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基层组织的生存危机与出路_时代人物智库_http://www.ems86.com/index.php
 
品牌博览会
 
共青团基层组织的生存危机与出路
投稿信箱:ems9586@163.com   编辑部:电话:010-86109586广告部:电话:010-86109586发行部:电话:010-86109586

——从一所中学校团委的德育工作谈起
[ 本文为2016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在社会转型、政治权威的“去魅化”、共青团组织本身的“官民二重性”、青年群起利益诉求多元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部分共青团基层组织,比如中学校团委,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出现了一定的生存危机。因此,本文以质性研究为主要方法,通过个案访谈、参与观察的方式,以定量的问卷调查为补充,对边远山区一所留守中学校团委德育工作进行了个案研究,力求从微观层面具体的展现共青团基层组织生存危机的现状及可能的原因,并结合现有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目前共青团基层组织的生存危机,具体表现为功能发挥失调与权威地位弱化,需从明确基层的职能分工、完善团组织的考评机制、整合内部与外部的资源三个方面入手予以解决。

关键词:共青团基层组织,功能发挥,权威地位,生存危机 ,校团委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我国的国情社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政治层面上看,国家的政治环境正在从权威政治到日常政治转变,政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已降格为和经济、社会一样的平等品格,民众对治者的服从主要是基于制度化的政治权力, 在民众和治者之间,他们基本上达到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平等化,治者已无什么神秘可言, 即使治者有追求神秘化的欲望,也基本上没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的全能型、强势型政党和政府正在向服务型、法理型的政党和政府转变。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封闭性的农村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向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转变;政府主导的一元垄断社会治理向政府、市场和社会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多元共同社会治理转变。滕尼斯所说的依靠血缘关系连接“共同体”逐步走向了以契约精神为纽带的“社会”。乡土中国的“家——国”一体,逐渐有了黑格尔的“社会一国家”的色彩,也具备了哈贝马斯的“国家一公共领域一经济”三元结构的特征,一个介于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中介性领域,具有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正在形成。权威政治的日常化,致使政治的神秘性逐渐“除魅”,共青团作为一个“官民二重性”的组织,既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性组织,又不是一个纯粹的民间组织,必然也有一个“政治除魅”过程,自带的政治光环逐渐弱化。而社会转型的加速和深入,市民社会的逐步成型,带来的是社会关系和利益的全面调整和个体利益诉求的多元化。总体而言,共青团组织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
二、共青团基层组织的生存危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对于共青团基层组织的问题,有学者曾发出了“团旗还能扛多久?”的疑问,共青团工作 “火在中央、热在省里、温在市里、冷在县里、瘫在乡里、死在村里”的现状也是不争的事实[倪瑾,《共青团的功能定位:组织动员和资源整合》[D],华东师范大学,2014]。 表达了对共青团基层组织的生存现状的担忧。那么,共青团基层组织究竟面临着哪些生存危机?有何表现?可能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经过实地的调查研究和理论总结,我们认为目前共青团基层组织面临的生存危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功能发挥失调和权威地位弱化。
(一)功能发挥失调
您觉得校团委在学校工作中实际发挥着什么作用?
访谈对象  A    校团委工作人员    男
目前在本校校团委在日常工作中就是政教处和支部的办事机构,平时都在配合政教处处理学生违纪,帮助党支部完成日常党务工作。因为团委工作人员相对年轻,政教处和党支部部分常规工作,什么党务、学生违纪处理等,经常由校团委来处理。平时还要上课,当班主任,还比较忙。
访谈对象 B  高一年级班主任  女
学校的主要工作还是围绕教学,搞些活动简直“劳民伤财”,耽搁时间。还给班主任增加工作量。除了平时那几个有点才艺的学生,能够得到锻炼。其他学生也就“激动一阵子”,“热闹一下子”,最后没什么影响和作用。
通过访谈的情况来看,校团委得基本功能没有得到发挥,完全沦为了学校政教处、教务处等其他职能部门的办事机构。外界对其作用的发挥存在着“负面”的看法,认为校团委举办的部分活动耽搁学生学习时间,同时增加班主任的工作量,又缺乏实际效果。部分学者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 “当前青少年需求出现多样化趋势时,一些基层团组织束手无策,反应滞后,致使一部分青年对团组织丧失信心,他们难以感受到团组织的温暖,没有了组织归属感,使团组织凝聚力有所下降。”[李国荣:《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J],南华大学学报,2009:10]  “部分团组织在开展团工作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片面追求活动的轰轰烈烈,使团工作固定在活动的表面化的不正常现象。虚的东西多了,有意义的实质性的内容少了,这就大大降低了活动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使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大打折扣”[薄采娟:《当前基层共青团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0:8] 以上调研的结果表明:共青团基层组织存在着功能发挥失调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共青团基层组织的功能要么没有发挥,要么无法发挥,要么发挥之后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达到应有的目的。
