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 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基金课题
 
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
投稿信箱:ems9586@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
作者:  中国地理学会西南地区代表处
出版日期:  2013 
摘要:  会议论文目录
 
 Biodiversity soup:metabarcoding of arthropods for rapid biodiversity assessment and biomonitoring Douglas     
 中国西南纵向岭谷区地表覆被变化研究  潘锋;何大明;陆颖;   
 喀斯特山区不同根系湿地植物对重金属富集特征研究  王义;熊康宁;黄先飞;段素明;   
 次生林边缘至内部不同距离梯度的鸟类群落比较  高建云;吴兆录;张强;苏栋栋;赵仁东;邹发生;   
 滇西北退化湿地纳帕海植物群落演替特征及与水文情势关系分析  罗怀秀;   
 国内农作物植被碳储量研究进展  罗怀良;   
 人为影响下的滇池湖滨区湿地高等植物种类组成及其变化  项希希;吴兆录;罗康;丁洪波;张海艳;   
 滇池湿地发现紫水鸡及其生态学意义  罗康;吴兆录;张海艳;项希希;苏栋栋;   
 水流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游泳行为的影响  张倩;康斌;   
 前言     
 中国南方喀斯特与世界自然遗产  熊康宁;   
 基于GIS成都市地质灾害防治分区研究——以邛崃市为例  蒋贵国;   
 岩溶地区土地利用对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的影响—以贵州茂兰为例  陈寅;李阳兵;   
 Integrating remote sensing with GIS-based multi-criteria evaluation approach for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assessment in Southwest of China  张志明;   
 喀斯特石牙形态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分析  陈晓平;金玉香;   
 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四川省居民地分布特征知识发现研究  杨存建;倪静;吴瑶;程武学;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的遗产教育探析  吴妍;   
 基于TOPSIS法的三峡库区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研究  唐小龙;   
 传统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  刘敬华;   
 基于GIS的土壤养分回归模型与其它模拟方法比较研究  朱大运;王建力;
 喀斯特山区土地整理潜力的研究  伍静;   
 应用地表粗糙度地学意义定量分析地表真实面积与垂直投影面积的差异  曾珍;范建容;刘飞;   
 基于生态场势的低丘缓坡土地高效利用情景模拟——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  潘卓;廖和平;   
 直方图匹配算法进行坡度变换的精度评价  胡云华;贺秀斌;毕景芝;   
 山地丘陵地区城市景观格局的粒度效应分析  邵维懿;赵翠薇;谢永生;王培彬;翁应芳;   
 学科的地理科学: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方向  孙俊;   
 云南省中部三种森林土壤含水率、容重和细根重及其垂直分布  单梦颖;杨永刚;高登成;丁洪波;项希希;吴兆录;   
 印度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交界指数研究  曹杰;   
 从系统论角度探讨水循环的教学方法  胡燕;   
 中国西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分析  崔鹏;付旭东;刘兴年;   
 堵塞体溃决对上游来流条件及堵塞模式的响应  陈华勇;   
 利用树轮重建峡口滑坡复活时空分布的尝试  白世彪;洪婷;王建;郭海婷;   
 松散滑坡堆积体降雨入渗过程的实验研究  郭朝旭;   
 泥石流形成区土体抗冲刷特性试验研究  陈舜;王道杰;   
 山地地质灾害研究若干问题探讨  谈树成;金艳珠;虎雄岗;杨军;   
 汶川县地震区映秀镇渔子溪河肖家沟泥石流发展趋势  张钰;   
 泥石流作用下建筑物的易损性  曾超;   
 中国地区石笋古气候记录常用代用指标研究  胡菡;   
 宽级配土的颗粒特征  谢江;李泳;郭晓军;王宝亮;   
 山洪中漂木在拦砂坝溢流口堵塞堆积规律实验研究  谢湘平;
 干热河谷冲沟沟床植被生长对径流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杨丹;熊东红;李佳佳;董一帆;苏正安;张宝军;郑学用;   
 金沙江干热河谷冲沟不同沟头形态特征及其活跃度分级  熊东红;李佳佳;杨丹;董一帆;苏正安;张宝军;郑学用;   
 云南迪庆地区第四纪冰川发育特征研究  张兵;   
 元谋冲沟小流域塘库沉积与泥沙效应研究  刘青;范建容;李瑾杨;李磊磊;   
 大坝引起的泥沙粒径与矿物成分分布研究:以澜沧江-湄公河为例  苏斌;   
 环境规制下的中国水资源利用环境技术效率测度及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孙才志;赵良仕;   
 山地灾害减灾意识的调查分析  陈容;崔鹏;苏志满;王成华;   
 基于FCE方法的重庆市灾害风险综合评价  王龙;徐刚;   
 探析拉萨旅游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体系建设  琼达;   
