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
一种自我救赎的境界。
  张艾嘉与索菲亚电影中女性形象对同时代社会背景的反向体现
    如同上一节所分析,张艾嘉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仍处于“挣脱束缚”和“家庭观念”的冲突中间。这很明显的体现出张艾嘉成长的时代仍具有的特点:女性意识的觉醒时期。中国女性意识的全面觉醒要远远晚于西方。早在多年以前,西方女性便开始追求女性解放。例如美国,南北战争早在十九世纪便迫使女性走上社会,担任起去当兵的男人本该承担的社会角色;女权发展到二十世纪末期,已然进入第三阶段,不再仅仅是对妇女“权利”的追求,西方同时代的女权主义已发展到精神追求层面。而同时代的中国女性,正刚刚因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而开始经历西方女权的第一个阶段。张艾嘉成长的时期恰好处于传统女性价值观到现代女性价值观快速过渡的时期。因而张艾嘉的电影中体现出的女性主义更多的带有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感。从婚姻观来看,张艾嘉电影中女性形象仍然摆脱不了“精神出轨不允许”的传统价值观念,而索菲亚科波拉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却因为“精神出轨”反而摆脱了自己的迷失。两者电影中的这些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的也是中美两国社会发展上的差异。
(作者系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三女学生,某校园刊物主编,17岁)

 

 

2014-11-03 14:38:28 - http://www.ems86.com/
《最强大脑》节目制作成功之道 5/6
袁枚的“沙弥思老虎”与薄伽丘的“绿鹅”故事之比较 10/26
浅析《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11/12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及其对公共组织管理的启示  11/12
物流企业的OTO模式初探 11/3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