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茗谷雨翠青青,紫砂名壶有长兴。(作者单位:长兴雉城金陵陶坊)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时代智库
 
新茗谷雨翠青青,紫砂名壶有长兴。(作者单位:长兴雉城金陵陶坊)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叶亚琴/文(作者单位:长兴雉城金陵陶坊)

壶艺是一种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高雅的、充满创造
乐趣,开启睿智的文化,这种文化渗透了我的心灵、我的一
生。

生平制壶近千万,绚烂瑰玮有一壶,这便是2002年被评
为全国十大紫砂茗壶之一的“金钉子紫砂壶”,它是我国第一
把获得国家专利局认可外观造型的紫砂壶。它的独创,有着让
人深思的历程:
新世纪开元的8月10日,来自世界各国的地质专家云集浙
江长兴,将“全球性二叠系与三叠系之间标准界线点”的“金
钉子”,在长兴煤山镇与槐坎乡交界区内落成。
距今2.5亿万年的二叠纪与三叠纪之交,即地球在古生
代与中生代之交,是地球发展史上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转折时
期。这一时期,地球上发生了诸多重大地质事件,如大陆漂
移,生物更替,岩浆活动与火山爆发等早就引起世界各国的关
注,并成为当今国际地质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
地质工作者先后在长兴灰岩中采集到15个大类近400种
化石。早在1923年,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开拓者美籍教授葛利
普就注意到长兴灰岩中动物化石群,并命名为“长兴灰岩”。
1962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盛金章院士命名了“长
兴阶”,以代表二叠系最晚的地层。1985年中国地质大学教
授张克信又在长兴灰岩中发现牙形石化石,1986年中国古生
物学家殷鸿福提出以牙形石取代菊石作为划分二叠系与三叠
系,同时也是划分古生界与中山界的界标。1996年中、美、俄、
德等国9名科学家于在国际刊物上联名发表文章,共同推荐
中国长兴煤山的牙形石化石为划分古生带与中生代的标准化
石。经反复论证,在2001年3月5日举行的阿根廷国际地质大会
上,确立界定二叠系与三叠系的“金钉子”落户长兴。
这不仅是地质科学界的荣耀,也是中国人民的荣耀,更
是长兴的荣耀。作为长兴紫砂工艺者该用什么来纪念呢?
一天,在一位朋友的金鱼缸内看到了一块拣自煤山的灰
岩,乳黄色纹路与褐色纹路相间,梯形、立体、类壶形。这一
发现,启动了我的灵感,这不正是制作“金钉子紫砂壶”的雏
形吗?心慕手追,情绪风动。我向朋友要来了那块梦寐难得的
灰岩,开始创意构思。
手指摸捏着柔软的紫泥,易逝的生命追溯着无际的历
史。在中科院杨遵仪、殷鸿福院士等地质学家的指导帮助下,
历经半载,八易其稿,终于定型:壶型为山峰状,高15厘米,
长15.5厘米,宽6厘米,容量约280毫升。壶身用五色土表现地
层,分三组:壶身6厘米以下是模拟二叠系长兴灰岩的色调与
结构,上部为三叠系泥岩,上下之间是夸大了的“金钉石”(煤
山D剖面第27层,厚16厘米)。在金钉石上标出“金钉子”之所
在。壶身又夸张地雕塑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四大门类化石点缀,
它们是:形体似轮盘状华夏菊石;形体似纺锤状古蜓;形状如
鸡的小欣德刺化石;形似海贝的克氏蛤。壶盖钮就是放大了
若干倍的鸡状牙形化石形。
地球的嬗变,人类的到来、离去、重返,这是怎样的漫漫
征程啊!壶中有乾坤!
“金钉子紫砂壶”诞生后,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赞赏。中国
当代地质泰斗杨遵仪院士题写了“金钉子壶”四字加以颂扬。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会长、2002
年中国十大紫砂壶评委执行主任朱玉成先生对此壶作了点
评:“一把‘金钉子’壶,在依然保持茶壶沏茶的功能时,通过
形象化的造型,精细的工艺,诠释出如此丰富的知识,它本身
已超出了紫砂工艺师的范畴……它荣获2002年中国十大紫砂
茗壶,也是当年任何一把紫砂壶难以匹敌的。”
而后,“金钉子紫砂壶”被浙江省博物馆永久性收藏——
历史留给了它一个最根本的身份。
80 |2012.04
风采Charisma

