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活园区中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品牌博览会
 
高校生活园区中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
投稿信箱:ems9586@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陈 婧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摘  要: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学分制改革的出现,学校、后勤、社会等多元主体的良好合作促使越来越多的高校对学生的管理从传统的学校提供住房过渡到由社会力量提供统一的社区式住房,即表现为现有的高校生活园区。生活园区的出现使得高校更能集中有限的优势资源到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领域,同时大学生也能够享受到更为便利、舒适的后勤保障服务。然而这种“园中园”一般在空间上和学校有一定的独立性,加上大学生群体身心发展所处的特殊阶段,就使得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各种严峻的考验。比如,大学生的个体意识增强的同时却表现出大局观一定程度上的缺失;物质享受提高的同时,精神上却显得空虚;不断增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观念却没有用来指导日常的行为等公共精神缺乏的不和谐现象。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本文认为在高校生活园区中着力培育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既有现实环境支持方面的可操作性,也可以通过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反过来更好地促进学生社区管理走向善治。
关键词:高校生活园区    大学生   公共精神

一、公共精神的含义及其内容
所谓的公共精神指的是具有独立主体人格和平等权利义务的个人,自觉主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关心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并勇于维护自身正当利益的一种积极态度和精神风貌。作为一般概念,公共精神有一定的抽象性。实际上,公共精神是个庞大的体系,涉及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公共生活领域,关系到个人生命健康和生活秩序,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公共精神包括独立的人格精神,社会公德意识,自制自律的行为规范等理念体系。
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我们可以认为它是大学生在公共生活中对大家共同生活及一定范围内的现有行为准则规范的主观认知和客观行为上的遵守和执行。具体来讲,大学生公共精神不仅表现为公共生活中的文明礼貌、尊重他人、讲究公共卫生等基本公德,更表现为积极参与和承担公共事务的讨论、决策与管理,并主动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等公益精神。
二、高校生活园区中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必要性
高校生活园区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有着促进大学生发展和完善生活园区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生活园区的管理方式需要大学生的公共精神
首先,现有的生活园区的主控力量是出资方也就是社会力量,高校对产权和物业管理权的掌控微乎其微,这直接导致高校在学生集中的生活园区的自主性势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育人功效的发挥和目标的实现。在这种条件下,大学生的公共精神自然就成为促进高校、物业、学生和社会力量对学生生活园区进行有效的合作治理,以确保治理过程中体现合法、透明、责任性和时效性等科学因素。
(二)生活园区的住所高度集中要求大学生具有公共精神
现有生活园区几乎都是全校学生集中居住在一起的模式,不再是传统的“母鸡下蛋”式的分散宿舍区。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行为的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显得尤为强大。如果大学生公共精神不足极易出现有碍生活园区正常管理秩序的事件。比如,部分学生乱扔垃圾或随意停放自行车都可能使得其他人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自然而然地效仿;某个同学恶作剧地喊一声“着火了”可能造成群体性恐慌从而一窝蜂地拥挤下楼,导致混乱甚至死伤;大学生如不能自觉遵守生活园区纪律,像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就极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上海商学院“热得快”引起的大火导致学生死伤一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
高校生活园区治理的良好状态需要大学生具备以公德意识、协商与合作意识以及法治和规范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公共精神,这是确保人群高度集中的生活园区实现稳定和谐的基本条件。
(三)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公共精神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的宝贵资源,他们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公共精神状况,直接反映着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更是社会文明要求进步的表现。成为具有独立的社会人格、训练有素的公德意识的公共精神的社会人,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其自身个体价值的前提也是实现其社会价值的根本保障。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使其具有主体精神、理性观念和积极的行为能力,以确保其得到全面发展,理应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然而,由于大学生自我认知方面存在“知行背离”的偏差、家庭和学校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成绩、轻品格”的失调现象以及市场经济中不良影响的冲击和我国传统文化因社会公共领域不发达导致的公共精神缺失等因素使得大学生群体中很大部分表现为缺乏公共精神。主要表现为缺乏公共卫生意识、公共秩序意识和公共财产意识,生活园区中乱扔垃圾,不遵守基本行为规范等;缺乏生态环境意识,主观上知晓应保护环境、节能环保,客观上的实际行为却与之矛盾:餐厅里常见大量的剩饭剩菜、园区中的花果树被无情折摘、“长流水长明灯”更是屡见不鲜,甚至是公共阅览室的书籍经常出现及无辜受损等现象。