(二)权威地位弱化
功能发挥失调影响的不仅仅是具体工作效果,它会一进步导致权威地位的弱化。共青团基层组织组织在过去“党建带团建”的思路之下,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推优入党、读书参军、调动升职、就业分配等,共青团和它的基层组织对个人的影响较大,受到的重视程度较高。政治权威本身的弱化,加之功能发挥失调,致使共青团基层组织的权威地位受到较大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权威是政治学里面一个重要的概念,马克思•韦伯认为权威应该称之为在可以标明的一些人当中,命令得到服从[ [德] 马克思•韦伯著,杭聪译:《经济与社会》[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134页]。 根据权威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传统型权威主要来源于家庭出身和传统,统治权威的获得主要依靠从古到今沿袭下来的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世袭制就是一种典型的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建立在对个人的崇拜与信任之上,特别是在政治动荡时期,新旧制度交替的时候,就需要个别领袖人物发挥自身的魅力与号召力,来为新的制度确定认同基础。法理型权威,权威来源于制度,权力的获得与服从均及制度为基础,人们服从的不是传统和个人,而是制度。切斯特•巴纳德则从客体的角度对权威进行了界定,巴纳德认为,客体接受与认可是权威的基础,而不在于权威的主体是谁。赫 伯 特•西 蒙进一步明确了“权”的含义,权指的是决策权,个人暂时放弃自己决策的权力,让他人代为决策,这就是权威的基础。从多个角度来看,无论权威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来源是什么,权威的核心在于认同。认同丧失,权威即丧失。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共青团的组织权威属于韦伯所讲的法理型权威,是得到制度认可的,这种法理型权威有明确的责任主体、责任分工、组织架构、组织规范、工作机制等。而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共青团基层组织法理上的权威在实际工作中正在消解,工作的开展往往依靠个人魅力,个人魅力嵌入在人际关系网络中,关系的好坏决定了认同的高低。
您怎样评价校团委在学校中的工作?
访谈对象 C  学生   男  17岁
对学校校团委没啥感觉,做什么的也不清楚。只知道入团有用,好像会影响以后入党和读大学,找工作。
访谈对象 D  学校教师    男  历史组  36岁
校团委的人就是打杂的,平时课没多少,也上不好。工作能力差劲的很,每天就是跟在校领导后面转悠。除了整些冠冕堂皇、形式化、口号化的材料,跟着校领导吹吹牛皮。根本没啥作用。
您所在的中学共青团是否组织开展了相应的德育教育、德育活动?效果如何?
访谈对象 E  校团委书记   男      32岁   地理教师
 学校团委经常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比如节水惜水、法制报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讲座、义务劳动等等德育活动。学生入团我们也是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分配名额,然后由班主任推荐,各班团干评议之后才准其入团的,还会组织上团课,学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相关知识。要说效果,某些活动还是有效果的,比如环境卫生变好了。但是,大部分时候自己教过的学生,认可自己的学生,效果会好一些。
学生对校团委的认识,仅仅出于功利化的角度,只知道入团“有用”,有什么用处?懵懵懂懂,自己都说不清楚。而部分教师则直接将校团委看做“官僚化”,“形式化”的组织,放在自己的对立面。但在校团委工作人员看来,各项工作是照常展开的,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多方访谈的结果来看,不同参与主体对校团委工作的评价差异程度较大。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只知道校团委管理入团工作,既没有好感,也没有负面感觉,总之就是没感觉。而教师群体,无论是前述的班主任还是后面的普通教师,与校团委不存在管理上的“对立”,也没有上下属关系,评职称、绩效奖励、工作任务分配、学生成绩等等各方面没有任何冲突,更没有个人纠纷,甚至工作中没有交集,但是对校团委的评价都比较负面,更为重要的是,各方的认知存在着较大差异。 以上现象表明,与校团委相关的主体对校团委的认知没有形成共识。无论是服务对象——学生群体,还是合作对象——教师群体,对校团委的负面评价较多,认同感较低。从更深层次上说明,部分共青团基层组织面临着权威地位弱化与丧失的局面。
通过具体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共青团基层组织面临着功能发挥失调与权威地位弱化两大问题,导致自身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三)可能的原因
具体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那么问题在于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共青团基层组织功能发挥失调与权威地位弱化这两个问题的呢?结合现有研究和我们实地调研,我们认为产生以上两个问题可能的原因来自于四个方面:
首先,职能定位不清晰。团章对共青团基层组织的职能定位,仅从宏观层面进行了笼统的规定。具体到基层工作中,部分大型活动共青团基层组织在接受上级团组织的工作安排的同时,又需要报请本单位党支部或党委审议,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与其他职能部门配合完成。共青团的工作任务到了单位上就形成了“基层团委主导、党委(支部)监督指导、其他部门配合”的格局。问题就在于,如何与其他部门配合?人、财、事分开的局面下,基层团委如何主导?事情由基层团委来做,人和财要么无权支配,要么没资格支配。我们在参与研究对象所在学校“十八岁成人礼”活动中明显的感受到了这个问题。 “十八岁成人礼”是共青团的一个品牌性活动,组织参与该活动涉及到学校党支部、政教处、后勤处三个部门,活动的计划、方案由校团委拟定,活动前学校会召开例会,在校级层面做出工作安排,通常情况下学生的纪律安全应该由政教处联合班主任来管理,活动物品的采购应该由后勤负责。但最后整场活动,所有事项从头到尾全部由校团委包办。“学校例会上,校领导虽然做了安排,但这个事情是校团委主导,其他部门配合,校领导不可能事无巨细,把每个部门做什么事说的清清楚楚,安排的事无巨细,并随时跟踪检查工作进度。在实际操作在过程中,做事的时候,像我们这种年轻的部门怎么去‘安排’其他部门?往往只能是请他们‘帮忙’,‘帮忙帮忙,大家都忙’,人家‘帮忙’帮的慢了,影响了工作进度和效果,你能说啥?最后还不如自己做。”校团委相关人员道出了一些原委。所以,共青团基层组织在基层单位中究竟拥有什么样的职能?与其他职能部门是什么样的关系?领导与被领导,还是合作关系?在现阶段需要理顺、理清。
其次,横向组织关系不明确。我们在访谈过程中,明显的感受到共青团基层组织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隐性”冲突,这种冲突主要来自于工作任务的分配上,而且多数情况下由于共青团基层组织队伍结构的年轻化,导致妥协较多。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语境中“论资排辈”、“先苦后甜”、“服从上级”、“拥护集体”“锻炼新人”等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这样一种文化传统,一方面,保持了组织结构的稳定,工作高效顺利的开展,培养锻炼干部队伍。但另一方面,也会产生访谈中校团委工作人员的困惑:经常“配合”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或者沦为其他部门的办事机构。这一现象对个体来讲可能是一件好事,但对一个组织来讲却带来极大的损害。“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兵炼好了,提拔了、调动了、升职了,但营盘空了,后果就是共青团基层组织工作的“空心化”,号召力、凝聚力、存在感日益底下,青年群体对共青团的感知、期待逐渐弱化。特别是在具体工作上,往往在形式上有组织领导、有责任主体、有明确分工、有制度规范、有评价机制、有具体流程,但结果通常都是由共青团“包干”。我们在访谈中感受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打算把今年干完,我就要安心教书了,长期下去影响教学不说,事情太多,身体也着不住”,校团委工作人员略显疲惫的如此说道。
再次,评价机制不健全。目前,共青团组织的考评体系与各类组织单位的考评存在脱钩的状况,没有融入到组织单位的考核体系之中。目标考核、奖励绩效、职称评定等,共青团组织的给予考评奖励仅仅是个人表彰鼓励而已,游离在考核指标之外,得不到认可。以教师职称考评为例,目前在部分地方只以教育部门的考评为依据。久之,共青团内部的激励变成了“一纸空文”,仅仅起到了“安慰奖”的作用。学校内自己设立的奖励,同样没有把共青团组织的考评纳入到考察范围内。“做同样多的工作,教同样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干多干少一个样、干或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团区委,团市委给予的表彰,评职称用不到,不被认可,学校里面年终教师考核也不认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校团委书记的“抱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共青团基层组织考评体系不完善、评价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最后,资源保障不到位。资源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对共青团基层组织来讲,主要是人力、财力、物力、制度四大资源。人力上看,共青团基层工作人员以兼职为主且流动性大,最终的危害在于“外行指导内行”——团的工作刚刚有点眉目和思路,要么主动请辞,要么调整提拔,要么人手不够,工作上只能应付差事。财力上,共青团基层组织的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团费收取、社会赞助三个方面,难以满足正常活动的需要。在实地参与观察 “迎新晚会”、“团旗交接仪式”、“送别会”、“歌手大赛”等校团委组织的活动中,经费大部分由学生自己筹措,严重影响了活动的效果与长效化。物力上,部分基层团组织缺乏活动场地,遇到集体性活动,需要跟其他部门协调,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热情。制度保障上,又面临着安全问题的压力。“集体活动,周内无法举行,影响学生学习,只能发在周末,但是校领导担心出安全事故,所以,校团委自己组织的活动,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因为安全问题被否决,即使开展了,也还是忧心忡忡”安全问题在制度上得不到解决,最终谁都不愿意冒着风险去认真的开展活动。
四、 对策及建议
(一)明确基层的职能分工
 沿着“党建带团建”的思路,以《团章》为根本遵循,明确细化共青团基层组织的职能分工。落实到基层工作上:(1)理顺基层横纵组织关系。横向上以党委(组)、支部为核心,在企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规划中,明确共青团基层组织的工作职能、任务分工、工作目标、时间进度、检查考核标准。通俗来讲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由谁来做、程度如何”,必须避免无组织、无规划、临时性、应付性、摊派性的工作安排。纵向上,在单位整体工作安排之外,共青团基层组织可以以计划、方案的形式,规划自己的工作思路,报请党委(组)、支部、上级团组织予以审批。(2)共青团基层组织的负责人 必须由专人负责,在中小学,师资力量短缺必须兼职的情况下,需将团内工作量换算成教学量。形成自上而下整体规划、自下而上重点推进的共青团基层工作的机制。如此,明确人和事,形成“工作——上级党团组织安排指导、人事——基层团委专职负责、财务——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的工作局面,以此解决职能定位不清晰、组织关系不明确的问题。