 西南丘陵山区生态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研究  杨伟;廖和平;潘卓;李涛;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研究  彭文甫;周介铭;杨存建;赵景峰;樊淑云;潘荟交;毛欢;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贫困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  潘菲;   
 贵州羌族农业生产中的生态文化  李锦伟;   
 澜沧江床沙重金属污染及其环境磁学指示  宋静宜;傅开道;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问题探讨  程先;   
 重庆市污染土壤磁化率特征初探  蔡云锋;王勇;庞新坤;   
 长江三峡工程蓄水后的环境变化研究  徐刚;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侯培;闵婕;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重庆市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分布研究  邓永旺;   
 三峡库区生态功能分区研究——以重庆市云阳县为例  樊天相;杨庆媛;
 三峡库区生态区划中对于库区中段生态环境的评价及对策  柏建坤;   
 镇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十直镇为例  何春燕;   
 基于土地利用的效益耦合关系研究—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  何建;   
 后移民时代三峡移民与迁入地农户共生关系优化研究:以重庆市铜梁县为例  叶琴丽;王成;   
 三峡库区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涪陵新区为例  赵琳;田永中;   
 城市表土低频磁化率与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庞新坤;   
 澜沧江中上游干流水电建设影响区关键人文生态对象识别与敏感度评估  李晓波;   
 小湾水库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朱春灵;   
 澜沧江干流河床沉积物污染物质量评价方法探讨  张继来;   
 镇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十直镇为例  何春燕;杨庆媛;   
 贵州高原高硫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龙健;杨江江;李娟;刘方;   
 毕节试验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效应研究  饶萍;   
 云南山区生态工业发展分析与对策  徐家存;   
 论我国生态文明传播的问题及对策  陈沭岸;   
 烟气脱硫脱氮生物塔副产物利用途径的实验探索研究  周文博;邹平;   
 基于时空数据融合模型的TM影像云去除方法研究  陈阳;范建容;郭芬芬;曾珍;   
 复杂地形山区Landsat TM影像不同C校正策略的分析与比较实验  李翠翠;樊基仓;付潇华;樊辉;   
 基于国际法的跨境水分配关键指标及特征  冯彦;   
 喀斯特山区农村生活用水状况调查与研究  石博;熊康宁;   
 具象景观在寺庙(观)园林中的应用  甘娜;陈其兵;罗承德;
 基于主成分与改进的两维图论聚类分析的村域尺度农村居民点整合时序研究——以重庆市巫山县樟坪村例  费智慧;   
 重庆市城乡土地空间规划研究  廖和平;   
 东亚地区具条实蝇适生区预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雪颖;刘晓飞;叶辉;   
 运用~(137)Cs研究重庆岩溶槽谷区山坡土壤的流失和漏失  魏兴萍;   
 典型高原湿地纳帕海土壤碳、氮要素空间分异  贾海锋;   
 西南丘陵山区土地整理排水工程设计——以重庆市巫山县平河乡为例  李丹;   
 基于分子证据的云南白背飞虱成灾种群来源地探讨  胡劭骥;宁眺;曹杰;叶辉;   
 西藏杂草茎直黄芪的景观遗传结构  耿宇鹏;   
 基于HJ-1A HSI的藏北高原狼毒识别关键技术研究  郭芬芬;范建容;陈阳;刘青;曾珍;   
 种群遗传多样性对入侵种喜旱莲子草定居能力的影响  李耕耘;   
 三峡库区植物入侵现状  钟荣华;   
 胁迫引发的DNA甲基化在喜旱莲子草中的可遗传性研究  钱美玲;   
 西部山区矿业城市森林类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探究——以六盘水市钟山区为例  秦趣;   
 基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云南省优先保护区探索  杨飞龄;   
 森林细根研究中的尺度问题浅议  荣丽;   
 借助航模航拍平台对筇竹寺桉树林生长现状的调查研究  罗莉萍;杨让泓;陈瑞伟;   
 国内外碳汇交易机制对我国省域林业碳汇补偿机制构建的启示  李丽娇;   
 湄公河中游鱼类丰富度格局及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  钟金鑫;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的有效课堂教学影响因素体系分析  刘云;李琳;王金亮;   
 借鉴港式教育 促进重庆基础教育发展的对策探讨  付申珍;
 后现代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后的感思(一)  李臻;   
 提升学术团体服务质量,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李晴;张文革;   
 论中学生海洋观的缺失与建构——从海洋地理的拓展入手  余晶;   
 对高中地理教材中气候类型划分的几点不同意见  王忠志;   
 高考地理选择题的巧解  吴锡镇;   