其实,紫砂壶的创新,从它诞生起,就有一段史诗般的传
记。
中国陶器的历史,可溯至6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
但作为盛茶器皿的紫砂陶壶,一般都以明朝时曾任长兴主
簿周高起所著的《阳羡茗壶系》为依据,发端于明正德年间
(1506-1521)的供春,也称“供春壶”。供春的老师却是长兴
顾渚金沙泉旁金沙寺中的一位未曾留下姓名的僧人。
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说:“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
矣。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以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
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
的,附陶穴烧成,人遂用。”周氏简笔勾画了僧人制壶过程。
揭开壶艺面纱的是沙门人之独创。
供春及其“供春壶”怎么师从僧人的呢?《阳羡茗壶系》
记载着如下故事:
金沙寺,位于长兴宜兴交界处,近临顾渚金沙泉。这里
原是唐朝宰相陆希声晚年隐居处,称“陆相山房”,又名“遁
叟山居”,其寺今已不存。然当年建筑宏伟,寺旁有一棵四、
五人合抱的大银杏树,据说银杏树满100年才结一个树瘿(俗
称树瘤),色式异常奇特。
明正德年间,苏州提学副使吴颐山来金沙寺读书,随身
携一僮仆,名供春,侍奉左右。工余之暇,供春见金沙寺一老
僧在炼土制壶,成品精美,引起好奇。于是供春便暗地里学将
起来。久而久之,供春竟掌握了老僧的一整套制陶手艺。一
天,他乘老僧外出,私自取了老僧制壶后洗手沉积在缸底的
陶土,以寺旁大银杏树上树瘿为壶身的花样,做成了几把茶
壶。由于当时没有工具,只以一把茶匙来挖空壶身,并以手指
按平胎面,捏炼成型。因此,茶壶烧成后,壶身表面竟有“指
螺纹隐起可按”的痕迹,倍显古秀可爱,颇有夏商周“三代”
古铜器模样。一次,供春所做陶壶被主人吴颐山发觉,因质朴
古雅,主人非但未予责备,还命他再制几把。后吴颐山邀请当
时名流前来鉴赏,博得一致好评。不消数年,供春制壶手艺竟
远近闻名。他的作品为时人所宝,竞相收藏。供春遂成了紫砂
壶的开山宗师。
供春这位壶艺宗师,从他制作紫砂壶开始,就有创新种
子在其内心萌动、生长。项子京在《历代名瓷图谱》中就注录
了两件供春壶,一曰“龚春圆形变色壶”;一曰“龚春六角宫
灯变色壶”。项先生说此壶有“壁呈红色,注茶后即现绿色,
茶倾倒色复原”的神奇功能,美轮美奂不说,简直为稀世之
宝。
供春用他的实践,为后继者树立了紫砂工艺不断创新的
光辉榜样。他永远为后人所景仰,是不朽的师范!

我的眼前显现着一条可以创造的长长的光明之路,我在
其间追逐着先人创造壶艺的足迹,演绎着自己的创造。
长兴历史上有“帝乡佛国”之称,六朝时被誉为“江左诸
帝,号为最贤”的陈武帝陈霸先诞生长兴,其出生时取水洗浴
的“圣井”至今尚存,此井圆形井圈座于一块大方青石上,与
古人“天圆地方”之义相合。思绪波涛起,“圣井壶”构思灵感
隐然而生:壶身方形,提梁把为“圣”字状,加以圆形杯扣盖
上。壶身缩刻明代隆庆元年(1567)十月长兴知县归有光撰、
县丞吴承恩(《西游记》作者)书写的《圣井铭并叙》碑文,使
“圣井壶”在造型与文化内涵上相得益彰。——此系2004年
精心制成,获得当年全国十大名壶银奖。
山因茶而闻名。长兴顾渚紫笋茶于唐朝大历年间成为贡
品后,大历五年(770)便在顾渚建“大唐贡茶院”,给长兴茶
文化史上写下煌煌一笔。茶与茶具共生,造壶天然,不亦美
乎?于是我便用泥绘手法,制作了“大唐贡茶院壶”。将顾渚
山麓始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占地10余亩,殿堂两厢三进、60
余间,掩映于翠竹丛中,面向太湖,金沙泉涌流其侧,明月涧
横亘其前,旁有清风楼、木瓜堂、息躬及忘归诸亭,南与峰峦
叠翠的虎头岩遥望相对的诗情画意,在壶身上流畅地表现
出来,命意宏博,妙刻富丽,“千汇万状,出有入无”,气贯此
壶。——时为2005年春。该年五月获全国十大名壶金奖。
20 0 9年迎来了建国6 0周年大庆,“予就枕构思”,冥思
中,一个“鼎”字蹦然而出。相传夏禹收九州之金铸成九鼎,
遂以鼎为传国重器。《左传》说鼎为旌功或记绩的礼器。《辞
源》有注云:“鼎为国之重器,三足,因以喻三公、宰辅重臣之
位。”于是,“鼎”定格于脑海:壶身为三足鼎,四周泥绘60个
不同字形的篆书“寿”字。壶盖上浮雕中国地图,“祖国万岁”
四字与国徽壶钮相辅相成。这是一把纪念新中国诞生六十周
年的别具一格的紫砂壶,获当年全国十大名壶铜奖。
长兴位于太湖南岸,春和景明之日,风光旖旎,意象纷
呈。能用紫砂壶这种特有工艺,将其江南意韵展现出来吗?
“没有路可走,自己想出条路来走。”2010年3月,一把“太湖
之恋壶”赫然玉立于我的工作台面:壶身舟状,桥形钮,流
水把,整体有着湖水的柔和隽美,力求呈示出太湖风韵的神
秘。为增添文化内涵,壶上加刻了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吴
兴赋》。购得此壶者,可执壶读赋,品味“鱼米之乡、丝绸之
府”——太湖望县之茗香,这是一种怎样的惬意了得啊!
紫砂壶从明代开始传承至今,其泥、形、工、款、功在现
代工艺的支持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许多创新作品问世。
创新不是哗众取宠,与其他艺术一样,须建立在对历史、对文
化、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只有这样,壶艺才能更好地成为当
代人的精神文明的载体,并发扬光大。
壶艺是一首诗,它蕴含着美学的气度、哲学的浩瀚,能给
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
万转心机,乃成篇什。

2012-10-23 16:35:52 - http://www.ems86.com/
“虚实”在中国山水画中的作用 4/2
新茗谷雨翠青青,紫砂名壶有长兴。(作者单位:长兴雉城金陵陶坊) 10/23
真知困得 ——魏军科国画品读 田荣军          1/20
美术馆展览品牌化管理  1/17
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融入传统木雕艺术的策略 1/17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