(二)完善团组织的考评机制
团组织的考评机制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1)组织内部考核,要向基层倾斜,扩大覆盖面,加大奖励力度,对象以基层团组织工作人员、共青团员、普通青年群体为主。奖励的形式需多样化,避免“一张奖证打天下”的局面,精神奖励的同时,必须加大物质奖励的力度,还需要破除传统上“提起物质奖励,就是拜金”的思维倾向。(2)要将共青团的考核奖励与各企事业单的考评体系挂钩,作为职称、绩效、目标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这需要团中央在顶层设计上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并逐级落实到基层,增强共青团考评的认可度与权威性,增强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其实也除经济激励的最有效替代手段。
(三)整合内部与外部的资源
内部资源的整合,主要是要协调与其他职能部门的资源分配。共青团基层组织面对的是青年群体,活动多,经费有限,人数多,场地有限,在客观条件无法很快改观的情况下,就应该联合妇联、工会等人民团体,在资源的使用上给于一定方便协调。通常,可以依靠各团体和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进行内部协调,但是在个人工作关系失灵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协调。校团委的工作人员曾提到校内资源分配的问题“学校本身有四间大的活动室,但都被体育、音乐、美术老师用作工作室了,供部分学科或者私人使用,空闲的时间较多”。这就需要上级团组织或者党组织给予明确资源分配和必要的支持,既为基层团组织提供了便利,也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外部资源的整合,需要共青团基层组织“走出去、引进来”,比如可以与市场部门的企业组织合作,以冠名赞助的形式,参与到共青团基层组织的活动中来,只做品牌上的宣传,不做现场性的售卖与商业活动。既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品牌宣传,也为共青团组织提供可一定的经费支持。制度保障上,必须完善制度规范,上级党团组织有必要为共青团基层组织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 卢淑华.《社会统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 李沛良.《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6]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7] 李涛主编.《共青团工作热点问题》[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8]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工作研究所,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编.《共青团实用知识简明手册》[M]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9] 陆士桢.《共青团十六大报告精神辅导读本》 [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
[10] 李国荣.《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J] .南华大学学报,2009:10. 
[11] 薄采娟.《当前基层共青团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论坛),2010:8.
[12] 汪鸿雁.《网络时代的青少年与共青团工作研究中国青年研究》[J] .2011:2.
[13] 赵孟琰.《新时期共青团管理青年事务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1.
[14] 张 伟.《新时期共青团职能定位的思考》 [J] .中国青年研究,2003:8
[15] 王恩蔚.《新时期“党建带团建”工作意义探略》 [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4 
时代人物智库   2017-06-13 13:02:10 作者:www.ems86.com 来源: 文字大小:[][][]
热门文章
特朗普贸易政策对华贸易影响 8/23
2012年度“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名单 1/15
第十四届(2012年)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获奖名单及组织奖名单(四)  3/22
第十四届(2012年)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获奖名单及组织奖名单(二)  3/22
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现状及商业经营模式研究——以众安在线为例 8/22
 

过刊检索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资讯

 读览天下

龙源期刊网

悦读网

 

 

组织机构

 

关于我们 在线投稿 汇款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说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原作者无法查证,如有侵犯版权或不同意网络资源共享,请联系指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
        咨询电话:029-86191817  投稿信箱:87610500@163.com