 如何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  李薇;   
 地理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背景  杨娅娜;李晴;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教师的主导性初探  余灯红;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四川地理高考应对  庄永红;   
 运用乡土案例进行地理教学的探索  李文娟;谢家放;   
 我国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研究  宁龙梅;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初探  余祥富;   
 高中生地理课堂学习常见认知误区分析——以高一学生学习自然地理为例  施扬;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运用模式探究  乔宇;   
 教师培训“自构型课程”设计及其效果实现——以“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培训为例  李琳;   
 论中学生海洋观的缺失与建构—从海洋地理的拓展入手  余晶;   
 地理教学之美—多彩区域行——以“八年级地理西北地区”为例  龙雨娇;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地理作业开放性设计研究  肖菲;李琳;   
 加拿大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浅析及启示——以安大略省为例  魏大明;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以《世界的地形》(湘教版)第一课时为例  王冬
 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地理自主学习能力  黄齐珍;   
 高中地理课堂师生交流障碍问题研究——以教师提问学生无人回答现象为例  彭露;   
 高三地理复习模式之案例式复习法------记昆明市2013届高三地理复习优质课《交通运输布局》  李鸿斌;   
 关于新课改后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的一些思考——以“大气的受热过程”为课例  丁玲;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季风气候显著”的课例反思  段青;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研究性学习案例设计——实验课案例和活动课案例研究  李臻;   
 Google earth在《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宁龙梅;   
 中学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运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谢世正;   
 几个火山喷发模拟实验的对比评价与实践  张颖;   
 设置节点,分散难点,增强高中地理的吸引力——以高中地理“大气圈”内容的教学为例  朱文涛;   
 山地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与支撑路径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郭凯峰;杨渝;吴先勇;胡海鹏;   
 深圳市物流园区类型与管理模式研究及对山地城市发展物流园区的启示  宗会明;周素红;闫小培;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石骁冰;   
 贵州省仁怀市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周珊;   
 2000年以来贵州县域经济差异的驱动机制分析  赵翠薇;邵维懿;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开发探析——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  杨晓霞;吴海燕;张云;   
 怒江中下游干流规划梯级开发河段关键人文对象识别及敏感度评估  陈丹;冯彦;   
 基于旅游者意图调查法和潜在市场倒推法的客源市场预测研究——以巫山县乡村旅游为例  王成;   
 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小凉山山地旅游开发研究  邱云志;   
 重庆市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研究  唐飞;
会议名称:  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
2014-01-09 01:02:10 - http://www.ems86.com/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发布2013年度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奖、优秀论文奖、优秀著作奖  1/9
陕西省推荐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 六---十 1/13
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项目公告(中) 11/15
江西省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项目 11/15
2011年度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1/19
 

组织机构

收录证书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