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探讨 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品牌博览会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探讨
投稿信箱:ems9586@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探讨
寿震坤 白文荣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1)
  摘 要: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指示精神,搞好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技能,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结合多年教学实际,特撰写了以下见解。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08(2012)03-0076-03
  一、高职教学管理界定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伴随着改革开放起步,短短二十多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逐渐形成了规模,取得了显著的效益,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才需求增加,高职教育规模得到迅猛发展。教学管理在学校中是整个教学系统正常运转的纽带和核心,它起着指挥、协调、控制等重要作用。高水平的教学管理能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增加教学效益,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高职教学管理的总任务,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办校原则和有关政策,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制定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检查、指挥协调、控制质量、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高职教学管理的内容一般可分为计划管理和过程管理,教学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的中心环节,具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等特征。

  二、高职教学管理见解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面向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牢固掌握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行业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适应上述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出了以下切实可行的若干建议:
  1、引导课程开发,促进课程建设
课程是专业教育系统中的元素,服务专业教育总体目标,承担专业教学中的具体任务,也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体现教育本质的重要方面,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课程质量直接影响着日常教学管理。
  第一,明确责任,理清思路。
课程开发找准方向及切入点,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不断研究和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及教材,突出与专业特色相关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的课程建设;特别是为了做好课程的准确定位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专业所有课程应承包给有相应教学经验的教师,做到课程专人负责,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先进性,为建设精品课程奠定资源基础。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优选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材、高水平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因此,在高职课程建设过程中,精品课程的定位应是有一定的受益面,已初步形成特有的课程风格,在专门人才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课程。
  第二,积极引导,提供方便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和指令性教学文件,也是组织教学活动、制定教学文件、衡量学生学业是否达标的基本依据。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国家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制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计划,从而引导专业课程建设。
  第三,制定标准,分步进行
  课程改革应有完整的流程及文件,据本专业实际情况制定课程标准时,应分阶段进行。首先确保每一门课程都有完整的教学大纲可循,其次重点建设本专业精品课程,计划几年内建设校级精品课程几门、区级精品课程几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几门等。再次,严格规范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师生座谈会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等;完善细化和改革课程考核办法。
  2、坚持教学优势,勇于教学创新
  第一,课程设置不要单调,应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尤其面对就业压力如此大的形式下,高职教育应将学生就业作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多做市场分析和人才需求调查,企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咱们就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
  第二,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师资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对专职教师的考核相对都比较完整。但是针对高职院校行政人员兼职讲课的情形,高职高专应加强对行政工作人员的教学能力的考核,尤其针对从军队专业过来的教师,应进行导师制的岗前培训。
  第三,加强专业建设,首先要做好专业建设的基础工作,这不仅包括很多基础性专业建设的实际工作,更重要的是涉及专业建设的重要理念认识层面的准备和能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准备。还有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保证教学材料的高质量是教学过程中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如,教案、学生作业、实验、电子材料PPt等赋予其艺术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专业质量。
第四,应结合实际情况分步骤进行专业领域的科研建设,如,首先在专业团队内部带领学生开展小项目的开发,接着再参与系内的、院内的、自治区级的项目,最终有条件竞争国家的科研课题的基金项目。除此之外,应鼓励年轻教师多参与到精品课程建设、品牌专业建设、讲座、论坛等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通过沟通和交流提高他们个人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第五,为了增强学生就业时的筹码,鼓励学生多考取国家所认可的专业证书,尤其高职专业毕业的学生要求“双证书”毕业制。针对这一情况,要求考试所涉及课程教学内容中应适当的加入考试要点,提高学生考试通过率。
  第六,为了适应市场及就业岗位的变化,针对每一届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杜绝重复利用一次性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并且要求本专业方向的教师每人负责1-2门专业课程,做到课程专人负责,做好课程建设。尤其作为专业负责人,要求给自己的专业班级授课,并且能够承担专业核心课程2门以上,从而更好的了解本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实际的专业建设动态。
  3、强调教师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分两个渠道:一是教师自身的自学,二是对教师的培训,这也是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和有效措施。教师培训建议如下:
  第一,目前,针对我们高职专业老师都比较年轻的情况,多安排听本系、本院乃至其他区内外优秀高校教师的课,从而积累更多优秀的教学经验。
  第二,为了不耽误正常教学任务,开课期间,参加国内外优秀高校老师和企业人士举办的网络教学培训班。这不仅提高老师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向各位行内人士请教求解。
  第三,为了更好适应市场需求,鼓励专业方向教师及时学习新知识并尽快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如,升级版的技术工具,专业新组件的融入,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等方面的新知识。
  第四,加强教师的双师培训,既让教师多参加全国认可的、含金量高的考试,使得教师自己专业知识变得更系统、更完整。
  第五,鼓励教师进一步深造,如考研、考博等。当然,学院最好提供一些表彰和资助措施或者签订合同等方式保证人才的回收。
  总之,“饮水思源,点石成金。”我认为:每个教师都应该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崇高职责。身处“象牙塔”中,我们这些高校骨干教师更应该践行专业建设的理念,热爱自己的职业,服务自己的专业,在学术上与日俱进,用知识与真心去教育学生,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指导性专业规范1》教育部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
[2]《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指导性专业规范2》教育部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年11月。
[3]《独立学院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冯祖琴.中国成人教育,2008,(3).
[4]《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问题解析》孙毅颖.中国大学教学,2011,(1).
[5]《发展特色,提升高职高专办学竞争力》罗刚.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

收稿日期:2012-02-09
作者简介:寿震坤(1979~),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电子信息学院专任教师,日本中部大学硕士研究生,讲师。白文荣(1981~),女,内蒙古通辽人,内蒙古电子信息学院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讲师。


时代人物智库   2012-11-05 21:47:21 作者:http://www.ems86.com/ 来源: 文字大小:[][][]
热门文章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增刊2013年4月号征稿启事 3/22
解码ZARA创新供应链管理模式 5/9
2013年应用社会科学国际学术会议(ISTP) 3/22
2014第七届中国(杭州)国际花园、户外家具及休闲用品展览会举办时间:2014-03-27-2014-03-30 2/26
2019中国(北京)国际薄膜与胶带展览会 8/23
 

过刊检索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资讯

 读览天下

龙源期刊网

悦读网

 

 

组织机构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86618685   投稿信箱:ems958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