三、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既受自身素质影响,也受受教育和成长的家庭环境的影响。所以,探究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本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自身主观认知不足
现在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凸现,某种程度上来说,功利化的取向也越来越明显。大学生更加关注自己能否从某件事中得到切实的利益,而常忽视其长远的公共影响,表现出不容易接受某些现有规章约束。“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观点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自然对公共事务关注不够,甚至即便自己做了不合宜的行为,也会给自己找借口以自我安慰和解脱。这就形成了自我主观认知不足和自身公共精神缺乏互为抑制的恶性循环。
(二)教育引导有待加强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渐树立时期,然而这三观的形成绝非一日之事。大学生的成长主要环境是家庭和学校。从家庭方面看,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的娇生惯养甚至过分宠爱,使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不顾及他人及社会的利益,不懂得尊重别人,缺少社会责任感,缺乏公共精神。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往往是“重私德、轻公德”,而公德的核心恰恰体现为具备良好的公共精神。正如林语堂在《中国人》一文中所写“在中国,如果一个人具有公共精神,他就会有危险。因此,我们敬佩他们热爱他们,但我们不希望家里有这样的人……”。[[[]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4页。]]
从学校教育方面看,现在的学校教育明显存在“教书”和“育人”两条腿发育不一致的现象。受应试教育的习惯影响,学校教育往往是看重文化知识学习而对道德品行培养还远远不够。在有的高校对学生的综合考评中,道德考核所占的比重仅占10%左右。
四、高校生活园区中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可行性举措
高校生活园区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更是大学生进行自我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的重要平台。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需要整合各种教育力量,而大学生自我修养的要求、公共精神有力的宣传引导和立体化的实践教育正是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的重要途径。“公共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也不单纯是知识学习的结果,它要在公民的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加以贯彻,逐渐获得训练,积久成习,公共精神就成为了自然而然的思维和态度乃至行为方式。这些过程包括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决策;投身公共活动,实践投书、上访、联名、请愿等各种公民权利;在投票、选举中学会对他人的正确评价和对自身行为的恰当权衡,掌握协商、妥协、审慎等行为方式和态度,以合作方式有效地解决集体行动中的困境。”[[[] “培养公共精神的途径” http://www.bjpopss.gov.cn/bjpssweb/n10066c52.aspx。]]
(一)积极的自我修养,树立个体公共精神意识
就大学生自身来说,不仅存在对公共精神认知不足的问题,也存在着“知”“行”背离的现象。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由内因所决定,而自我修养正是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在动力。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人文精神、学习借鉴先进典型、反思不良习气等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辨别善恶是非的本领,培养自我独立人格,不断强化身处生活园区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感。
(二)加大宣传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意识
有力的宣传教育也是强化大学生公共精神意识的重要推动力。在高校生活园区中来说,学校的宣传部门、园区的管理部门以及大学生所处的班级都是对大学生进行公共精神宣传引导的重要力量。学校的宣传部门可以利用自身整合校园资源便利的优势,充分调动学校广播、校报以及校园公共网络平台来传播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的信息;园区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科学可行的园区生活规章规范或播放教育影片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引导大学生的行为,通过张贴宣传画也可以采取组建“校园啄木鸟”督察小组,对发现破坏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不良行为予以记载,作为批评教育的依据;班级可以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编演有教育意义的话剧小品等来传播公共精神理念,另外将大学生在生活园区的综合表现纳入其综合考核指标,直接影响其奖学金的评定、班团干部的竞选以及发展党员,这样将大学生的关注点和学校的教育点相结合,形成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合力。
(三)开展社会实践,践行公共精神
个人自我修养和公共精神理念的宣传教育如果不能有效落实到大学生的实际行动中,是不利于大学生公共精神的持续发展的。实践是推动大学生公共精神达到“知行统一”的唯一有效途径。高校生活园区中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教育,切实保证大学生成为公共精神的践行者。
一方面,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园区的管理。
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还能锻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特别是现在很多高校的生活园区都组建了“楼委会”等,要充分利用这些学生自治组织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大学生就会更加关注公共事务,有利于培养其公共精神。所谓“公共生活是生成公共精神的土壤,而公共精神则是滋养公共生活的灵魂”[[[] 吴江生、苏玉菊.论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234页。]]。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2008年曾组织学生举办了一场“松江大学城大学生公共事务模拟议事会”活动。议事会模拟人大议案的提出和审议的流程,发动代表们积极参与讨论了与松江大学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事务议案,作为列席旁听的观众可以发表意见,尔后由大会主席团统一整理,将其递交相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依据。华东政法大学对生活园区的用电情况以及餐饮满意度也是组织了“学代表会议”,通过学生代表来反映普通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是通过切实可行的实践来激励和操练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意识,“……在长期的公共生活的训练、实践和反复博弈中,产生和升华了以自治、自律、人道、公益、责任、互助、个性自由为底蕴的公共精神,这种公共精神反过来又激发了公共生活中持续前行和不断完善,使公共生活成为支撑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基础”[[[] 庄礼伟.“营造中国人的公共生活与公共精神”http://hanyueerspacelivecom/blog/cnsb6c562ba338793b0.889.entry。



本文作者:陈婧,女,助教,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现工作单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任学院团委书记兼思政辅导员。
联系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文翔路1550号 上海外国语大学五教楼英语学院402办公室。
邮编:201620
联系方式:13701636981(手机)
]]。
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的种类多样,不仅有校内的活动,也有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等各种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或者是高校学生较为熟知的“三下乡”实践活动等。青年大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在传递爱心、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奥运会志愿者”、“世博会志愿者”、“亚运会志愿者”以及“大师杯”网球赛、“F1赛车”志愿者等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群体中蓬勃发展。志愿精神与公共精神都体现了仁爱、向善、奉献,两者都体现了人类的良知与美德,都是对公德的践行。同时,志愿服务的普及,能够唤醒更多人的责任意识、公共意识、参与意识、环境意识等,这些都是公共精神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志愿服务已成为公共精神的要载体。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这一实践中来,必能培育、强化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公共精神,并进一步广为传播这一美好精神理念。

时代人物智库   2017-09-13 15:55:20 作者:www.ems86.com 来源: 文字大小:[][][]
热门文章
2013年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应用工程国际会议(EI和ISTP)主办单位 香港控制工程与信息科学协会  3/22
2013年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及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征稿通知  3/22
2013可再生能源与环境材料国际会议(EI会议征稿通知) 3/22
云计算与信息安全国际研讨会(CCIS2013)征稿通知  3/22
STBF2014广州国际运动休闲、游览观光车及旅游巴士展举办时间:2014-03-01-2014-03-03 2/26
 

过刊检索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资讯

 读览天下

龙源期刊网

悦读网

 

 

组织机构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